不想传法:超越推论语言 • 与世间相反 | 佛陀的灭苦之路(8)

点击了解:遥望佛陀正当年 • 公益声明



法心尊者

“唯一道”第一讲





图片下方为录音文字版





不想传法:

超越推论语言 • 与世间相反 | 

佛陀的灭苦之路(8)

 



寂静胜妙



在佛陀刚刚觉悟的时候,他是不想传法的。他为什么不想传法呢?这段经典记载非常有意思,这个段落出现在佛陀的多次开示里面。当佛陀提到他个人的修行经历的时候,他都毫不避讳地提到说,在他刚刚证得觉悟的时候,他不太想传法。


佛陀的理由是什么?他说,被我所证得的法,是甚深难见的,也就是很难体会的;它是寂静的、胜妙的。


寂静的意思与刚才我所说的这种世间的苦、造作是相反的。我们总是在追求某些东西,我们总希望东西越来越多,我们在做加法,我们不断地造作,不断地给生活添加新的因素,通过这个方式来追寻快乐,对吧?但佛陀说,我这个法是寂静的——它是减法,是越来越少的、导向远离与舍弃的——与世间的路径截然相反。




超越推论


接着他又说,我这个法是超越推论的。


我要针对“超越推论”这个词做一些解释。什么叫“超越推论”?如果你了解过现代的哲学、科学,就知道这些学说都必须符合一个既定的框架,符合形式逻辑的原则。比如说数学会告诉你1+1必须得等于2,对么?一个就是一个,两个就是两个,1+1就是2,不会说1+1既有可能等于2,也有可能等于3,这是绝对不可能的。直到科学发展到现代,到了量子力学这里,才开始有些不一样。


但是佛法是立足于主观体验的,我们要解决的是苦的问题。苦在哪?它不在外面,它只在你的身心上面,它是主观的体验。而主观体验的事情,是不太可能符合形式逻辑的。打个比方,吃一个苹果让你觉得挺快乐的,但是你吃一百个苹果,却未必能得到一百份的快乐,对吗?或者说,你现在吃一个苹果,觉得挺快乐,但如果在你吃得很饱的情况下,再让你吃一个苹果,你不但不会快乐,反而还会感觉痛苦。


—— 

所以主观体验的事情,它就是不符合逻辑的,它不遵照正常的逻辑思维方式。但是,我们总是希望用世间推论的这种逻辑思维方式来主宰、操控我们对幸福的追求。


比如你跟朋友一起吃个饭花了一百块钱,你感觉很开心,于是你会认为,如果我到一个更高档的餐厅,吃一顿两千块钱的饭,我是不是就更快乐呢?比如你买了一辆十万块钱的车,你觉得很有面子,很高兴,于是你可能会想要五十万、一百万的车,你觉得这样会更快乐。也许你的确会更快乐一点,但是比起你买一辆十万块钱的车,你买一百万的车并不会带给你十倍的快乐,对吗?一千万的车更不会带给你一百倍的快乐。


主观体验是绝对不可能符合逻辑和推论的。但是我们很多时候就是想用这种世间思维,这种理论性的、逻辑性的思维方式来把事情确定下来。


—— 

所以佛教在后期的发展过程中,很多教内人士并没有佛陀的这种很高的世间智慧,以及对于法的这种理解深度。当他们在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他们试图去把这些本来就不符合逻辑、不符合1+1的问题,强行敲定成1+1的模式。比如说,十二因缘必须是十二个,绝对不能是十一个或者十三个;心要分成一个两个,一个就是一个,两个就是两个;时间也必须要分成一个刹那、两个刹那、三个刹那。他们试图用这种方式把这些捉摸不定的东西敲定下来。


但是佛法一旦按照这种方式敲定下来了,往往就不是那么圆融了,所以就会出现很多的纠纷。这也是佛教后期出现派系纷争的原因之一。


所以佛陀当时就说了,我的这个法是超越推论的,他知道世间人总是在追求逻辑推论的、确定的、不变的事物。




微妙超越语言


然后他说,我这个法是微妙的,被贤智者所体验的。也就是说,它是超越语言的,是需要你自己去体证的,是无法用逻辑的方式向你证明的,或者直接通过语言传达给你的。


比如说,1+1等于2,1+1+1等于3,这种符合逻辑共识的问题,我可以通过语言来传达给你。但是,如果你从来没吃过苹果,我完全没有办法通过语言来告诉你苹果是什么味道,只能靠你自己去体验,你无法通过推论来理解。




与阿赖耶相反


接着佛陀又说,但是世间的这些人,他们乐阿赖耶、喜阿赖耶,追求阿赖耶,在阿赖耶中欢乐。


“阿赖耶”是什么意思?这个词也很重要。显然,在这个地方,它指的并不是后世的唯识论所说的阿赖耶识,跟那个完全没有关系。而且你可以看得出来,佛陀在这个地方使用这个词,是贬义的。


他想表达一个什么意思呢?“阿赖耶”这个词的字面意思,就是住处、安稳的居家之处。那么佛陀想在这里表达什么呢?我们世间人总是在追寻,想要抓住点什么确定的东西、安稳的东西,对吗?


—— 

我刚才说,佛陀出家修行不是为了追求什么最究竟的真理。我们现在的人动不动就说我来学佛是为了追求什么真理。实际上当你在这么说的时候,你的潜台词,还是想抓住一个什么东西,一个不变的东西。为什么叫真理?因为它不变嘛。如果它今天是这样,明天是那样,它就不是真理了。


人们总是想要追寻一种形而上的真理、实相,于是我们就会追问,我们的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第一义是什么?什么是宇宙的第一性?哲学、科学都在追问这些问题。而这种追问,佛陀管它叫对阿赖耶的追求。意思就是你想追求一个不变的、安稳的,一个让你感觉可靠的东西。包括世间的种种追求,追求金钱、权力也好;追求家庭、家族的发展繁荣也好,都是一样的,都是属于对于这种安稳感的追寻。


—— 

所以佛陀说,对于这些在阿赖耶中欢乐——通过追寻这种安稳感来获得快乐的人们来说,我的这个法是难以见到的。


就像我刚才说的,它是完全相反的。因为对于佛陀的这个法来说,你首先必须要面对人生的这种苦、这种荒谬、这种不确定性,你必须要意识到: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命、这个世界是不断地运转的,我们无法在其中追寻所谓的确定不变的事物。不管它是一种究极的原则、真理、实相,还是一位至高无上的神明、世间的主宰——比如某位佛或者菩萨,都不值得你去追求。




难见 • 缘起


所以佛陀接着说,我的这个法是难见的。什么是我的这个法呢?他说这个法是特定条件性缘起的。


也就是说,要理解佛陀的法,你首先要认识到世间的所有的事物都是有因有缘的,是链条式地运转着的,不是孤立片面的,而是运动的、辩证的、不断地像车轮一样往前滚的。如果你在这个有因有缘、不断变化的过程中,想去追寻什么固定不变的东西的话,你就很难真正接受佛陀的教导,很难接受佛陀指出的解脱之道。




行的止息 • 依着的断灭


佛陀接着说,我的这些法,是一切行的止息,一切依着的断灭。什么是一切行的止息,一切依着的断灭呢?“行”,巴利语是“sankhara”,字面意思是造作、制造的意思。


我们总是在不断地追寻新的东西,在做加法,在造作新的事物、经验。但是,佛陀所证得的法,是完全相反的,他是做减法。他说一切依着的断灭,也是说你不要去追寻,不要试图去抓取某些东西。当你不断地脱离,不断地放弃对身心现象、对五蕴的执取的时候,你才能不断地接近这个法。


—— 

佛陀还说,这个法是渴爱的灭尽、离贪、灭、涅槃。这是他所证得的法的特点,跟世间的思维方式、世间的追求,是完完全全对立,完全相反的。


所以他说,如果我去教导这个法,而对方却不能理解,那对我将是恼害、负赘,所以当时佛陀说他不想教导法。那么后来的故事就是大梵天下来劝请,请他传法,于是佛陀观察到,还是有很多人能够接受这个法的,这才有了佛陀后面45年的传法经历。



(未完待续) 


🔚


往期“佛陀的灭苦之路”链接

为何出家:回溯 • 背景 | 佛陀的灭苦之路(1)

为何出家:荒谬 • 灭苦 | 佛陀的灭苦之路(2)

何谓解脱:涅槃 • 拒绝回答 | 佛陀的灭苦之路(3)

何谓解脱:外道禅定 • 苦行 | 佛陀的灭苦之路(4)

觉悟:轮回 • 业 • 四圣谛 | 佛陀的灭苦之路(5)

教法的核心:苦集灭道 • 四圣谛 | 佛陀的灭苦之路(6)

教法的核心:当下体验 • 彻底解决 | 佛陀的灭苦之路(7)





 — 法心尊者 • 答疑群 ——

入群后贤友将获得:


 尊者定期群内直播开示讲座

 尊者开示录音的群内首发

 法宝书籍免费结缘(仅需邮费)

 有机会向尊者提问(根据上期问题数量,不定期开放)

 答疑音频群内提前首发,可下载保存

 尊者见面会、禅修营等福利通告,群内首发,优先参与

 群内即将开展禅修打卡等活动,贤友可进群关注通知





长按下方二维码加管理员入群




—— 尊者讲经开示 ——
点击蓝色文字即可阅读往期开示文章




—— 尊者禅修开示 ——

点击蓝色文字即可阅读对应开示文章




—— 尊者讲座、译著、声明 ——

点击蓝色文字即可阅读对应文章





尊者介绍

————


法心尊者 Ashin.Dhammasāra

2014年 接触南传上座部佛教,并参加内观禅修营学习禅修方法。

2016年 放下工作全身心独自住山修行。

2017年 赴缅甸仰光雪乌敏禅修中心(Shwe Oo Min Dhamma Sukha Tawya),于德加尼亚西亚多(U Tejaniya Sayadaw)座下剃度出家。随后在因德嘉长老(U Inndaka Sayadaw)座下达上成为比库,并长住于恰密棉禅修中心(Chanmyay Myaing Meditation Centre)。

2018年 在因德嘉长老的指示下,给前来参学的中国禅修者进行佛法开示和禅修指导。

2020年 翻译了坦尼沙罗尊者(Ven. Thanissaro Bhikkhu)的著作《佛法溯源》。受北京四念处学习中心邀请,线上开示“唯一道——原始佛教的修行方法”系列课题研究讲座5讲。

研究方向:

原始佛教溯源,依据巴利圣典四部尼柯耶,通过对巴利原词词意的探究,在不盲目依赖任何后期注释的基础上,只运用佛陀原始的理论框架如四圣谛、八正道、三十七道品、十二因缘来禅修。依据佛教史、考古学、文献学、语言学,探索原始佛教的思想架构。

编辑:Helena

校对:灵犀

音频:来 Ruann

图片:面包手

终审:法心尊者 寰 Jan





版权声明

1. 本公众号发布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 转载请联系管理员,严禁用于任何商业性用途

微信号:wuyueyuan555



长按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遥望佛陀正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