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心尊者
2020年7月12日微信群答疑
问
————
尊者在缅甸学马哈希禅法的,为什么之前开示的禅法跟马哈希禅法区别很大呢?
答
————
最近有一些人问到说我是在缅甸学马哈希禅法的,为什么我教的禅法跟马哈希禅法有这么大的区别。
关于这个问题,我要稍微说几句。因为我选择去南传上座部佛教出家,是因为那个时候我听说南传上座部比较完好的保存了佛陀最纯粹、最原始的教导。所以我选择去缅甸出家也是出于这个原因,去追随佛陀的脚步吧,(去追随)最原始的教导,想知道佛陀到底说了些什么,是不是跟我们国内的这种相对宗教氛围比较浓厚的佛教真的有很大的区别。
所以我并不是出于对某个派系或者某种禅法特别的执着才去选择在南传上座部佛教出家的。那么我个人在马哈希禅法中可以说是非常的受益,受益良多。我自己了解了非常多的禅法,泰国的、缅甸的,甚至包括斯里兰卡的一些禅修方法,甚至我可以说,在我看来马哈希禅法是所有的这些禅法中考虑的最周全的。
但是在我有一定的修行体会之后,我自己对于修行的一些问题,也有了自己的一些理解。比如我在缅甸的时候,接触到很多中国人、西方人还有像日本人、韩国人、包括缅甸人,还有一些东南亚其他国家的这些人。他们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他们在禅修的时候,他们的着眼点,包括他们的追求以及他们出现的问题都不太一样。比如说,西方人有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所以他们在理解禅修的时候,跟缅甸人、跟我们中国人就有很大的区别*。
注:即使是同一个禅修体系中的不同禅师,教导禅修的风格和侧重点也都各有千秋,比如同是马哈希体系的禅师,班迪达长老就格外注重跟随主要所缘,恰密长老相对更重视慈心禅以及对妄想的观照,而雪乌敏长老就比较强调放松和对心意的观察调整,他们都有他们的考虑在里面。
这也导致我思考了很多,就是我们中国人为什么跟缅甸人不太一样,因为我们如果看过马哈希大师他们的一些传记类的作品的话,你会看到说,在几十年前,马哈希大师他们那个年代的时候,好像很多人证果是非常容易的,或者说修行可以很快的就证得什么什么观智,但是我们现代人好像修行就没有那么的得力。比如说马哈希大师,我听说在他的禅修营中,如果你一个星期之内还没有修到生灭随观智的话,那他可能就会把你撵走。班迪达大师也曾经说过两个月之内一定可以修到行舍智。但实际情况看下来应该说,与这个愿景是相去甚远,不要说一个星期修到生灭随观智,很多人修了几年都效果不是很理想。所以出于种种原因,然后我自己也是挺喜欢去琢磨这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包括我(也试图)从原始的经典里面去找寻一些答案。
———
我通过不断地探究原始的经典——主要是指的巴利语的四部尼科耶——最后我发现佛陀的教导是非常的完美了。因为我们现在遇到的可以说所有的问题,甚至于就是在佛教发展这2600年派系之间争论的很多解决不了的这些问题,其实在经典里面都有相应的答复。佛陀他已经是考虑得非常周全了,只是因为我们对于经典没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导致我们无法从经典中找到这些答案。
那我个人的研究方式主要是通过对于巴利语这些词汇的一个敲定,比如说对这个词义本身的拆解,然后去发现它的字面意思,之后再去看这个词在经典中,佛陀是在什么不同的场合运用它。比如说佛陀有时候他解释一些概念的时候,他会用到一些比喻,通过它的字面意思以及佛陀在不同场合的诠释,再加上结合佛陀那个年代的时代背景、外道的一些思想,比如说婆罗门教耆那教他们的一些看法,因为佛陀有时候经常是在以批判的方式来树立自己的观点,所以你如果不知道他在批判什么的话,你就很难知道佛陀他想讲什么。
那么我就是通过这些方式,然后再结合后代的一些注释书以及当代学者,还有出家人的这些研究,来理解佛陀他到底要说什么。因为一直以来我都相信佛陀他说的都是很口语化的东西,实际上确实也是这样的,如果你真的理解了佛陀用的一些词汇的话,你会发现佛陀很多时候说法是很口语化的、很随意的。
而且在研究的过程中,我无意中发现有一些西方哲学家,比如说法国哲学家皮埃尔阿多* 就在用类似的方法研究古希腊哲学。
注:皮埃尔阿多结合了古希腊的时代背景,探究重点名词概念在古代希腊时代所代表的意涵,并从一个与现代哲学截然不同的角度(不是理论体系的建构,而是精神修炼及生活方式的设想与实践)来探索古典文本的原意。
我们看到佛陀很多时候,他是很有针对性的用问答的方式在讲法,跟我们现代人理解的这种很直接地去阐述你的理论的这种方式是很不一样的。这也就是从印刷机普及了之后,我们现代人对于学术的一个理解方式有了一些本质上的转变,导致我们在用我们现在的方式来理解佛陀那种时候他的一个教学方式的话,就总会出现很多的偏差。这个说的有点远了。
那么我想表达的就是,在我不断地去研究的过程中,我慢慢的也算是有一些心得吧,主要是因为有很多的高僧大德以及学者,他们已经做了很多的工作了。从这之后呢,我再回到经典中去,尝试理解经典的原意,我就发现其实佛陀的教法已经非常的完美了,完全可以做到不借助任何其他的诠释的情况下,只依照佛陀最原始的教导其实就已经可以渗透到修行的方方面面了。应该说你修行能遇到的所有的问题,在经典中都可以找到答案。
那么从最基础的修行来说,佛陀的八正道已经是非常圆满了,我在之前的几讲开示里,我也有说到过佛陀他一般给人家讲禅修的方法,他就是讲八正道,而且从经典里面来看,那些人听完他讲八正道之后,他马上就要么就是证果了,即使没有证果的人,他也就知道该怎么修行了,他就可以自己去修了。但是,我们现在好像听完了八正道或者说听完了佛陀讲的经以后,既没证果也不知道怎么修,还是需要去借助一些具体的什么方法,去理解怎么禅修。
———
所以说我所教的禅修方法也好,还是理论体系也好,都是依照我自己对于经典的一些研究成果,以及我个人在修行中的一些体会,所以我并不能代表任何一种现有的禅法,不管是缅甸的禅法还是泰国的禅法,我也不能代表任何一个部派,不管是缅甸的还是泰国的,还是斯里兰卡的,还是国内的也好。我只能代表我自己的看法。
然后我希望大家在听我讲了之后呢,也应该去依照佛陀的一个标准(AN3.65)去判断这个到底有没有用,能不能对你产生真正的好处。如果你觉得有这个可能性的话,那么你就应该去尝试它,而不是说,我们必须严格地遵守某种禅修方法或者是某个大师的说法。我们应该自己去判断,然后自己在修行中实际地去体证,看到底有没有正向的反馈,然后我们才能建立对于这个法,对于修行方法的一个信心。
这个也是佛陀在五根五力中的这个信根和信力所表达的一个真正的含义。这种信不是盲目的相信,不是说像你信那种一神教一样,你相信一个你从来没有见过的神明,或者是上帝。这种正信是源自于你真正体会到了这个方法的好处,从中获益,你这个信心才会增长,并且你知道,只要你继续训练下去,只要你持续不断地努力,你可以获得更多的好处,甚至可以达到究竟的解脱。这个才是真正的信心,这个才是正信。
尊者介绍
————
法心尊者 Ashin.Dhammasāra
法名:Ashin.Dhammasāra
2014年接触南传上座部佛教,并参加内观禅修营学习禅修方法。
2016年起放下工作全身心投入修行,并独自住山修行半年.
2017年赴缅甸仰光雪乌敏禅修中心(Shwe Oo Min Dhamma Sukha Tawya),于德加尼亚西亚多(U Tejaniya Sayadaw)座下剃度出家。随后在因德嘉长老(U Inndaka Sayadaw)座下达上成为比库,并长住于恰密棉禅修中心(Chanmyay Myaing Meditation Centre)。
2018年起,在因德嘉长老的指示下,给前来参学的中国禅修者进行佛法开示和禅修指导。
2020年翻译了坦尼沙罗尊者(Ven. Thanissaro Bhikkhu)的著作《佛法溯源》。
法心尊者的研究方向:
原始佛教溯源,依据巴利圣典四部尼柯耶,通过对巴利原词词意的探究,在不借助任何后期注释的基础上,只运用佛陀原始的理论框架如四圣谛、八正道、三十七道品、十二因缘来禅修。依据佛教史、考古学、文献学、语言学,探索原始佛教的思想架构。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遥望佛陀正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