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解了的“四念处” – 法心尊者答疑 第14问


法心尊者

2020年7月12日微信群答疑





————


贤友问:

尊者上次开示到“四念处是四种参照框架”,这个和之前了解的不一样,不是特别明白,能否请尊者就此详细开示一下。🙏



————


法心尊者答:

我刚刚讲到身念处的时候,我详细的提到说,身念处是你以一个旁观者的方式来了知你身体当下的整体的感受以及姿势。当这种身念处建立起来了之后,你可以去更进一步的发展身念处,以四大的模式、以不净观的角度、以尸体想的角度(比如白骨观),这些角度来了知你的身体,用这种方式来培养你对身体的持续不断的念,它还可以培养你对于身体的厌离。

当你的这种持续不断的念培养起来了之后,你也可以用其他的角度、其他的参照系来观照你身心的现象,比如说苦与乐这种角度。我之前在开示中有提到过说,佛陀所说的受,跟我们现在一般所说的感受不尽一致,不是一个意思。佛陀所说的这个受,是指对于身心现象的评判。有乐受、苦受和不苦不乐受。所谓的受念处,就是从这个角度来观照你身心的现象。我们持续不断地培养了念之后,我们还需要有一个切入点,有一个关注身心现象的角度,我们才能有效的去调节它。所以受念处,就是从这个角度来观照你的身心现象,它是苦的,还是乐的,还是不苦不乐的?

现在有一些禅法,我们总是说这个禅法是教受念处的,好像就是观照身体的感受。但是像我之前说的,身体的感受那只是属于色法,还是属于身体的部分,它不是属于受,好比说冷、热,佛陀显然还是把它归于色法的四大的部分。

那么我们去看四念处,大念处经中对于受念处的描述,它不光是指身体感受,它同样也是指心里的感受,也就是你对身心现象的评判。你内心的这些感受,它是苦的?还是乐的?还是不苦不乐的?身体的感受,它是苦的?还是乐的?还是不苦不乐的?

另外一个参照角度,就是心念处的参照角度。也就是,我的心当下是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状态,着重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待它。因为我们修行是为了解脱烦恼,烦恼都是在心里面。佛陀在大念处经里讲到心念处的时候,他讲到的评判心的方式,比如说有没有嗔心?有没有贪心?我的心是不是广大?心是不是质量又增长了?我的心里是不是有定?这个我就不一一列举了,你可以去看大念处经里面的讲解。

那你也只有从这个角度来理解的时候,你才能看到这个法念处是怎么运用的。法念处就是另外一个参照框架,法念处,第一个就是五盖,你去着重的去关注五盖的情况,然后去除它,因为我们修行就是去除五盖,可以导向禅定。初禅就是离生喜乐,这个离是特指离五盖。包括后面的观照五取蕴、观照十二处就是六根六尘、观照四圣谛、观照七觉支,其实都是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来评判,来参照你内心的、你身心的这种现象,然后去评判你到底该着重地去发展某一些素质,着重地去除某一些不善巧的品质,这才对应了正精进。

所以这个才是我所理解的佛陀教导的四念处的真正的含义,因为念处的一个字面意思就是建立念的地方。我之前说念就是持续不断的专注力,念念不忘,那么怎么去建立这种念呢?

佛陀有教导了这些不同的角度去建立念,要以身念处为基础,以身念处为一个基础的框架来建立我们的念。然后当我们持续不断的念能建立起来,我们也要去善巧地利用其他的参照框架来看待我们的身心现象,使我们的身心能不断地调整,导向解脱。

🔚



— 法心尊者 • 答疑群 ——
长按下方二维码加管理员入群




——— 尊者其他开示 ——

点击蓝色文字即可阅读对应开示文章




尊者介绍

————


法心尊者 Ashin.Dhammasāra

2014年 接触南传上座部佛教,并参加内观禅修营学习禅修方法。

2016年 起放下工作全身心投入修行,并独自住山修行半年。

2017年 赴缅甸仰光雪乌敏禅修中心(Shwe Oo Min Dhamma Sukha Tawya),于德加尼亚西亚多(U Tejaniya Sayadaw)座下剃度出家。随后在因德嘉长老(U Inndaka Sayadaw)座下达上成为比库,并长住于恰密棉禅修中心(Chanmyay Myaing Meditation Centre)。

2018年 在因德嘉长老的指示下,给前来参学的中国禅修者进行佛法开示和禅修指导。

2020年 翻译了坦尼沙罗尊者(Ven. Thanissaro Bhikkhu)的著作《佛法溯源》。

法心尊者的研究方向:

原始佛教溯源,依据巴利圣典四部尼柯耶,通过对巴利原词词意的探究,在不借助任何后期注释的基础上,只运用佛陀原始的理论框架如四圣谛、八正道、三十七道品、十二因缘来禅修。依据佛教史、考古学、文献学、语言学,探索原始佛教的思想架构。



长按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如有疑问或其他联系事宜

请加微信号

sixiong20041123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遥望佛陀正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