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心尊者
“唯一道”第三讲(5)
图片下方为录音文字版
运用四念处来修行|
唯一道:第三讲 (5)
法心尊者
佛陀对“正念”的定义是“四念处”。四念处是修行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但是四念处是八正道的其中一支, 不能把它单独拎出来,当作四种修行的方法来看待,那就是盲人摸象了。
什么是“四念处”呢?“四念处”的字面意思是四种“建立念的地方”(巴利语satipattana),顾名思义,就是四类你要持续不断地去忆念的事情。那你要持续不断地忆念什么呢?当我们修行的时候,如果只是泛泛地知道,要去除苦,要去除烦恼,好像范围还是太宽了,还是需要有具体的着手处。
“四念处”分别是“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现在很多人认为四念处的意思是四种觉知的目标。可如果四念处指的是四种觉知的目标,那么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还可以理解,最后一个法念处就显得有点奇怪了。法念处的第一项是五盖(贪欲、恶意、昏沉、不安、迟疑),五盖所包含的这些心理素质,好像又跟心念处中的贪心、嗔心重复了。接下来是五取蕴、十二处、四圣谛、七觉支, 对于这些部分,要怎么去觉知呢?这就越发矛盾了。
那到底四念处要怎么运用呢?佛陀给出的是四种参照的框架,就好像标杆一样。当你给自己设定了一个标尺的时候,每当你的心偏离了这个标尺,你就能有正知地及时地发现它。
———
佛陀讲到身念处,它包含了观呼吸、不净观、日常的正知(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地对当下的状态保持了知)、四界(地、水、火、风),以及对各种死尸的观想。这些是身念处的部分、是佛陀给出的几种你可以运用的参照框架。
就拿不净观来举例,不净观也叫三十二身分,包含了身体的三十二个组成部分,属于身念处,但是这并不是指觉知你身体的三十二个部分。觉知皮肤、觉知肌肉还能说得过去,但是三十二身分里面,又包含了肠子、唾液等等,你要怎么去觉知这些东西呢?显然你不太可能去觉知你的唾液。那身念处中的不净观是什么意思呢?意思是你要持续不断地以这种参照模式去看待你的身体。
但是这四个念处不是相互孤立的存在的,并不是说我现在一门心思只修身念处,等我把身念处修好了再修受念处,之后再修心念处。现在很多禅修者喜欢说:这个老师是教身念处的,那个老师是教心念处的,这个禅法是修受念处——这样是不对的。即使当你把身体作为主要观察目标的时候,你还是一样要留意心里面生起的种种情绪、烦恼。
你如果只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单一目标,除此之外的身心现象完全忽视不顾,那不就背离了你修行的目标了吗?你禅修的目的是什么?你禅修的目的不是去除烦恼、去除苦吗?如果你只专注在一个目标上面,你心里生起的种种不善法、烦恼都被你选择性地忽视了,那不就是在助长无明吗?也就是说,你没有去关注问题,没有去发现问题,没有正知了,你当然也就不可能更进一步地解决问题,就更谈不上什么正精进了。
所以四念处要如何运用?我们要以这四种参照角度来评判我们的身心现象。
首先是你的身体。比如当你打坐的时候,你可以忆念你的呼吸。佛陀在《大念处经》里,把观呼吸归类到四念处的身念处这个部分。但是他在中部的第118经《出入息念经》里面,提到呼吸禅的十六个步骤的时候,他说呼吸禅是贯穿整个四念处的。呼吸禅修不仅仅是身念处,也涉及到受念处、心念处和法念处。而且他还提到,呼吸禅可以使七觉支依次生起,导向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直到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彻底的解脱。这跟我们现在一般人所理解的呼吸禅修又不一样了。现在大多数人所理解的呼吸禅,好像只是一种止禅的修行,而且是纯粹的身念处,也就是觉知呼吸时身体的某个部位,例如鼻尖或上嘴唇处。但是佛陀的教导并非如此,他说呼吸禅修是贯穿整个四念处的,而且只是呼吸禅修就可以一路导向解脱。
这是什么意思呢?你在呼吸的同时,将你的注意力放在吸气和呼气上面,你以这个参照点来维持你的念。因为如果没有一个具体的参照目标,当你的心开始打妄想了,你无法及时地知道;如果你有一个具体的参照目标,你就可以及时了知心的动向。比如说,你吸气的时候知道,呼气的时候知道,又吸气又呼气知道,然后你就不知道了,打妄想了。过了一会儿你就会意识到:我忘失了呼吸了。那么你就把注意力拉回来,重新建立起对呼吸的了知。你不一定要具体地觉知身体的某个部位,你只是知道每一次吸气和呼气,知道呼吸的同时身心的感受和变化。
———
佛陀在讲呼吸禅修的时候,第一步,他说:提起当前的念(置念于前,巴利语parimukham satim upatthapetva,字面意思是“持续不断地完全地建立起当前的遍知)。这里的“置念于前”,以及后面的几个步骤,不同的派系源于对单个巴利语词汇的不同理解,对其实际的应用也有不同的诠释方式,我就暂且不提其他派系是怎么说的了。
佛陀说:你提起正念,然后你在出息的时候了知出息,入息的时候了知入息。也就是,你的每一次吸气、呼气,你都要跟随着它,你要了知。但是你的这种了知,一定要伴随着正知,也就是对整体身心现象有一个全面的了知,这样才是正念、正知。你具备了这种正念、正知,你才有可能用正精进去调整,你才能用正见去评判当下的身心体验。如果在呼吸的过程中,你升起了贪心、嗔心,那么这些贪心、嗔心必然会导致你心里起波澜、躁动。我刚才说了“定”的意思包含了内心清净,而我们心里起的这种躁动的感觉,不正是我们应该要去除的不善法吗?通过去除它,调伏它,我们的心就会越来越清净,越来越平静,我们就会越来越接近定。
随着你的心持续地忆持呼吸,每一次呼吸你都了知。佛陀说,你要去关注全身心的呼吸。随着吸气呼气,会有一些身体感受,比如说身体的起伏感,或者一些能量的流动感。你要随着吸气、呼气及时地了知,吸气觉知全身心,呼气觉知全身心。随着你不断地关注呼吸,随着呼吸调整身心,你的心就会变得清净、愉悦起来,开始有轻安的感觉、喜悦的感觉,开始有愉快舒服的感觉,你同样也要去体会它。
你不仅可以感受它,你还可以试着去调整它。所以佛陀说“平息身行我将出息,平息身行我将入息”。意思是,随着出息、入息,你不光要感知身体,你还要试着调整身体,让它的造作越来越少,让它越来越放松舒服、越来越平静、越来越清净、越来越接近定。你朝着定的方向去做出调整,这种调整就是正精进。
———
然后你要更进一步地调整你的心,让你的心也越来越愉快,越来越轻安,越来越舒服。佛陀说:“平息心行我将出息,平息心行我将入息”。你要随着呼吸去去除那些让你躁动的因素。什么因素?贪心、嗔心、小杂染、小烦恼、心的烦躁不安。你要去及时地知道它,并且去除它。在这个过程中,你的心也越来越清净、越来越接近禅定。这个才是你通过正见、正思惟的引导,运用正精进和正念所导向的禅定,佛陀称之为圣正定。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智慧体现在哪里?佛陀在讲到“慧”这个词的时候,他说慧是正见、择法觉支的同义词,也就是说,慧的定义还是四圣谛。什么意思呢?你通过不断地处理身心的问题,与苦打交道、发现苦、调查苦因、去除苦,在这个过程中,你越来越熟悉身心的运转模式,对于它如何制造苦、如何增长苦、如何调整它来减少苦,从而使苦慢慢地止息,也越来越熟悉、越来越老练,这就是慧的体现。
随着你的正见越来越巩固,八正道就形成了一个闭环:你的正见越强,你就越知道如何发现苦,如何去除苦和苦因,如何让心越来越接近苦的灭除、接近解脱,以及如何修行灭苦之道。
所以佛陀说,八正道的前七支是正定的资助,像这样修行,你的正精进和正念才能导向正定。而这种正精进、正念也不是只在打坐的时候才能运用的,在日常生活中,你一样可以去持续不断地把注意力拉回来,关注身心,调整身心。
我反复地提到要持续不断地关注身心,因为这就是我们在修行初期最重要的、也是最需要培养的一个因素。它就是七觉支的第一个觉支——念觉支。如果我们一定要说佛陀教导的禅修次第是什么的话,那么我们可以说:七觉支就是佛陀所教导的禅修次第。有一句话很多人耳熟能详,叫“修习八正道,圆满七觉支”。七觉支的第一个就是念觉支,这是修行中要重点培养的第一个素质、品质。要去训练我们的专注力,因为在修行初期,你的心很喜欢打妄想,所以要持续不断地把它拉回来,坚持不懈地练习。这是七觉支的第一个觉支——念觉支。
第二个觉支,择法觉支,它又对应了正见,它就是“慧”的同义词。也就是说你有了持续不断的念之后,你要运用它去关注什么呢?要去关注苦的问题,去想办法解决苦的问题,训练自己以四圣谛的模式来持续不断地观照、关注你的身、语、意,关注你的身心。
那正定呢?佛陀对正定的定义,就是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四种禅那。我刚才说过,“定”的字面意思包含了清净。而心的清净,是有等级的。这个等级体现在什么地方呢?就是初禅、二禅、三禅、四禅。
———
那我们就拿初禅来分析一下。既然八正道是以正定为目标的,那么我们应该知道如何导向这个目标。前面已经说得比较具体了,我再分析一下“正定”的构成因素使它更具体一点。
我刚才解释了“寻”和“伺”这两个概念。佛陀在谈到初禅的时候,他最常用到的描述方式是“离生喜乐,有寻有伺”。
离生喜乐,离的是什么呢?离的是五盖。什么是五盖呢?就是贪婪、恶意、掉举心(心的不安、散乱),还有昏沉(昏沉是愚痴的一种,打瞌睡、头脑不清醒的状态都属于愚痴),最后的一个是疑法(比如对自己修行方法的迟疑不决、不知道自己做的是否正确、有顾虑等等),这就是五盖。也就是说,我们要通过去除五盖来体证喜和乐。
我们一般人总是说,想追求幸福,追求快乐,但是佛陀是从相反的角度来看的,他认为快乐幸福是通过去除苦来达到的,不是因为你缺少快乐,而是因为你有太多的苦,所以我们要通过去除五盖来体证喜与乐。
所谓的“喜乐”,“喜”就是心中的喜悦感,“乐”是指的你内心的安乐、满足感。这个就是前半部分,离生喜乐。佛陀曾经用负债累累来比喻五盖,用债务结清来比喻去除五盖之后的轻松愉悦。所以这里就看出来,想要往初禅的方向发展,需要的是去除五盖。
初禅的后半部分是什么呢?“有寻有伺”,寻和伺是什么?它对应了身语意的语,也就是你对于心的控制力,对你心中生起的种种念头、意向的警觉与审视,它跟“念”的意思也比较接近。也就是说你要去训练心的力量、把控力,否则心念就会不受控地跑来跑去,因为你的心没有力量,你控制不住它,它像一个兔子一样蹦来蹦去,所以你需要训练心的力量。
———
当你运用某个方法来修行的时候,你要借助你的主要目标来训练心的力量。比如你以呼吸为主要目标,你训练自己了知吸气、呼气,可是很快你就忘失了,打妄想了,你要把心拉回来。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以整个身体为一个参照框架,比如吃饭的时候,可以像一个旁观者一样,关注你的身体,看它现在在做什么,是什么姿势,看着你的身体盛饭、夹菜、咀嚼、吞咽。你要去以这种方式来训练你的念,也就是训练寻与伺。
这种一边培养一边去除的训练,也是正精进的体现。正精进的意思就是努力地培养和去除。培养什么?培养寻和伺,培养念觉支,培养心的力量。去除什么?去除这些导致你的心不平静、不清醒、不轻安、不喜悦的因素——五盖,或者说种种心的小杂染、烦恼,通过这种方式来导向禅定,导向初禅。
初禅就是离生喜乐——离五盖而生喜乐,并且有寻有伺——心清醒而警觉。从初禅发展到二、三、四禅,也是一个不断去除粗重因素的过程。例如从二禅到三禅的过程,就是你的心越来越平静了之后,它会发现(不是你主动地去发现,而是当心越来越精细,越来越平和,越来越细微,它自然地注意到)内心的喜悦感,对当下的心境来说也过于粗重、过于躁动了,所以你的心又会对它生起厌离,于是它就会自动自发地想要去除这种喜悦。所以三禅的定义就是“离喜妙乐”,通过去除二禅的喜悦感达到更清净的三禅,后面也是一样的。
我们知道,佛陀在刚刚出家修行的时候,曾跟随两位禅师修习无色界禅定,修成之后,他认为这个禅定不能导向解脱。但是我们在一些经典里可以看到,佛陀也教导某些弟子修习这种无色界禅定,从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直到四个无色界禅定,一直修到最后一个非想非非想定,也就是一般所说的四禅八定。经典中还提到,当修行者从初禅修到最后一个非想非非想定,之后在这个定中,他可以辨析,这种禅定的状态同样是造作的、是不值得我贪着的,于是他对它厌离,从而抵达究竟的解脱——涅槃。
为什么佛陀以前认为禅定的路行不通,后来又认为这个道路可行了呢?佛陀的上首弟子舍利弗尊者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在无色界禅定中辨析、厌离,从而证得的究竟的解脱,证得了阿罗汉果。可是为什么佛陀曾经认为,这种禅定不能导向解脱呢?
现在很多人修行禅定,他们通过专注于某个单一的目标来进入禅定,可这种禅定无法生起智慧——因为没有对当下身心的了知,所以要出定之后,再通过观察身心现象来培育智慧、导向解脱。那是因为当你通过专注一个目标进入禅定之后,如果你没有培养过很强有力的正念、正知,没有培养过很强有力的智慧——也就是正见,你的心没有自主地想要去除不善法、去除苦的行为模式的话,当你进入这种禅定之后,你就什么也做不了。你的心没有形成这种习惯,它就不会在这种禅定中去择法,不会对当下的状态有警觉,不会主动地去除不善法、培养善法。
———
这并不是说你要下意识地在这种禅定中辨析、抉择,而是当你的心养成这种习惯了,它的智慧增长了,成为内化、固有的一种行为模式了之后,它才会自动自发地在无色界禅定中开发智慧、去除烦恼造作,从而抵达更进一步、更清净的离贪、解脱。所以佛陀在指明禅修方向的时候,他提出三依一向,也就是依远离,依离欲,依灭尽,向舍断。禅修就是这样一个不断远离、不断离欲(去除你内心的躁动、渴爱)、不断熄灭、趋向舍断的过程。
就好像锻炼身体一样,很多人都想通过运动的方式来获得好处,但不同的人往往不能适应同一种方式方法,所以你需要理解它内在的运行机制。你一旦理解了它内在的运行机制,这些不同的禅修方法就像工具一样,是可以随手拿过来用的,你在面对不同种类的烦恼的时候,可以利用不同的禅修方法。比如说,当心里生起欲贪的时候,你可以试着用不净观的作意方式来调伏。
就像我之前一直强调的,你的观念、你的认知方式,导致了苦的增长或减少。当你认识到了问题之后,你要及时地去转变你的认知方式,转变你当下的观念,去以一些更善巧的、可以导向苦的削减的观念来主导你当下的身语意的造作。好比说当你看到食物的时候,你知道你对食物起贪心了,但有时候即使你知道了、体会到了,你还是解决不了这个贪心。
所以你首先要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当外部的事物激发了你的贪心、嗔心,你要及时地了知。你要去体会这个嗔心、贪心在你身心上面的反应,它是什么感觉?是不是像佛陀所说的,贪心和嗔心让你受苦,让你感受到不舒服?你要去仔细地体会它。
———
很多人喝酒的时候感觉很爽,喝到难受呕吐的时候就特别想戒酒,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在当下的身心上面仔细地体会,直到细微的苦积累到无法遏制时才感到懊恼。
所以你要持续不断地去观察、体会它。只有当你近距离地体会它的时候,你的心才会认识到:哦,原来这个东西真的导致我受苦。接着你的心才想要调整它、去除它,这样发展下去,念根、精进根才会成为你的心的固有素质,你的智慧才能增长。
比如说,你起贪心的时候,你认识到我现在起贪心了,然后你要知道,我要去除它。那么你要如何去除这个贪心呢?有的时候,你可能只是观照到它,它就去除掉了,就自动消失了,因为你的心可能这个时候已经有一定的智慧,有一定的经验了,它自动地就去调整,就把这个贪心去除了。但是很多时候,我们知道了,它也不去除,它也去除不了,还是在那里。那怎么办呢?我们就可以借用一些方法,改变认知方式来去除,好比说不净观。
———
在经典里面,有一个独觉佛。他是怎么成为独觉佛的呢?他在路边看到了一个女性,然后他对这个女性升起了贪心,他这个时候就能认识到这点。(这可能是因为他过往世智慧的累积,他有这样一个固有行为模式、修行习惯了,佛陀时代很多比丘很快就能证果,这个是原因之一)。当时这个人认识到了这点之后,他就去扭转他的观念,他对着这个女人修不净观,也就是不去注意她美丽的一面。
我们现在有些导师说,不净才是实相。这个也不太对,因为她漂亮也好,不漂亮也好,并没有一个所谓的实相不实相。在人类的眼里,人类女性可能很漂亮,在一个狗的眼里,她可能就不那么漂亮,这只是取决于你用什么观念来看待她。
当他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他转变到另外一个观念,他去作意这个女性的牙齿,还有内脏,这些不净的。从这个观念,从这个角度,来看待这个女人的时候,他忽然一下欲贪就去除了。随着欲贪的去除,他也证得了道果,他当下就证得了阿罗汉果,他成为了独觉佛。
我们不要觉得为什么人家这么轻松,因为人家过去世也花了很多的功夫不断地去去除,去调整。就像我说的苦和烦恼,它总还是有限度的。只要你不断地去去除、去调整,你就是在朝着那个方向去靠拢、去前进,依远离,依离欲,只要往这个方向前进,你就总还是有希望的,你总有一天会抵达苦的究竟止息的。
就算你这一世抵达不了,你可能这一世去世再投生之后,你学的很多知识、理论全部都忘记掉了,但是有一些东西是不会忘记掉的,你的行为模式、你固有的看待问题的观念,是会延续下去的,是会延续到你未来生甚至延续很多生。如果你的智慧——你内心调伏烦恼、去除苦的习惯——特别坚固的话,那么甚至在还没有接触到佛法的时候,你可能就自动地已经走在八正道的道路上,你已经在去除烦恼,去调整烦恼,去去除苦,那么你就随时随地都有可能证得觉悟,因为你其实并不知道你的烦恼有多少。
像我们减肥,我们至少还知道要去减掉多少斤,有个具体的目标。但是我们内心的烦恼,很多时候没有办法具体地量化,其实你还是大概能知道,我现在可能有多少烦恼。
在评判你自己的禅修的时候,也应该去这样评判,比如说修了一段时间之后,要去回想一下,我的烦恼是不是真的减轻了,我通过这种修行方式,在面对同样一个以前会激发我烦恼的外部事物的时候,现在是不是能够比较从容地、比较没有烦恼地去看待它,去应对它。
———
所以我想说的是,八正道的核心应该是认知,所以四念处指的是你认知事物的一些框架、一些工具。你在打坐的时候,可以利用呼吸来认知你的身心。在呼吸的同时,去关注你的整个身心,去调整它,去去除不善法。你也可以利用不净观来培养你的念住,去去除一些烦恼。你如果不是专修不净观,你也可以在一些特定的时候,把不净观这种认知模式拿过来用。你也可以利用这个去评判你的感受,评判你身心上是苦受,还是乐受,还是不苦不乐受,以此来判断你要去除什么,你要培养什么。你也可以去判断你心的质量,也就是心念处——你的心现在是不是紧张起来了,是不是起贪心了,是不是起嗔心了,是不是更清净了,是不是更广大了,心的品质是不是还可以提高,是不是还可以有改善的空间——你以这个框架、这个认知角度来评判你的心的状态,这是心念处。
从这个法念处来说,法念处第一个就是五盖,你去关注你的五盖,你去关注你的五取蕴——这个就有点难了,我们现在总说“五蕴”,但是要观照五蕴是需要有一定的修行深度的——你去观照你五蕴的运作,你看看这个中间它的运作模式是不是导致了你某些苦的生起与增长。你去关注四圣谛,去关注十二处,你的六根接触外部事物的时候,眼耳鼻舌身意接触感官经验的时候,你是否有一个客观的角度来看待这些经验。当这些经验激发了你的烦恼的时候,你是不是及时地知道,哪些经验激发了你的烦恼。哪些经验——比如说,你看到的东西、听到的东西——有没有激发你的烦恼?你要对此保持警觉。
那么更进一步的四圣谛、八正道、七觉支,你现在的修行应该重点去培育七觉支的哪一个?比如我刚才说了,禅修初期你应该以培育念觉支为第一目标,就是你要去练习、去培养心的力量,你要对心有控制力,让它能持续不断地去忆念你想让它忆念的目标,让它时刻对你身心的这些身、语、意的造作、体会保持警觉。这个才是在你的身心上面运用四念处的禅修方式。
当你以正见为先导,不断地去调整你的外部行为、内部造作,然后去调整内心,去改善内心,去利用种种的工具,比如说很多禅修的方法——无常想、无我想,还有不净观、死随念等等等等,甚至你还可以自己去发明,比如光明遍、地遍、水遍、风遍、火遍。你都可以去利用这些方法,但是核心原则永远是八正道,永远是四圣谛,永远是正见。你要去去除烦恼,你要朝向离苦的方向,依远离,依离欲,依灭尽,依于舍,朝向这个方向去调整你自己,朝向定的方向,让你的心越来越平静,越来越清爽,越来越舒适,往禅定的方向去调整。这个就是整个八正道的具体的运用方式。
———
我基本上要讲的也就是这么多了。还有没有什么纰漏的地方?因为我这两天基本上只是泛泛地介绍了一些我认为比较有必要去阐释的概念,很多人希望能听到更多嘛。
如果你觉得没有听得很清楚明白的话,也没关系,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因为教育本来就是同样的事情反复说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你要在修行中去体会,你要把我所说的这些名词概念在你的身心上去感受它是不是这么回事,到底怎么去运用。在这个过程中,你的经验就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善巧,你的修行才能进步。
(未完待续)
🔚
唯一道|佛陀的灭苦之路
——— 尊者禅修开示 ———
——— 尊者讲座、译著、声明 ———
编辑:Helena
校对:灵犀
音频:来 Ruann
图片:面包手
终审:法心尊者 寰 灵犀 张玲玲 Jan
版权声明
1. 本公众号发布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 转载请联系管理员,严禁用于任何商业性用途
微信号:wuyueyuan555
长按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遥望佛陀正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