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蕴如何“取食”?- 法心尊者答疑 第81问


点击了解:遥望佛陀正当年 • 公益声明


法心尊者

2020年8月25日微信群答疑



图片下方为录音文字版




五蕴如何“取食”?

法心尊者答疑 第81



————



贤友问:

顶礼尊者!

《佛法溯源》这本书里讲到四圣谛中的苦谛,着重解释了五取蕴苦,它讲到五取蕴苦跟“食物”特别相关五取蕴为色、受、想、行、识,色跟“食物”相关比较好理解,那么受、想、行、识怎么去取得“食物”呀?它们跟“食物”的关系应该怎样理解呢? 

谢谢,感恩尊者!




————


法心尊者答:

解释五取蕴


五取蕴,就是带一个“取”字,这个字是指的“执取”。按照坦尼沙罗尊者的解释,“执取”有两方面的意思,一个是执着,还有一个是取得,就是进食,它英文用的是sustenance,就是取食、找食物的意思。

 

所以按他的理解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个是你知道当你起了渴爱的时候——在缘起法中,“执取”的前面是“渴爱”——你内心生起这种渴爱,然后你的心给了这个渴爱一个诠释和出路,就是你的心认为“什么东西能满足我的这个渴爱”。

 

实际上他说的这个食物并不是特指吃的食物,而是一个比喻,这个食物也可以指你听的音乐,或者说你对身体方面乐受的追求,或者是对精神方面的追求,这都是包含在他所说的食物的意思里面的。

 

坦尼沙罗尊者在那本书里(The Buddha’s Teachings: An Introduction,《佛法溯源》中译法心尊者)又举了一个获取食物的例子,我记得他是说冰淇淋那个例子。他说,比如当你饿的时候,首先这个饿是一种身体的感受,这个是属于“触”——我们现代语意中说的身体感受并不是五蕴的那个“受”,实际上它应该是属于“触”——你体会到了这个感受,但是你的心会对这个感受有一个评判。比如说你感觉饿了,你的心不喜欢这个肚子饿的感觉,这个才是“受”。就是说受是对主观体验的一个评判——你喜欢还是不喜欢。

 

就是这个地方,即使是解脱了的阿罗汉圣者、佛陀,他们也有“受”。佛陀也会不喜欢身体的苦受,不是说像有些人理解的“这个身体的苦受都是无常、无我的,我对它完全无所谓的”,不是这样的。佛陀感觉到身体疼痛的时候,比如他后背痛的时候,也会喊阿难说“你来给我按按,按按后背,你给我按按摩”,然后缓解一下。他也有这个想法,而不会说:这个都是无所谓的,身体都不是我的,痛就痛吧,我都不在乎……没有的,佛陀一样会觉得这个苦受他不喜欢。

 

这是受的部分。

 

那触、受、爱、取、有,昨天其实也简单地提到过。你生起这个渴爱是属于五蕴的行蕴的部分,它是属于心行。你生起的这种渴爱,也就是你们有时候修行能体会到,你们内心有一些烦躁、躁动这种感觉。

 

那么这种渴爱、这种行蕴会进一步地引发你很多的念头和身体的更进一步的反应。有时候它会导致你的身体会做出一些(造作),比如说你有时候坐不住,你就想抖腿,或者手上想动一动……这些都是属于内心这种躁动所引发的身行。

 

语行就是指你的念头,有时候这个念头就会导致你说出一些言语。所以这个语行是既包含了你心中的言语,也包含了你说出口的言语

 

这个是行蕴的部分。

 

但是佛陀也曾经说过,实际上五蕴的其他四个,色、受、想和识,都可以包含在行蕴的范畴中,这个界限并不是泾渭分明的。所以我刚才谈到你的身体感受等等,其实也是可以包含在行蕴的范畴之中的。这也体现了缘起法的复杂性,缘起法是非常的复杂的。

 

然后这个想蕴,它跟语行有一定的关系。我们一般说的生起了很多的妄念,它实际上是想蕴和行蕴共同的造作。这个想蕴它并不是我们现在说的想一想的这个“想”不是思考的意思,它实际上指的是认知。这个稍微有点不那么容易理解。比如说我们看到什么画面,然后我们会去认知这个画面中有什么东西——这有一个地毯、那有一个人、这是男人那是女人——这个功能就属于想蕴。

 

为什么说我们在打妄想的时候,是想蕴和行蕴共同的造作呢?其实也是你的心起了这种躁动的感觉之后,你的想蕴认知到这种躁动的感觉,它就创造出了很多的想法。

 

这些想法有一些是跟你的过去相关的,好比说你看到了什么场景,这个场景可能对应了你记忆中某一个熟悉的场景,这就是首先它激发了你的行蕴的造作、心行的造作。然后,你的想蕴抓取到了这个心行,它就会形成记忆,你就会回想起你过去的某一个记忆,这个就是想蕴和行蕴共同的作用。

 

那么识蕴就在这里起到了一个统摄的作用,所以在《阿毗达摩》里说,识蕴是心王,识是心王。识,简单地理解就是你的注意力,也就是你现在的注意力在哪里。

 

按照阿毗达摩的认识,你一瞬间的注意力只能放在一个地方。好比说你全神贯注地思考一件事情的时候,你旁边有两个人在说话,你的耳朵实际上能听见他们说话的声音,但是你完全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这就是因为你的注意力没有放在他们说的话上面。这个时候虽然你耳根还在,但是你并没有产生耳识,你没有去听他们说的话,你的想蕴也没有去认知他们所说的这个东西。

 

这个是指的识蕴。

 

五蕴在日常中的体现


所以,五蕴在日常的运作中怎么体现呢?好比说,首先你有身体的感受,比如说你觉得热,这是属于色法。因为色法就是四大和四大所造色,这个热是属于四大中火大的部分,也就是温度,你体会到了热,这是属于色法。

 

这个中间始终是有识的穿插,你的识要认知到这个,识应该是识知,就是你的注意力注意到了这个热的感受那么你的心不喜欢这个热的感受,这是属于受蕴它又更进一步地激发了你心的躁动,心的躁动是属于行蕴。你的想蕴在刚才那个你认知热的时候已经起作用了这时候你心又起躁动了,所以这个想蕴就会认知到你心的躁动然后它会想要找一个解决的办法,这个过程又是想蕴和行蕴的交互造作。

 

那怎么解决呢?你可能会想到:我要喝点什么,吃个冰棍。这个时候你就对冰棍这个东西产生了执取,或者说你刚才其实已经有执取了,你执取想要脱离这个热的感觉,这个时候你又创造了新的执取——你想要吃根冰棍——你就陷入到了冰棍的这个情景中。这个时候你想的事情就是:我上哪去找冰棍。

 

按照坦尊的解释,这个时候你的世界就有了一个新的主题,就是冰棍。那么你的世界中,你怎么评判你的下一步的行为?就是找冰棍,上哪去找冰棍。你去评判你身边的事物的时候,它们要么就是跟你找冰棍有关系的,要么就是跟你找冰棍没关系的,比如说你会开始计划我要去哪买一个冰棍吃。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有一些东西阻碍了你,你又起嗔心,这又是更进一步的受、想、行的运作。它就是不断地这样运作。

 

这个运作的过程就导致了“有”,也就是缘起法的“有”。你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忽然死了,这个心的方向就指向了冰棍的方向,你投生的地方可能就跟这个冰棍有点什么关系。

 

当然这个是方便说法,实际上我们每时每刻都生起无数的心念,不会说你这一个时刻真的就只有冰棍这一个想法,实际上你还有很多其他的想法。

 

马哈希尊者曾经提到过一个事情。就是有一个人跟他的朋友出去做生意,晚上回家的过程中,他想要去买点大米,但是身上没有现金,他就跟那个朋友说:你借我点钱,我去买大米,回家之后把钱给你。

 

然后他在这个过程中被蛇给咬死了。被蛇咬死之后,因为他心里老想着要还那个人钱的事,就导致他投生到了那个人家,投生成了一头牛,就在那个人家做牛。做牛的一生死了之后,他又开始做鸡,又是在那个人家。就是他的这个“有”老是朝向着那个人家里,因为他老是惦记着要还那个人钱,至少说他在死的刹那,心里可能是有很强的想要还钱的欲望,导致他投生到了那个人家里。

 

后来他又投生了几次后,终于又投生成人了,他回忆起了曾经在那个人家里又做牛又做鸡的事,然后又找那个人去还钱。这是马哈希尊者提到的在缅甸发生过的一个真实的事情。

 

所以,你就能看出来这个“有”是怎么运作的。我们的五蕴时时刻刻都在这样运作,而且作为没有证得究竟解脱(的人)来说,即使是圣者——初果、二果、三果——也还是有执取的。

 

执取体现在哪里?


那这个执取体现在什么地方?就是你的心会觉得固化在了什么东西上面。比如你现在觉得热,你想要吹空调,想要吹电风扇,所有阻碍你获得空调、电风扇或者冰棍的事物都会导致你起嗔心。那么你在想要吹空调、想要吹电风扇的这个情境中,你又会起贪心。你一旦执取到这个点上面,你就不断地生起贪心和嗔心,对吗?

 

但是我刚才说了,即使是佛陀、阿罗汉,他们也不是傻了吧唧的——觉得我这个感受就是感受,我不执取。实际上你看经典中,佛陀也会觉得天太热了,要怎么解决一下这个问题。但是他跟我们没有解脱的人的区别是,他不会执取这个东西。

 

有一个经典里面提到一个故事,佛陀跟几个比丘——他们其实都已经是阿罗汉圣者了——走在路上,然后其中有一个比丘——也是一个阿罗汉——跟佛陀提议说:天太热了,要不下点雨吧?佛陀同意了,他(比丘)就用神通下了一些雨。

 

所以你看,阿罗汉圣者他也会想:天太热了,我们解决一下这个问题。但是他不会执取这个问题,他不会说:哎呀,因为天热不下雨,我烦躁得不得了,我受不了了,我必须得吃个冰棍,我不吃冰棍我就难受得要死,我就烦躁。这个他不会的。这个是解脱的阿罗汉圣者、佛陀跟没有彻底解脱的人的一个主要区别所在。

 

所以佛陀说五取蕴是苦,主要体现在执取这个地方。而不是说体现在对于什么事物要始终保持客观的态度,不分别。现在总说“不分别、不分别”,(但)佛陀也是要分别,佛陀也知道冷热,他也知道有一些身体的苦受要去调整一下,他也不傻。所以这个地方主要体现在执取。

 

总 结


当然你说食物这个地方,坦尼沙罗尊者举的食物这个词,他是用食物代指一切你会执取的事物,而不是特指吃的那个食物。就好比说,你有时候有一些精神的享受,它可能跟具体的物质没有什么关系,但它也是包含在坦尼沙罗尊者说的这个食物的比喻之中的。


🔚





若有受益,还请贤友

~护法三连~

分享、转发、在看

感恩贤友您护持正法

祝您离苦得乐 早日证果

Sādhu!x3🙏

                       



 — 法心尊者 • 答疑群 ——

长按下方二维码加管理员入群







—— 尊者禅修开示 ——

点击蓝色文字即可阅读对应开示文章




—— 尊者佛法开示 ——

点击蓝色文字即可阅读对应开示文章




—— 尊者讲座、译著、声明 ——

点击蓝色文字即可阅读对应文章





尊者介绍

————


法心尊者 Ashin.Dhammasāra

2014年 接触南传上座部佛教,并参加内观禅修营学习禅修方法。

2016年 放下工作全身心独自住山修行。

2017年 赴缅甸仰光雪乌敏禅修中心(Shwe Oo Min Dhamma Sukha Tawya),于德加尼亚西亚多(U Tejaniya Sayadaw)座下剃度出家。随后在因德嘉长老(U Inndaka Sayadaw)座下达上成为比库,并长住于恰密棉禅修中心(Chanmyay Myaing Meditation Centre)。

2018年 在因德嘉长老的指示下,给前来参学的中国禅修者进行佛法开示和禅修指导。

2020年 翻译了坦尼沙罗尊者(Ven. Thanissaro Bhikkhu)的著作《佛法溯源》。受北京四念处学习中心邀请,线上开示“唯一道——原始佛教的修行方法”系列课题研究讲座5讲。

法心尊者的研究方向:

原始佛教溯源,依据巴利圣典四部尼柯耶,通过对巴利原词词意的探究,在不借助任何后期注释的基础上,只运用佛陀原始的理论框架如四圣谛、八正道、三十七道品、十二因缘来禅修。依据佛教史、考古学、文献学、语言学,探索原始佛教的思想架构。

编辑:Tārakā

校对:宗晟 

音频:黄二龙 

图片:胡安

终审:法心尊者 灵犀 Upekkhā






长按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如有疑问或其他联系事宜

请加微信号

sixiong20041123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遥望佛陀正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