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我就是没有自我吗
【作者简介】:休.汉密尔顿 Sue Hamilton
伦敦国王学院神学与宗教研究系佛学高级讲师。已发表著作包括《身份与经验》(1996)、《早期佛教:一种新的方法》(2000)等。
缘起是一种深奥的基本教义。缘起不是指万物不存在,而是指万物存在的方式有别于“存在”和“不存在”。
存在意味着“独立完整”,不存在则意味着“未发生”。
佛陀的“缘起”说(”相对的存在”)是取其中间道路,即介于“存在”、“不存在”、“存在又非存在”和“既非存在又非不存在”之间。
我们上面已经看到的这一反逻辑表述,正是被用来吸纳和反对其他宗教派别在所采取的形而上学立场方面可能发生的一切变动。
基于“缘起”说,人们经常认为佛陀“无我”的思想同奥义派婆罗门以及其他派别的思想是直接对立的。
这一观念是源于巴利语“无我”的使用。因为“无我”(巴利语为anattā,梵语作anātman)给“我”(巴利语为attā,梵语作atman)加了一个否定的词缀。
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我”是除佛教以外当时印度其他宗教派别的中心议题。居于统治地位的婆罗门教根据《奥义书》宣称,对于生命永恒与宇宙本质的觉悟是解脱之道,而佛陀针锋相对地提出“诸法无我”。
很多佛教徒和学者都一致将“无我”理解成一种对“自我”的根本否定。
近些年来,学术界已经指出“诸法无我”指的是一个普通概念,并不是从属性的。问题的要点在于,如果万物都是相对缘起于存在与非存在的所有排列组合之间,那么一切事物的存在方式——诸如音符、脚指甲、想法、笑声、气味、猫、树木、椅子、石头等的自我——在普遍意义上就都是相同的,这里的相同不是因为他们都是“非存在”。
事实上,非存在是被明确否定了的。由于其从属含义,“无我”的字面意思可能迷惑了对手。
佛陀否认的不是人的自我存在,而是任何独立个体的存在,这一观点反对“自我的恒在”,同时也对“自我不存在”这种说法提出怀疑。
这种怀疑得到了以下事实的支持:佛陀要求人们不要在关于自我或世界的问题上采取任何这类本体论主张。
他说,所有的这类观点都是虚妄我见——它们深深地遮蔽了事物缘起的本质,要达到“正见”必须将其先行根除。佛陀自己也拒绝回答这类问题,当被问及前文中的“四重逻辑”表述时他选择了沉默,这些问题后来被称为“佛陀未回答的问题”。
佛陀的传道方式与同时代的人以及大部分其他传道者有很大不同,他没有留下任何当时关于自我与世界的本体论状态的思考,至少没有直接留下。
佛陀教导人们,要想“看到世间万物的本来面目”,就不要纠缠于那些本体论问题,而是要调动自己的认知能力。
这些内容在佛经中被称为事物的相互交叠的五重结构,即五蕴(梵语的khandhas,英语中并没有对等的词)。如果对话者的注意力分散到其他地方,佛陀就会不断提醒他先去理解五蕴的生灭。
此外,最重要的是,早期佛经中反复强调是五蕴导致了不圆满——第一圣谛所确认的人生本质。
因此五蕴与不圆满的联系揭示出:不圆满的根源不仅仅在于人内心不满足的心理状态,还在于一点,即必须从人的认知结构的角度探究众生本性。此即个人获得体验的必经方式,如果一个人事先不了解获得体验的方式或对此毫无概念,他就不可能思考也不可能认识任何具体事物。
在“宗教”层面上,研究人的认知结构的目的是要理解这种结构的通常状况与人的欲求之间的影响关系,因为欲求反应在正常情况下是受认知过程支配的。
但事实上,从本相来看,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尤其是,当没有正确理解缘起时,人们会作为独立的欲求者持续作出回应,怀抱着对不同目标的个体欲望。通过这种方式,无明和欲爱一起推动着因果业报循环下去。
相反,只有认识到对独立和脱离的感知都是虚妄,放弃无明,欲爱才会逐渐萎缩、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