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理解原始经典中的正定(禅那)|遥望有声书

点击了解:遥望佛陀正当年 • 公益声明



法心尊者译著|遥望有声书



图片下方为法心尊者译著文字版




正确理解原始经典中的正定(禅那)


《觉醒之翼》第三章:

基本条件——禅那、禅定、以及智慧

作者:坦尼沙罗尊者(Ven. Thanissaro Bhikkhu)

中译:法心尊者




我们注意到有一些关于“证悟因素的列表”中,禅那是智慧的助缘,另外一些则把智慧列为禅那的助缘。若我们环顾这两种不同的表述,它们显示出——禅那与智慧在修行中互为助缘。


法句经372明确的表达了这种观点,而增支部4.94经和增支部4.170经展示了这两种模式的差异与不同禅修者之间差异的有关:一些禅修者在培育智慧之前就培育了强有力的禅定,另一些则在具备了稳固的理论基础之后才着手培育禅定。无论如何,若想获得证悟,强而有力的禅定与深度的智慧缺一不可。中部149经指出,当修行的进展达至顶点之时,禅定与智慧将共同运作。这段引文中的段落更详细的讨论了这一主题。




在上座部佛教传统中,禅那对于证得出世间智慧的作用一直是最具争议的问题之一。近代的著作提供了三种基本的立场。


第一种,依据后代论书传统的说法,禅那对于证得四种圣道圣果都是没有绝对必要的,有一种“纯观”禅修者,他们只需依靠还没有达到禅那的定力(近行定),证得“慧解脱”(只依靠智慧而无需禅那的解脱)。


第二种观点,增支部3.88经指出,只有三果(不还果)圣者才熟练掌握禅定(圣定成就),这表示禅那对于证得三果(不还果)与四果(阿罗汉果)是必要的,对于前两种阶段(初果二果)的证悟是不必要的。


第三种观点则认为若要证悟四种果位的任何一种都必须首先证得禅那,至少也是初禅。


原始经典中的证据支持第三种观点而不是前两种。正如中部117经所示,初果(入流果)具足八正道,其中之一便是正定,而正定的定义就是禅那。



事实上,依照这种特定的表述,禅那是初果入流者圣道的核心。第二,原始经典从未描述过任何一种无需一丁点禅那就可以证得出世智慧的修行次第。关于三果(不还果)才熟练掌握禅那(圣定成就)的说法,必须通过“证得”与“熟练掌握”之间的区别来理解。


初果圣者也可以证得禅那而不是熟练的掌握它;在修习禅那并熟练掌握的过程中所培育的智慧将引领他/她证得三果不还果。关于“慧解脱”的说法,中部70指出,它指的是那些没有修习无色界禅定就证得阿罗汉果的人,而不是没有证得禅那的人。


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可以通过这样一个事实来解释:后代论书文献对于禅那的定义与原始经文中的描述几乎没有任何相似之处。《清净道论》作为论书系统的基石提供了一种被称为“遍禅”的修行方式,在这种修行方法中,禅修者通过盯住一个外部所缘直到这个所缘的图像印在他的脑海中(禅相)。之后这种禅相会提升为一种具体的形象(似相),据称这代表了相当程度的定力,这是进入禅那的必要条件。


后代论书随后便试图把所有其他的禅修方式套进“遍禅”的修行模式中,来培育禅相,但是即使是后代论书也坦言,观呼吸禅修并不是很适合这个修行模式:对于其他的方法来说,禅修者的注意力越集中,禅相就越清晰,越靠近,直至足以产生似相;但是在呼吸禅修中,禅修者的注意力越集中,所缘就越难以被察觉。因此,后代论书宣称,只有佛陀和他的圣弟子们才会把呼吸当成一个适合证得禅那的业处。



这些说法都没有任何原始经典依据。尽管在一些经文里间接的提及了“遍禅”的修行方法,但唯一的一段相关的经文中部121也完全没有提到紧盯一个外部所缘以及获得禅相。如果呼吸禅修只适合佛陀与他的圣弟子,那就很难解释为什么佛陀如此频繁的对各种各样的人教导这个禅修方法。如果禅相的升起是证得禅那的必要条件的话,那么它就应该被包含在呼吸禅修的次第中,并且被用在描述禅那的譬喻中,然而并没有。一些上座部佛教徒坚持认为对于后代论书的质疑是不尊重传统的表现,但这种看法似乎是对佛陀以及原始经典集结者的更大的不尊重,因为这表示他们漏掉了对于修行如此重要且不可或缺的环节。


种种迹象表明,后代论书中对于禅那的定义与经典中的定义截然不同。基于这种不同的定义,我们可以说后代论书中关于“禅那并不是证悟的必要条件”的观点是正确的,但按照原始经典的定义,禅那却是证悟所必不可少的条件。


在之前的章节中我们已经简述过原始经典中所介绍的禅那如何作为出世间智慧的基本要素起作用。在此重复一下:为了证得前七种禅那的任何一种,禅修者应与禅那的所缘略微保持距离,通过圣正定的第五个要素(观察相)(增支部5.28经来识别心与所缘(能知与所知)的关系。这样做的时候,禅修者会看到缘起的过程,以及它如何将心带入禅那,同时也看到种种维持禅那的心理因素(中部140经)


中部111经列举了这个过程所涉及到的细节。经典中的这个段落着重强调了舍利弗作为佛陀所有弟子中智慧第一的上首弟子那不可思议的特质,这意味着并不是所有的禅修者都有必要如此细致的认知所有的这些心理活动(心所)。重要的是禅修者为了进入禅那而培养厌离感,并依此认识到即使是相对稳固的细微的愉悦感(乐)和平等心(舍),也只不过是人为的、主观的、无常的、苦的(中部140经)、由许许多多不同的造作所构成的情境,因此而不值得被认可。



禅那因此成为了禅修者认识业与缘起法的运作的理想参照物,它为智慧提供了一个看清事物的稳固基础;它所带来的精细的愉悦感与平等心使心领悟到,所有主观意志所造,即使是最细微的世间境界,都包含了无常与苦。增支部3.128经列举了一些与神通的修习相关的心理行为,这些心行同样可以以类似的角度来审查用以培养厌离感。无论以何种方式培养出的厌离感都可以引领禅修者,去经历心中剩余的造作的止息,甚至包括开发智慧的行为自身的止息。当这个过程完全成熟时,它将使心彻底的舍离,并带来阿罗汉果所具备的智慧与解脱。


相较于以禅那为基础发展智慧的观点,以智慧带动禅那的说法并没有什么争议。智慧分别在世间的与出世间的两个层面助长禅那。在世间的层面,智慧使禅修者能够识别出禅那中所包含的种种因素,以便熟练掌握并去除那些阻碍你进入更深层次的禅那的因素。这又涉及到对构成圣正定的第五个因素(心一境性)的审视,但在这里是世俗层面的。比方说,当禅修者掌握了初禅并可以审查其中所包含的苦的因素,他会发现寻禅支与伺禅支也需要被去除,因为它们对于维持禅定来说已经变得多余了,正如用来给水泥塑形的模具在水泥硬化了之后就变得多余一样。通过去除这些因素,禅修者从而进入二禅。增支部9.34经列举了禅修者为了证得每一个更高阶段的禅那所需要不断去除的因素。



在出世间的层面,导向觉悟的智慧带来了一种被称为完全智之果的出世间禅那(灭尽定),增支部9.37经、增支部11.10经提到,这是一种完全独立于所有认知(想)与主观意志(行),超越一切世间、空间以及当下的局限性:在此生即可体会到的,究竟觉悟的阿罗汉圣者入灭之后所经历到的那种彻底的解脱体验。


(节选完)


🔚




 — 法心尊者 • 答疑群 ——

入群后贤友将获得:


      ① 尊者定期群内直播开示讲座

      ② 尊者开示录音的群内首发

      ③ 法宝书籍免费结缘(仅需邮费)

      ④ 有机会向尊者提问(根据上期问题数量,不定期开放)

      ⑤ 答疑音频群内提前首发,可下载保存

      ⑥ 尊者见面会、禅修营等福利通告,群内首发,优先参与

      ⑦ 群内即将开展禅修打卡等活动,贤友可进群关注通知






—— 尊者讲经开示 ——
点击蓝色文字即可阅读往期开示文章




—— 尊者禅修开示 ——

点击蓝色文字即可阅读对应开示文章




—— 尊者讲座、译著、声明 ——

点击蓝色文字即可阅读对应文章





尊者介绍

————


法心尊者 Ashin.Dhammasāra

2014年 接触南传上座部佛教,并参加内观禅修营学习禅修方法。

2016年 放下工作全身心独自住山修行。

2017年 赴缅甸仰光雪乌敏禅修中心(Shwe Oo Min Dhamma Sukha Tawya),于德加尼亚西亚多(U Tejaniya Sayadaw)座下剃度出家。随后在因德嘉长老(U Inndaka Sayadaw)座下达上成为比库,并长住于恰密棉禅修中心(Chanmyay Myaing Meditation Centre)。

2018年 在因德嘉长老的指示下,给前来参学的中国禅修者进行佛法开示和禅修指导。

2020年 翻译了坦尼沙罗尊者(Ven. Thanissaro Bhikkhu)的著作《佛法溯源》。受北京四念处学习中心邀请,线上开示“唯一道——原始佛教的修行方法”系列课题研究讲座5讲。

研究方向:

原始佛教溯源,依据巴利圣典四部尼柯耶,通过对巴利原词词意的探究,在不盲目依赖任何后期注释的基础上,只运用佛陀原始的理论框架如四圣谛、八正道、三十七道品、十二因缘来禅修。依据佛教史、考古学、文献学、语言学,探索原始佛教的思想架构。

编辑:Helena

校对:灵犀

音频:来 Ruann

朗读:广娟

图片:面包手

终审:法心尊者 灵犀 Jan L





版权声明

1. 本公众号发布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 转载请联系管理员,严禁用于任何商业性用途

微信号:wuyueyuan555



长按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遥望佛陀正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