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以前的业力观 | 投生、业、仪轨——贡布里希访谈记(节选2)


点击了解:遥望佛陀正当年 • 公益声明

点击了解:遥望佛陀正当年 • 一切为了离苦 



~ 他山之玉系列 · 贰 ~


转载自:公众号 菩提字幕屋   中译:okada

原文标题:贡布里希访谈记:投生、业、仪轨

https://mp.weixin.qq.com/s/LFY5FVglNVcL5DW7KuUaB

译者按:个人仓促的翻译,作为读书笔记,因为水平也有限,仅供大家参考,意义不明确之处请参考英文原文。原文出处:https://www.a308.htm
https://discourse.suttacentral.net/t/interview-with-richard-gombrich/65?source_topic_id=7926





▲导语


本访谈来自理查德·贡布里希(Richard Gombrich)教授,巴利圣典学会前主席、英国牛津大学佛教研究中心主任、早期佛教研究专家。


贡布里希教授在牛津大学执教40余年,教授印度宗教及语言。1976年至2004年是梵文波顿教授(Boden Professor of Sanskrit-1832年牛津大学设立的专项梵文教授席位)。1937年出生于伦敦,源自中欧的著名音乐世家。热爱教育及研究事业,尤其真爱佛法研究及巴利文(佛教上座部经文原文语言)。曾任职巴利文协会主席,曾居家于僧伽罗人(“ Sinhalese”)村庄。其研究着重于人类学,及早期佛教历史;发表过20部专业著作及150篇专业论文。2004年,当贡布里希教授法定退休之际,创立牛津佛学研究中心,现任职其学术主任,及专业杂志编辑。

—— 转载自中国佛学院官网


本次访谈,让我们听听,贡布里希教授是如何分享以下内容的:

  1. 佛教以前的轮回观

  2. 佛教以前的业力观

  3. 佛陀对业力的诠释

  4. 后代佛教徒的仪轨业力观念

  5. 佛陀继承了婆罗门教思想吗?

  6. 佛陀将一切看成不断变迁的过程

  7. 共业真的存在吗?

  8. 业力不是消极的宿命论,而是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佛教以前的业力观

投生、业、仪轨——贡布里希访谈记(节选2)





与此交织在一起的是第二个主题,这就是业。“业”是什么意思?当然,“业”对佛教至关重要,佛陀在这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原创性贡献。大家都知道,“业”是一个非常简单和常见的词:一个动词性名词,意思是“做”或“制造”。它的意思就是“行为”、“动作”或者“行动”。作为动作媒介的行为者就是“kartr”,这个词直接与“karma”等相关。根据这种情况的逻辑,虽然“业”可以指任何行为——如果我做这件事,它也是业——但是如果从宗教或者哲学上讲,“业”指的是有意义的“行为”。你一旦让“业”伦理化——就是决定是善还是恶的东西——这样,业就成了你应该或者不应该做的行为,它就称为善行或者恶行。

现在,对于婆罗门来说——直到今年为止,甚至以后都是这样——你该做什么都在典籍里记录好了,你该做什么取决于你的身份。

 ———

我在我的著作中也提到重要的一点,可能叙述的还不充分,就是关于人生最后的一个行为——葬礼。你的葬礼要正确地举行,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你的最后一种行为是把自己放在火葬场的柴堆上,这意味着你把自己的身体放进火里。当然,你需要一点帮助——你死了,必须有人把你放在那里——但除此之外,这算是你的一个行为。梨俱吠陀明显就是这个意思。你被焚烧时所产生的烟是一个明显的迹象,表明你将会升入天堂。所以你必须这样做。
 
但基本上,你看,葬礼总是一种很好的纪念方式。因为这是一种仪式行为,如果你做了正确的事,如果你在正确的时间和正确的地方把你的身体放在柴堆上,等等,然后你被适当地焚烧了,那么善或者恶以及所有那些东西都是完全不相关的。把你抬去火葬的人可能非常讨厌你,在你背后朝你吐口水,你可能是儿童性骚扰者等等,但如果你被正确地进行火葬,一切都不成问题。正确的思考它的方式就是你必须按部就班地行动。
 
与业力相关的每一个行为都是仪式性的,都是被限定好的。我的意思是,我们知道它何时开始,何时结束。这一点在婆罗门的仪式中经常表现得很明显。例如,当你开始一种仪式行为时,不管是日常仪轨的,还是关于轮回的仪轨,你通常会口头上进行一种开始的仪式。例如你说:“我,理查德·贡布里希,在9月19日,星期五11:15开始进行某某仪式。”你还可以加上为了达到某某意愿——这是一种特殊的仪轨,许愿(kāmya)仪轨——你也可以不加目的,因为目的可能不言自明,你这样做是为了成为你自己:通过这些仪式,你实现自己的本质、本性等等。
 
但是作为仪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们是被限定好的。因此,它们带来的结果也是被限定的。如果你正确地进行仪式,正确地完成葬礼,你就会获得完美的结果:你就会进入天堂,和你的父辈先人团圆,但这样的结果也是被限定的。在《三明经》(Tevijjā Sutta)中也提到了这些行为的限定性,他与佛陀所推荐的慈心是不同的,慈心是无量的,无限定的。所以业都是被限定的。这是非常重要的。

 ———
 
业如何运作的,很显然,也是通过一种从农业文化中提取的隐喻性词汇,以一种不太正式的方式呈现给我们。这不是最早的观念,但这些观念在佛陀时代就已经存在了,在后来的佛教中非常重要,在耆那教中也有。业从种子开始,这是它的开端,经常被称为一种任务:你播下种子,地底下发生的事情是 “不可见的”(adṛṣṭa),我们并不知道实际上发生了什么。虽然我们必须承认,我们不太明白它的过程,种子是如何成熟的,这是通常被称为被煮熟(cooked)——象征着成熟——和异熟(vipāka)或结果——我知道你俩都知道这些名相——就是果实(phala),它是业的结果。业的结果呈现了出来。果实就是丰收了,你从中获得了什么。但是,你可以和看到它还是被限定的。每次丰收都是有限的。当然,这就是佛陀把一切都颠倒过来的地方。他通过几个互相联系的大动作做到了这一点。
 
因此,业开始时是一种仪式,然后,在佛陀出现之前,我们有一个想法,也许业包含比仪式更多的东西,具有仪式之外的东西。彻底发展这一思想的人是耆那教徒,因为耆那教徒显然来自一个非常不同的社会阶层,一个较低的阶层。耆那教徒对婆罗门非常敌视。耆那教里有一些故事,他们在那些故事里兴高采烈地殴打婆罗门。婆罗门教的祭祀对耆那教徒和佛教徒来说都是可怕的,因为他们对动物很残忍。当然,耆那教徒是不允许自己殴打婆罗门的,但他们有守护神、牦牛等为充当他们的打手,他们很高兴看到婆罗门被这些打手打得遍体鳞伤。所以耆那教徒认为实际上婆罗门的仪式都是垃圾,一钱不值,也是不好的,因为这些仪式通过动物祭祀等方式造成伤害。他们是非常反对婆罗门的祭祀的。




🔚



长按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如有疑问或其他联系事宜

请加微信号

sixiong20041123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遥望佛陀正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