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回顾| 唯一道 第三讲 (一)

点击了解:遥望佛陀正当年 • 公益声明



法心尊者

“唯一道——原始佛教的修行方法”

系列课题研究讲座|第三讲(1





图片下方为录音文字版





简要回顾 | 

唯一道:第三讲 (1)

法心尊者 


这两天有人反映,我说话的语速太快了,不像一个大师的语速。我今天也尽量注意一下这个问题,把语速放慢一点。其实前两天我虽然说话这么快,每天都讲满了两个小时,但是对我来说,还是感觉有很多问题只是简略地讲了一下,讲得不够深入。我看到大家提的问题,主要是跟禅修相关的内容,还有关于“正念”的定义,基本上都是围绕这些主题。


今天主要讲一下八正道,以及八正道怎么去实修、实践。


先简单回顾一下前两天讲的内容。





1

佛法是一个立体的体系

因为佛法是一个立体的体系,每一个环节互相之间不是孤立的存在。现在很多禅师讲到具体某个环节,喜欢把单个的概念孤立出来。有的禅修体系强调修正念,有的禅修体系以修定为主,要把定修到什么程度之后再修其他方法,把这些概念都割裂开了。实际上佛陀的教导是互相呼应的,不是一个一个概念呈现出阶梯式,修完这个再修那个,修完那个再修这个。

恰恰是因为佛陀教法的这种特性,导致很多人很难去把握,让人很没有安全感。因为我们总希望追求很明确的次第性的东西,其实这种追求还是源于对确定性的追求,就是佛陀说的对阿赖耶的追求,在阿赖耶中欢喜,想要追求能把握的、确定的东西。


佛陀的教导本质上是一种训练,而训练往往是不能有非常严格的阶梯性次第的。比如减肥或者一些体育运动,每个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不同,在不同的时间段,训练目标和侧重点都不一样。


所以很难用一个统一的阶梯式次第把禅修阶段固定下来。




2


我第一天主要讲了“苦”,要明白“苦”是什么意思,要去体会它。


佛陀把苦比喻成躁动的火不断地燃烧,或者像沸腾的水不断地冒泡、滚动,我们的生命、我们所面对的现实世界,时时刻刻都是这种状态。


因为我们的心不断地跟外部世界产生关系,在这个过程中,会有种种不善巧的、不如理的作意。这些不如理的作意导致我们的心没有一个正确的方向。我们虽然也希望能让自己舒服一点,让心感觉轻松一点,但是往往事倍功半,大多数时候都只是苟延残喘地暂时缓解一下,但是转过来,还是要面对生活的种种不安、荒谬,使人有很多不顺心的感觉。即使是睡觉的时候,心还是不停地运作、造作。


这是“苦”的含义,我们要在自己的身心上去体会它,因为不管外部世界如何,最终只有当苦作用在身心上的时候,我们才能感受得到。


修行也是完全立足于我们的主观体验的,“法”这个词,就带有主观体验的意思,所以要立足于法。法的另外一个意思,是指佛陀的教导。


我们要在主观体验中,运用佛陀的教导,不断地尝试,得到反馈之后,再借助佛陀的教导,更进一步地、不断地调整修行方向、短期修行目标,从而达到最终的目标。也就是说,修行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3

卡拉玛经


后来又讲到,现在距离佛陀灭度已经有两千多年,我们很难确定哪些东西是佛陀所说,哪些东西不是。但是佛陀在那个年代,针对这些疑惑已经给出了答案(《增支部》3.65《卡拉玛经》)——那就是不要盲目地相信任何经典或者大师,也不要盲目地相信逻辑推理,不要过于执着固有的经验体系、固有的观念。


那我们应该相信什么呢?还是要立足于主观体验,然后要认知到哪些事物导致苦,哪些事物导致苦的削减。


佛陀列举了:贪心导致受苦,嗔心导致受苦,愚痴导致受苦。所以应该致力于诚实地面对自己的内心、自己的身心体验,然后致力于削减使苦增长的因素。


——


《卡拉玛经》的后一部分佛陀又说到关于轮回的问题,分析了四种情况:


1、相信轮回,愿意改善行为,去除贪嗔痴,恰好轮回又存在,既得到了当生的好处,又得到了未来的好处;


2、即使轮回不存在,也得到了当生的好处;


3、如果不相信轮回,在做一些行为的时候,就很有可能不会对自己的行为有严格的要求,那么可能会放肆地做一些不好的事情,随顺自己的贪心、嗔恨心,伤害自己,伤害他人,而无视这些事情可能导致的后果,而这种烦恼的增长会导致内心的焦灼不安,同样也会被贤智者所唾弃;


4、那么如果轮回存在的话,也会导致未来更多苦的果报。


所以佛陀做出这种分析之后指出,对于一般人来说,接受轮回的设定显然是比较明智的。


——


关于这一点我举一个例子。有一些接触佛教、学习禅修的人,不管是参加禅修营也好、还是学习理论也好,刚开始积极性是很高的,可能过了几年之后,慢慢地就听不到音讯了,不见了。为什么呢?因为没有从佛法中获得真正的利益、体会到真正的好处。虽然他的修行也好、理论学习也好,可能还是比较努力,但是只靠着意志力克制自己、要求自己。如果长时间地、很多年都见不到正面的反馈的话,有些人就有些泄气,慢慢地可能就懈怠了。


那什么样的人,即使一直没有看到很好的效果,却还是愿意从始至终地坚持他的信仰?不管出于封建迷信、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始终不放弃对佛教的坚持?


可能很多人身边都有这种案例,就是那种没有太多的教理知识,一心只知道念佛、吃素的老年人。他可能一辈子信佛,一直念佛、吃素,同时也知道要积德行善,会主动地做一些好事,放生、日行一善等等。这些老年人往往可以把这个习惯坚持很长时间,虽然在我们看来,可能只是出于迷信的盲目信仰,但是即便如此,这种盲目的信仰却让他愿意严格地持守戒律,甚至愿意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做布施、帮助别人、做好事。这其实也是有很大利益的事情——当生可以获得心的愉悦感、心生喜悦;在他死后,如果心的品质很高的话,也比那些没有道德底线的人更有可能投生善道。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他们能从始至终地一直坚持,即使见不到反馈,还是持之以恒呢?其实就是对于轮回观念的相信吧,即使不是真的相信。


因为只有当修行达到一定的深度、世界观出现根本性的转变、对事物的认知方式开始出现扭转、不是从外部现象认知世界的时候,才有可能真正地理解轮回是怎么回事,才会真正相信轮回。


而那些禅修没有达到一定程度、智慧没有发展到一定深度的人,要说他真的相信轮回也不太可能,所以他只能是假定轮回存在。


刚才讲的这种老年人,可能也不是百分百地相信,心中可能多少还有点疑虑。但是他可能会想:万一轮回是真的呢?万一是真的,我不是赚大了吗?我想是因为这种信念,促使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地去坚持持戒、布施等善行,这对他们来说也是好事。


——


佛陀的教导并不是要求每一个人都一定能走上修行解脱之道,佛陀很多时候也是因材施教的。


比如佛陀对卡拉玛人并没有教导出世间的八圣道,也没有教导怎么禅修,只是通过分析利弊的方式,使他们愿意相信轮回,从而克制自己的行为,去做善事。这就构成了正见的世间正见部分,也是佛陀跟卡拉玛人说的对于轮回的假设,它的意涵所在。



4

缘起法——苦集苦灭


昨天又讲到了缘起法,也就是四圣谛的第二圣谛和第三圣谛,诠释了苦是怎么集起的/苦的成因是什么(第二圣谛),苦是怎么灭去的——正好是相反的——通过断除苦的成因,证得了苦的灭除(第三圣谛)。另外,苦灭,按照我个人的看法,既指究竟地、彻底地灭苦——也就是涅槃,也指每时每刻、相对地、一定程度上削减了一部分的苦。


昨天讲到了第二圣谛——苦因,佛陀主要强调的是渴爱和执取这两支。又顺便说了一下缘起的其他因素、环节。


——


现在我举几个自己碰到的例子诠释一下这是怎么运作的,因为昨天主要是从概念、定义上诠释的,对大家来说,可能不是特别直观,也不知道怎么体现在日常的生活中。


我是在东北长大的,北方的冬天房间里是有暖气的,即使外面很冷,房间里一般来说都比较暖和,所以穿得也比较少。要出门的时候,就会穿得特别厚,然后再出门。后来我来到南方生活,南方的冬天房间里没有暖气,但是南方的冬天还是很冷,于是我就用电暖气。


有一次,在开着电暖气的时候,感觉房间里还是不太暖和,我很困惑。后来我发现,是窗户在漏风,推拉窗密封不严实。于是我买了很多封条贴窗户边儿,贴了一圈又一圈,感觉还是漏风,又继续贴第二圈。这个事搞得我焦头烂额,贴了好久,感觉很累。


我出去倒垃圾,发现我的邻居——一个老太太,她房间的所有窗户都是敞开的,从她家的窗户看到,她穿着羽绒服坐在房间里面。我当时很意外,心想:难道她不觉得冷吗?我那么努力地在封窗户的缝隙,为什么她把窗户全部打开,穿得那么厚重,坐在房间里面,完全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呢?她当然也不需要电暖气这些取暖设备。


我忽然意识到,我有一个潜在的观念在我没发现的地方。这个潜在的观念是什么?就是我潜移默化地认为,不管外面多冷,房间里应该是暖和的。因为对这个观念的执着,导致我要做出种种的改变,当用电暖气、给窗户贴封条还是达不到想要的效果时,我因此而焦虑,起嗔心。


这就是爱和取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案例,实际上我们几乎每分每秒、每时每刻都受到渴爱和执取的牵引,受到它的奴役,每时每刻都有大大小小的各种观念在支配着我们


再举一个例子。我17岁的时候在英国上学,自己一个人住。有一天热水器坏了,但是我想要洗澡,怎么办呢?我就想到用烧水壶。于是我往浴缸里接了小半缸的凉水,然后用烧水壶烧水,一壶一壶地往里面倒。每倒一壶,就摸摸水。每倒一壶,水稍微变热一点,每变热一点,我就会觉得离目标又近了一点,又开心了一些。于是我就一直倒,一直倒……最后发现,我已经陷入到这个游戏中了:水温已经完全达到了可以洗澡的温度了,但是我还是不满意,还想要继续烧水,继续往里倒,因为每倒一壶,我就感觉到一次快乐。


想一想,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是不是也是这样呢?有时候我们觉得某个事物给我们带来快乐,就不断地想找寻这个事物,想让同样的事物带给我们同样的快乐。或者是小时候形成的某些习惯,喜欢吃什么东西、讨厌什么东西,这些情绪,往往都跟一些情境直接地对应起来,比如小时候受过的心理创伤。我以前有一个朋友特别害怕气球,因为他小时候被气球爆炸吓到过,成年之后看到气球就非常害怕。


很多时候,这种恐惧心、这些情绪,会跟某个具体的情景对应起来。当这种情景再现的时候,恐惧心就被唤起,烦恼被唤醒。甚至有时候因为其他一些原因,当烦恼被唤起的时候,你可能又回到了过往的情境中,接着又因为对这种情境的执取,你会做出更进一步的行为。


如果没有面对这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你永远都受到它的奴役,这就是一种当下的轮回。这种当下的轮回每时每刻积聚起来,在你死后就会导致你下一生投生的方向。


——


我们是不是可以扭转这种轮回呢?是可以的。从哪里去扭转呢?就是从观念下手。


我昨天讲过,你的观念会决定你看待事物的角度,会决定你身、语、意造作的模式。身、语、意的造作方式,决定了你更进一步收集到的外部经验,然后又形成了一个闭环。


这其实就是佛陀所讲的“五蕴”。五蕴就是身心接收外部信息,然后对外部信息进行评判处理、做出反应的过程。


佛陀讲到苦的时候提到“总而言之,五取蕴是苦”,也就是说,这个过程如果带有执取,这就是苦。苦的成因是渴爱和执取,如果扩大来说,就是整个缘起链条。


但这只是对缘起法的简单诠释,想要真正理解缘起法,就必须在日常生活中、修行中亲身地体会。随着你的修行不断地加深,你对这个问题的体会也会越深,你会看到你的心是如何受到这些潜在的种种观念、烦恼的驱使、影响,做出种种行为。


那么如何在最初始的地方,也就是你的这些观念上面去扭转它,从而导致你更进一步的行为的转变、身语意的造作。更进一步地,你看待外部世界的角度、方式会扭转,然后你的心也会朝着灭苦的方向,朝着离苦得乐的方向去发展。明白了这一点,你就初步理解了四圣谛的前三支。



(未完待续) 


🔚


唯一道|佛陀的灭苦之路

点击蓝色文字即可阅读往期连载

唯一道:第一讲文字合集 | 佛陀的灭苦之路

唯一道:第二讲文字合集

唯一道|原始佛教的修行方法 (音频合集) –  系列讲座





—— 尊者讲经开示 ——
点击蓝色文字即可阅读往期开示文章




—— 尊者禅修开示 ——

点击蓝色文字即可阅读对应开示文章




—— 尊者讲座、译著、声明 ——

点击蓝色文字即可阅读对应文章




编辑:Tārakā

校对:灵犀

音频:来 Ruann

图片:面包手

终审:法心尊者 寰 灵犀 Jan





版权声明

1. 本公众号发布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 转载请联系管理员,严禁用于任何商业性用途

微信号:wuyueyuan555



长按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遥望佛陀正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