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道:第二讲 (合集)

点击了解:遥望佛陀正当年 • 公益声明



法心尊者

“唯一道”第二讲






图片下方为录音文字版














常用名词概念 | 唯一道:第二讲(4)


 


说到这里,我想再强调一下佛法的核心,也就是灭苦。佛陀曾经说过,诸佛只教导二法——只教两件事,就是苦与灭苦。我想借助这个核心来诠释一些我们佛教中经常用到的名词概念。就像我刚才说的,我们有时候会觉得这些名词概念好像是佛教所特有的,但实际上并不是,那些词都有它的原意,但是佛陀给好多词赋予了全新的意涵。这两个方面,我们都应该去了解,这样才能正确地把握佛陀的意思,以及他使用这些词汇时想要表达些什么。




1


婆罗门


好比说“婆罗门”这个词,它本来指的是印度的一个种曾在印度与南亚其他地区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体系)。这种种姓制度以婆罗门为中心,划分出许多以职业为基础的内婚制群体,即种姓。四个种姓是:婆罗门(教师、学者、祭司)、 刹帝利(战士、贵族)、吠舍(农民、商人、手艺人)以及首陀罗(劳务者)。——维基百科),就好像西方的贵族制度一样。不是你说你是贵族,你就是的,你必须有这个血统——你的父亲是婆罗门,你往上多少代都是代代相传的婆罗门,你才有资格说你是婆罗门。


但是,佛陀有时候用婆罗门这个词来指代阿罗汉,也就是究竟解脱者,因为他们才是值得人天供养、礼敬的品行高尚的人。这就好像“贵族“这个词,它在西方的历史上跟婆罗门的意思差不多,就是你父亲是贵族你天生就是贵族,不能你自己说你是贵族你就是贵族。但是我们现在使用这个词的时候,有时会说某某是精神贵族,说某人是单身贵族,这就像佛陀一样对这个词进行了演绎。当我们说某某人才是真正的贵族,我们是在说像这种品德高尚的人才是真正的贵族,所以你需要从两个方面来理解这个意思。



2


皈~依~三~宝


在南传佛教中,早晚课都会用巴利语念诵皈~依三~宝,我们学佛的人,也时常都在讲皈依三宝,但是,我却很少碰到有人真正的理解“皈依三宝”到底是什么意思。前段时间有人跟我说他想皈依,然后他又加了一句,说他想做居士。我说,你这么说就已经理解错了,皈~依三~宝不是让你成为什么人。我说,我来告诉你,你是怎样理解的,你所以为的皈依就是成为一个佛弟子,加入了佛教的大家庭,以2600年前的一个人或神明作为你的精神寄托,你认为你获得了一个新的身份——居士,从此你就隶属于一个新的团体也就是佛教信众团体,而这让你获得了一种安全感。很多人好像对于皈依三宝的理解都是这样的,但实际上这是不对的。


“皈~依~佛”的巴利语是Buddham saranam gacchami。saranam的意思是忆持,把这个事记在心里,持续不断地记住这个事情;后面gacchami这个词,指的是你朝着那个方向前进。所以Buddham saranam gacchami,“皈~依~佛”的字面意思,指的就是你持续不断地决意、决心要始终朝着佛陀的方向前进。皈依法、皈依僧,也是这个意思。


当佛陀谈到“”的时候——我说过佛陀从来不提倡盲目地相信,但是在三十七道品里的五根、五力还是包含了信根和信力,那么佛陀所说的“”是指什么意思?佛陀在对信做诠释的时候,他的意思是,你相信佛陀的觉悟,相信佛陀的九种名号《相应部》48.10:比丘们!什麽是信根?比丘们!这里,圣弟子是有信者,他信如来的觉:“像这样,那位世尊是阿罗汉、遍正觉者、明与行具足者、善逝、世间知者、应该被调御人的无上调御者、人天之师、佛陀、世尊。”比丘们!这被称为信根。——庄春江译),包括阿罗汉,也就是他证得了究竟解脱、无上正等正觉等等,还有非常强力的教学能力、世间智慧以及出世间智慧。


我们现在已经见不到佛陀了,那么我们皈依佛是在皈依什么?我们应该把什么记在心里并朝那个方向前进?


首先你要理解苦,我们所感受到的苦,是有一个方法能把它去除的。而且,苦不是无限度的,而是有限的。就像我刚才所说,如果你从反面的角度来理解,你认为要追求幸福,那你可能会觉得幸福是无止境的,快乐是无止境的,只会越来越快乐,没有最快乐。但是佛陀并不是这样认识这个问题的,他认为应该去除苦,而苦是有限度的,是有一天你能抵达终点的


明白了这一点以后,你要相信有一个人——2600年前的佛陀,不管是不是释迦牟尼佛还是哪个佛,还是什么人也好——你相信这个世界上是有人能通过正确的方式去去除苦、去灭苦,甚至他能最终达到究竟的解脱,彻底地断除苦,也就是涅槃。你相信这点,你对此有信心,你愿意始终将其牢记在心,并朝这个方向前进,这就叫做皈依佛。你相信佛陀的觉悟,这个觉悟就是指四圣谛,(《相应部》56.11:比丘们,由于我对四圣谛有如实知见,能清净地三转十二行,所以在这个有天神、魔罗、梵天、沙门、婆罗门、国王、众人的世间宣称我是无上等正觉。我的智和见生出来了,我有不动摇的心解脱。这是我最后的一生,从此不再受后有。——萧式球译),也就是苦与灭苦的方法。


佛陀在讲到三宝的法宝的时候(《相应部》55.1)(注释:对法具备不坏淨:『法是被世尊善说的、直接可见的、即时的、请你来见的、能引导的、智者应该自己经验的。』),他说“法是自见的、请见的”,也就是你可以在自己身上体会的,任何人只要愿意来尝试都可以体会的;“当下即见的,导向前的,是智者各自证知的”,也就是说不管任何时候,只要运用这个法,当下就能体会到其带来的好处。导向前的意思就是它会使得你的心导向一个好的方向,也就是离苦的方向,让你的苦越来越少。智者各自证知,就是在自己身心上面亲自体验的。


这个概念,我的理解跟南传上座部佛教的诠释也有一些不同。在传统南传上座部佛教的注释书中,将法宝的特性解释成道智、果智,也就是说只有在证得道果的当下,才算是“即见、请见”,才是“智者各自证知”。但是我认为,无论任何时刻,只要我们去运用佛陀的教导,你就可以在当下体会到这种教导给你带来的好处——烦恼的削弱、苦的减少——我认为这也包含在佛陀对法宝的定义之中。


所以皈依法是皈依什么?你愿意相信、愿意去尝试佛陀的教导——四圣谛、八正道,你愿意去持续不断地按照他的教导去规范你的行为,去调整你的内心,去调服你的造作,去禅修,这是皈依法的意思。


那么皈依僧呢?首先僧这个词什么意思?僧这个词,我们国内一般叫僧伽(sengqie),我一般还是习惯于叫僧伽(sengjia),因为它是Sangha这个词的音译——当然这个无关紧要,个人习惯问题。这个词的表面意思,实际上就是团体,当佛陀说“比丘僧伽”的时候,他就是在说比丘团体。所以现在一般认为僧宝指的是佛陀的僧团,也就是比丘僧团。


但是,佛陀在诠释僧宝的时候并没有说是Bhikkhu Sangha,比丘僧团,他说的就是Sangha,团体,也就是说你要皈依一个团体,这是什么意思?佛陀的解释是四双八士。


什么叫四双八士?就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向初果、向二果、向三果、向四果。那这又是什么意思?意思就是除了佛陀以外有很多的人,他们经由佛陀的教导走上灭苦之道,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的烦恼、自己的苦越来越少,并且可以抵达一定程度的苦的止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这是朝向究竟解脱的四个阶段,这是僧宝的含义。佛陀的意思是你要时刻记住这个世界上是有很多人可以做到这一点的,那你应该也可以,只要你按照这个方法修行,以四双八士为榜样、楷模,你也可以朝着解脱的方向前进。


以上是皈~依三~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如果你相信佛陀的觉悟,你愿意按照佛陀的教导朝着灭苦的方向前进,去不断地尝试,就是皈依佛、皈依法。并且你知道涅槃解脱并不是佛陀的特权,不像有些宗教,它们有它们的先知、创始人,比如说耶稣、穆罕默德,但不是人人都有机会成为先知。但是佛教不是这样,只要愿意去尝试,只要你运用正确的方法,走在正确的道路——八正道上面,你就有机会抵达苦的究竟的止息。这是皈~依三~宝的真正的意涵。



3


业~与轮~回



说到业与轮~回的问题,昨天我说业的意思就是行为,这是什么意思?当我们在谈论业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很多人把业力当成一种主导着我们的命运的不可捉摸的神秘力量,这是不对的,我们在当下当然是有选择权的,我们的命运并不是完全由过往的业力所主导的。我们过往的确造了很多的业,但是那些业就像种子一样潜伏在那里,而你当下的行为取向决定了这些种子能否发芽、长出什么样的果实。


我喜欢用经典力学的比喻来诠释业。好比说,你面前有个桌子,你踢了它一脚,这个桌子表面没什么反应,但你可能会对它造成了某种程度的潜在的伤害。比如说,你的这一脚可能造成了桌子内部的一些细微的裂痕,但是当时并没有显现出来,桌子还可以继续使用。那么在你后面继续使用桌子的过程中,你不断地往上面放东西,给它施加新的力来影响它,可能在很多年之后的某一天,这个桌子忽然一下就断掉了。这个现象如果按照佛陀的眼光来看,就是你多少年前造了一个业——你踢了桌子一脚——现在这个业成熟了,所以它断了。


但是,是不是因为我踢了这个桌子一脚,我对于桌子施加的这个力就一直存在于某个地方,等到多少年以后它忽然就显现出来,导致这个桌子断了呢?当然不是这样。事物的发生都是有因有缘的。什么是因和缘?因就是你当年踢的那一脚,缘就是助缘,是指你后面不断地使用桌子的过程中对它造成的影响。如果你不使用它,而是把它当成古董收藏起来了,它很有可能就不会断了,或者说它断掉的时间就被无限期地延后了。如果你继续使用它,不断地向它施加力,你当年踢它的那一脚所造成的影响就会慢慢地扩大,最终导致果报的显现——它断了。


业也是这样,业就是你的身语心的行为、造作所导致的你生命的方向、身心的走向。当你在伤害别人的时候,内心也会生起不善法,生起嗔心。如果你通过满足嗔心的方式来滋养它,嗔心就会越来越重。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说有些事情造的业太重了:你去杀人跟你去踩死一个蚂蚁,所需要动用的嗔恨心显然不是一个层级的,你杀一个人所要动用的嗔恨心要远远大于踩死一只蚂蚁。而你的心里、潜意识中一刻不停地生起贪心、嗔心,它们就决定了你的心的质量。它们就像浪潮一样不断地往前滚动,并决定着你生命的走向。这是很主观唯心主义的一种视角。


这种心的造作,就显现在我们生命中的每一个时刻。按照佛教的看法,外部的世界是我们感官世界的投射。比如说你看到一个杯子,你把它当成是一个喝水的工具,但是这个东西在动物的眼里就不一定是做什么用的了,它可能会觉得这是一个玩具,所以说你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完全取决于你的观念。


而且,你的心的运作是不会因为你肉体的变化而停止的,所以按照佛教的看法,你的业、你的心的推动力会持续不断地运作下去,它会有因有缘地无休止地造作。如果你不断地施加不善巧的力,培养不善法,那么,就像你不断往清水里面滴墨水一样,水会越来越黑,心也会不断地朝向一个不好的方向。


而你身坏命终的时刻,就像做梦时一样,随着身体感觉的消失,你的心就会寻找另外一种现象上的表达,那么心的这种投射的倾向就形成了你的下一期生命。而并不是说当你肉体死亡以后,有个灵魂“嗖”的一下飞了出来,而天上有个天堂、地下有个地狱,于是你的灵魂就飞到那个地方去投生了,并不是这样的。其实投生的原理就像做梦一样,你在做梦的时候,往往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出现在这个场景中的,你也不会觉得自己睡着了,然后灵魂飞出来了,飞到了这个梦境中,肯定不是这样,你直接地就出现在这个梦境中了,投生也是这样。叔本华(著名德国哲学家,唯意志论主义的开创者,继承了康德对物自体和表象之间的区分,认为它是可以透过直观而被认识的,并且将其确定为意志。他对心灵屈从于器官、欲望和冲动的压抑、扭曲的理解启发了日后的精神分析学和心理学。——维基百科)说过世界是意志的表象,他也受到过一些佛教的影响。


佛教是从一个唯心的角度看待事物的,我们修行所要解决的也是心的问题,外部世界就取决于你的主观意识。好比说,在森林里面有不同的动物,有食肉动物,也有食草动物,当这些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看到同样的场景的时候,它们的诠释方式是截然不同的。比如一只老虎,它看到树和动物,它需要去注意哪些动物可以吃、哪些动物不能吃,这有一只鹿、那有一只羊,它们可以吃。但是在一只鹿的眼里,它看到其他的鹿就不会觉得它们能吃,它会去注意哪些草可以吃,同时还要警惕有老虎要来吃它。


所以我们对于外部世界的看法是完全由我们主观的观念推动的。哲学上有一个理念叫作“观察渗透原理”,意思是没有什么完全不掺杂主观成见的纯粹的观察。就好比说,你养了一条狗,你觉得它非常可爱,是你的宠物。当你领着狗出去玩的时候,别的狗看到它,会觉得它是同类,可能是潜在的竞争对手;在爱吃狗肉的人眼里,它可能是美食;在一些害怕狗的小朋友眼里,它就是潜在的危险。所以就这条狗而言,并不存在一个最究竟的最真实的面貌,或者说这只狗的实相,而是不同的人,当他抱持着不同的观念,他在看到同一个事物的时候会有不同的解读,而他看待这个事物的角度也导致了他进一步地对这个事物做出反应。比如说,一个害怕狗的小孩子看到狗,他就会害怕,生起恐惧心,但是当你看到你家的狗,你就觉得它特别可爱,你就很欢喜。


我们就是这样认识外部世界,不断地去接收外部世界的信息,并且对所接收的信息做出处理,并做出反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是有决定权的。为什么人类可以修行?为什么佛陀明确地说过“动物不能修行解脱”呢?因为人类可以主动地建立某一种观念,并用这种观念来指导自己的行为,而动物是做不到这一点的,它们完全是被动地受到情绪、外部环境的影响来做出反应。


动物也有动物的观念,但是,动物不会听到你给它讲佛法,讲到不要杀生、杀生是不好的,于是它就不杀生了,动物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所以动物也无法修行解脱。有些动物也许可以修其他方法,但是佛法的这个解脱道它是修不了的,因为它没有办法先给自己树立一个观念,并且通过这个观念来调整自己的身语心。但是,人类是可以的。




用十二因缘解释苦集 | 

唯一道:第二讲 (5)

法心尊者 




这就又涉及到了四圣谛的第二个圣谛——苦集圣谛,苦的根源。佛陀对苦集圣谛最普遍的解释是渴爱和执取,但是有的时候又会把苦集圣谛定义成整个十二因缘的链条。所以,我要说一下触、受、爱、取、有、生,这几个缘起的环节跟我们的实修到底有什么关系。


现在学到的缘起法,一般只是被当作纯粹的理论,或只是用来解释怎么投生,好像跟修行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为什么我们可以通过改善心的品质,从而投生到好的境遇、善界?为什么经常做坏事,就会投生到不好的地方?就像我刚才说的,在我们接触外部的信息之后,因为有先入为主的观念,我们会基于这些观念对这些信息做出处理,然后做出反应。我们的心是有主动的想要抓取点什么的习性的。昨天我在解释阿赖耶这个概念的时候,我说“我们的心总是想要去找寻让它安全、让它感觉可以依靠的东西”,正是心中的那种不安全感促使我们想要向外追寻,想要抓住点确定的东西。


但是追求本身并没有错。这里我要稍微解释一下,因为现在很多人认为佛法是要去除人的欲望。他们会觉得“这不可能,人的欲望怎么可能会被去除”;或者有的人会认为彻底断除一切烦恼的阿罗汉,就会生活得像植物人、活死人一样,他们会觉得“人没有欲望了,那不就是躺在那傻乎乎的,什么也不能干了吗?”但是你从经典里面看到的阿罗汉完全不是这个状态。这是因为我们现代人分不清欲望和动机的区别:修行要去除的是烦恼,并不是要去除人的所有动机。


—— 


曾经有一位阿罗汉,他托钵乞食的时候,别人给了他一碗热水。对于比丘来说,在获得食物之后,应该离开村庄之后再进食,但是当时,这位阿罗汉心想“热水对我的身体有好处,如果我过一会儿再喝,它就凉了,我应该趁它热的时候把它喝掉”,所以他当场就喝了。在这个地方可以看出来,阿罗汉并不是像很多人以为的那样傻乎乎的什么也不考虑。现在国内佛教流行一个词叫“不分别”,意思是你什么也不要管,只要无条件地接受。但是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会发现,阿罗汉也是要分别的,他也会考虑“这个热水对我的身体有好处,要趁热喝,不要等一会儿凉了再喝”。


修行要去除的是不善法,是导致我们躁动不安的这些不善的欲望、贪心,而不是要把自己修成完全没有想法的弱智。阿罗汉也会想要去讲法,去帮助别人。那么,阿罗汉跟普通人的区别在哪里?区别在于他不会去执取他的这些想法,不会去执取他的这些观念。比如说,佛陀也经常会遇到一些心怀敌意的人,当面呵斥侮辱佛陀,但佛陀不会因此勃然大怒,破口大骂,起很大的嗔心,完全不会。这是断除了烦恼的阿罗汉跟普通的人的区别,而并不是说,阿罗汉就不做任何事情,每天呆着不动像个植物人,不是这样的。




(1)三种“渴爱”


第二圣谛的“渴爱”就是指我们内心想要向外抓取、向外找寻的这种欲望。佛陀把它分为三种:欲爱、有爱、无有爱。


“欲爱”指的是对于感官享乐的追求。我们希望通过满足眼、耳、鼻、舌、身、意来愉悦自己,比如听音乐、吃好吃的东西、看美丽的东西,通过这些来满足感官欲望,来平息、喂养我们的贪心。这个是“欲爱”。


第二个是“有爱”。“有”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有”(巴利语bhava)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形成、发生。形成什么?比如说你要给自己冲一杯咖啡,你肯定先要在脑子里构想一下:要烧水,然后冲泡。你构想之后才能进一步地去实施。这个“有”就是你心中的构想。也是因为“有”,我们才能生活,才能去做事,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先要在脑子里构想一下。


“有爱”就是指你对于“事物该如何发生、进展”的期望,这是不涉及到感观享乐的。好比说,你对于你的家庭,你的子女、你的事业的种种期许,这些都与感观享乐无关。比如你的公司有500个员工,但是这500个员工并不是成天到晚地站在你面前让你看着他们。你的公司有一套运行机制,有不同的部门,你通过种种的规则来管理你的公司,但这个管理是存在于你的想象中的,你要在脑海里去想象怎么样管理这些部门、这些人,这是“有”的含义。“有爱”就是你想要去影响和改变这些事物的意欲。


“无有爱”就是“有爱”的反面,也就是对于那些你不希望看到的事物、你想要阻止其发生的意欲。比如说,当你不喜欢的人出现在你的面前,你就生起嗔恨心,也许不是因为他长得太丑,而是因为你们过往的某些过节使你不愿意见到他,这都属于无有爱。




(2)四种“执取”


在缘起法中,渴爱的下一个环节是“执取”。什么是执取呢?执取这个词的巴利语upādāna的字面意思就是拿起来放不下。在实际运用中它又包含了两个方面的意思:执着和获取。


佛陀说有四种执取,第一个是欲取,意思就是对于感观享乐的执取。


那它跟前面所说的欲爱有什么区别呢?比如说,当你想要通过享用美食来满足自己的贪心时,这种欲求就是欲爱;但是当你执着于某一种或几种特定的食物,认为只有取得并享用它们才能得到快乐,这就是欲取。


打比方说,当一个小孩子看到别的小朋友在吃冰棍时,他也会特别想吃,这时如果他的家长不给他买冰棍他就会哭闹。他妈妈可能会劝他:“你不要吃冰棍了,晚上回家我给你做好吃的。”小孩子说:“不行,你做什么好吃的我也不吃,我非要吃冰棍不可,你不给我买我就哭闹。”这时候他的心已经完全锁定在冰棍上面了,认为只有冰棍才能给他带来快乐,没有冰棍就会痛苦,这是他对于冰棍的执取。对于其他的感官欲望也是一样的。


人与人之间有什么不同?每个人都执取不同的事物。从欲取的方面来说,我们中国人从小就是吃米饭、馒头、面条长大的,于是这就形成了一种习惯、心的一种既有的运转模式:当你每一次想要通过食物来满足自己的欲望的时候,你可能就会想到米饭,或者面条,也可能是中式的炒菜。但是一个美国人,因为他从小吃的就是汉堡、炸鸡这些东西,当他产生对于食物的欲望的时候,他就想到汉堡、炸鸡。欲望本身是不分中国人的欲望和美国人的欲望的,欲望就是欲望,但是因为我们固有的满足欲望的方式不一样,导致我们执取的东西不一样。我们执取米饭,他执取汉堡,这不同的执取导致了人与人的差别。当然我们每个人之间都多少有一些细微的差别,这都体现在不同的执取对象上面。


—— 


第二种执取是见取,指的是你对于某些观念的执取。


“见”这个词,巴利语ditthi,就是指观念,比如正见,意思是正确的、导向解脱的观念。就像我刚才所说,我们看待事物的时候,都是观念先行的。你看待同样的一个事物,基于不同的观念,你会看出不同的东西,会做出不同反应。但是究竟解脱了的阿罗汉是不是就没有观念呢?也不是,佛陀也有佛陀的观念,他也有他对事物的认识方式。佛陀也会想到应该给比丘僧团制定哪些戒律等等,这也属于观念。


阿罗汉也有观念,但是阿罗汉不会去执取某些观念。他不会认为“只有我这个观念是对的,你这个观念是错的,我要跟你辩论,把你驳倒”。我们不难发现,很多战争,尤其宗教战争,小到我们在网络上与别的佛教派系的人吵架,往往都是因为我们对于个人观念的执着,阿罗汉当然不会做这种事。这种对于观念的执取叫见取。


—— 


第三种执取叫做我论取,也就是对于个人身份的执取。


我们都有对于个人身份的执取,甚至出家人也有对于出家身份的执取。当你树立了对自我身份的认知,比如我作为人民教师,我的外部表现、言行举止就必须要体现出一个人民教师的特征。又比如有个同事忽然一下升职了,变成了我们的领导,他马上就表现出一种上级的做派;本来前几天,大家还在一起玩得挺好的,忽然一下子关系就不平等了,他马上就有了官威了,开始对原来平起平坐的同事们吆五喝六了,因为他对于自我身份的认识改变了。为什么有些人事业受到挫折了,他就崩溃了,接受不了了呢?那是因为他把他的自我认知跟他的事业结合在了一起,他把事业看成他个人身份的扩展,所以如果他的公司、企业破产了,或者他的事业受到很大挫折的时候,他心里面的自我的形象就破灭了,那他可能就会觉得“我没有活着的必要”,于是他就跳楼寻短见了。以上是我论取。


—— 


最后一种执取叫戒禁取。


现在的很多禅修导师把戒禁取解释成“对于宗教仪式的执取”,这个也没错。佛陀在解释戒禁取的时候,他提到:有一些人模仿动物的行为,认为用这种方式死后就能升天。佛陀是通过举例来说明这个问题的。那如何按照现代人的语义来解释戒禁取呢?就是对于仪式感的执取。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把它理解成对于宗教仪式、宗教教条的执取,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跟自己没有什么关系,很多中国人也不太相信那些宗教教条。但是我们多多少少都会执着一些仪式化的东西,大到去寺庙里面烧香,认为这会带来好运,小到对于一些生活小细节的执着,相信某些特定的行为会导致不好的后果。比如你会想:我今天出门是不是衣服的颜色不太对,才导致运气这么背?现在佛教界很多人对于业力的理解也是属于一种戒禁取,认为必须要严格遵照某些仪轨来完成某种特定的仪式,就可以造所谓的善业、达成某种心愿。我们去参与那些法会,会担心自己在做仪式的过程中,哪个地方做得不如法、不得当,可能仪式就失效了。这种对于仪式的执取都是属于戒进取的范畴。


以上是佛陀所说的四种执取。




(3)触-受-爱-取-有-生


那缘起法在我们的修行中怎么体现呢?


用吃东西来举例,当你感觉到肚子饿了—-这种感觉是你的主观体验,佛陀称之为“触”—-这个感觉让你很不舒服。


有时身体的感受还会引发心里的抗拒,比如你感觉饿的时候,就会心慌、躁动,而这些对于主观体验的评判,就是佛陀所说的“受”。


接下来你想到:我要找一些吃的东西来摆脱这些苦受,让心愉悦。你想到了烧烤,于是你开始设想一种情景:如果我出门吃烧烤,我应该拿好手机和钥匙,穿好衣服,坐电梯下楼,然后步行到路边的烧烤店。如果在你去吃烧烤的路上,忽然接到电话,有紧急的工作需要你马上处理,导致你只能中途放弃你的“烧烤计划”,你就会很不爽。为什么?因为你的心已经在执取这个“烧烤计划”了,但它却被其他事情打断了,这使你的心里生起嗔心。这就是凡夫的心理机制。


当你去设定这些场景的时候,你的心不断地运转—触、受、爱、取—-这些执取就导致了“有”。


我说过“有”就是形成的意思,形成了你对世界的构想。在你想要吃烧烤的时候,你的世界就变成了“去吃烧烤”的世界,所有一切都与“去吃烧烤”有关:你该如何出门,要往哪里走,去到哪家店吃……你的世界完全被这个事情框起来了。就好像做梦一样,为什么人会做梦?因为你在睡着的时候,你的潜意识还是在不断地躁动、造作,也会有很多贪心、嗔心的生起,那么这些贪心、嗔心,它需要有一个具象化的展现,这就形成了你眼前的种种图像,就出现了梦境。现实之中也是一样,你想去吃烧烤的时候,你就陷入到了去吃烧烤的“有”之中。如果你的意愿非常强烈,却在这种意愿中忽然去世了,这种强烈的意愿就有可能会影响到你的投生方向。你结束了今生的梦境,启动了来世的梦境。


—— 


“有”的下一个环节“生”,生老病死的“生”,指的是在这种世界中你对于个人身份的定义。


去吃烧烤时,你就把自己定义成了一个要去吃烧烤的人。佛陀在诠释“生”的时候,有时他指的是胚胎投生、母亲受孕的“生”,有时候他也指当下的“生”,就是当下你对于自我认知的“生”。你当下的自我认知,对自我的身份感,形成了生命延续的方向。很多人可能会说:但我从来不会把自己认知成饿鬼,为什么我会投生成饿鬼?因为你的内心总是在造作各种烦恼。就像有些人胆子比较小、恐惧心重,他独自处在一个房间里就会害怕,他为什么会害怕?实际上房间里什么也没有,他自己吓自己,想象出很多恐怖的东西。这是你完全控制不了的,这些潜意识力量促成了你生命的流向。


所以这个生既指“当下的生”,也指你死后的下一世的“再生”。现在有一些人认为这个“生”只是指“当下的生”,每时每刻的出生,不指死后的出生。他们借这个来攻击以《清净道论》为代表的南传佛教用缘起来解释投生的理论,这个也是有失偏颇的。缘起法是一种全息的视角,它既是你当下的每时每刻、每一个刹那的心的运转,又可以用来诠释你生命的宏观走向。这种宏观的走向是由每一个细微的心念所构成的,它就导致你不断地轮回,不断地出生。




(4)“无明”缘“行”


这个就是苦的集起、成因。佛陀在开示第二圣谛苦集的时候,他针对第二圣谛说:此是集,应断。我们要去断除苦的成因,怎么断呢?佛陀所教导的灭苦之道是八正道,这是明天的主题。这里我还要稍微再说一下缘起法的最前面的两支——“无明”缘“行”。


刚开始我就说了,你的观念决定了你认知事物的方式,决定了你的行为。那些不好的观念,比如说你到郊外去打猎,你把那些动物都看成你的猎物的话,这种观念就会导致你去造作杀业。但是,如果是一个动物保护主义者,他把野生动物看成需要爱护的对象,他就会造作布施的善业。这就是你的观念、你看待事物的方式会决定你的行为,这个行为不光是指身体、言语的行为,更重要的是你内心的意欲。它们都是由你的观念在背后驱使的,所以你的观念可以导致苦的增长、烦恼的增长,它也可以导致苦的减少、烦恼的减少。








(第二讲完) 


🔚


唯一道第二讲分段文字及音频

请点击图内链接









唯一道|佛陀的灭苦之路

点击蓝色文字即可阅读往期连载

唯一道:第一讲文字合集 | 佛陀的灭苦之路

唯一道|原始佛教的修行方法 (合集) –  系列讲座










—— 尊者讲经开示 ——
点击蓝色文字即可阅读往期开示文章




—— 尊者禅修开示 ——

点击蓝色文字即可阅读对应开示文章




——— 尊者讲座、译著、声明 ——

点击蓝色文字即可阅读对应文章




编辑:Helena Tārakā Jan

校对:灵犀

音频:来 Ruann

图片:面包手

终审:法心尊者 寰 灵犀 Jan





版权声明

1. 本公众号发布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 转载请联系管理员,严禁用于任何商业性用途

微信号:wuyueyuan555



长按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遥望佛陀正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