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修时,如何面对自己过往的心结?- 法心尊者答疑 第43问


法心尊者

2020年7月12日微信群答疑







————



贤友问:

顶礼尊者,我非常感恩,您对我修行的指导。
我这两天打坐观呼吸,是观全身的呼吸,还是胸闷,当不胸闷的时候,我就观呼吸,当胸闷的时候我就放松胸这部分,放松的时候,我就找原因,纠结的原因是我内心想原谅一个人,这个人对我修行有很大帮助,可以说他是我的恩人,但同时他又是伤害我父母最重的人,我原谅他感觉又愧对父母,我就这么纠结,我知道我怨恨他,我会远离苦的道,但这道坎我还必须得面对,要不是伤害的是父母,我早就原谅此人了,尊者,我想恳请你教我如何修,才能跨越这道坎。
恳请尊者 为我解答疑惑,感恩尊者🙏


————


法心尊者答:

第三个问题,我就不去粘贴文字了,大概就是说他禅修的时候,会发现自己胸口闷,那么他在关注胸闷的问题的时候,他发现这是因为他一些过往的心结,有人曾经伤害过他或者伤害过他的父母,问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

我们确实有一些深层的过往经历会造成我们内心的心结,这些心结有时候它会形成我们身体上的一些不舒服,这个状况的确是有的。我们在禅修过程中,当我们去深入地体会内心的一些烦恼造作,甚至是一些身体的感受的时候,可能这些过往的记忆,它就会显现出来。这个恰好就是我们应该去对治的一个问题。但是,我们应该怎么去对治呢?

———

首先你要去看清楚你的内心的这些烦恼造作,它展现出了你的过往的这些记忆,那么你这两个部分都要去看清楚。这个实际上就对应了身语意(心)的语行和意(心)行,语行就好像是你出现的一些回忆、这些画面,意行或者叫心行,准确的翻译应该叫心行,心行指的就是你内在的烦恼造作这些东西。

你的胸闷的感受,就对应了你的身体的造作,也就是身行,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你要用身语意(心)的框架来关注这个问题。你的胸闷是身体的造作,你的内心的烦恼造作不安是心行,语行就体现在你产生的这些画面、回忆。

这个时候,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深入地去体会你内心的烦恼造作,因为这个是最根本的地方。当然这个如果是你的一些心结,它比较强有力,可能会导致你很难去面对这种深入的烦恼。那么这个时候你可以尝试把注意力拉回到身体上面,去关注胸闷的问题,或者说你尝试用呼吸的方式来平复你的情绪、平复你的胸闷的感受。

那么当你的念力、你的精进力、智慧、还有定力有一定的加深的时候,你可以尝试着去重新面对这个问题,就是你尝试着从内心的烦恼造作中去找出这个问题的根结,然后试着去观察它,观察它的造作的感觉。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你的心就会认识到这种烦恼造作会导致你很不舒服,它是苦。这就是四圣谛的第一个圣谛——苦圣谛。佛陀说,此是苦,应知。你必须要直观地去面对它、去体会它,你才能让你的心了知到「烦恼造作的生起」直接导致你的心受苦。那么你的心,也会相应地去调整它、去预防它,那这个过程就是你智慧的增长。

当然修行就像你玩网络游戏一样,你在不同的阶段可以去面对不同程度的烦恼。如果你感觉到这个烦恼你很难去直观地面对它,它已经让你很痛苦了,那么可以暂时地选择回避,要像打游击战一样,不要太莽撞,然后当你的修行在增长加深的时候,你可以再选择性地面对一些更深层的烦恼,修行我们自己要去体会,要聪明一点。

———

我再总结一下,就是身语心——身行、语行、心行,初学者可以以这个框架来看待我们身心的造作。身行就是你身体的种种感受,比如说,胸闷也好,还是身体的紧张感也好;那么语行就是我们一般说你的妄念、你造作出来的种种的画面这些东西,因为经典中说寻和伺就是语行;然后心行指的是你内心的深层的烦恼造作。

那么它们也是有一个次第性的,如果你有能力去面对内心的烦恼造作去根除它、去解决它的话,那么你就直接去根除这个根本的问题。如果不行的话,你可以尝试在语行,也就是你的妄想、这些画面、回忆上面去尝试解决它。那么如果这个还不行,就尝试在身行上面去调整。

然后,当你的正念,当你的精进力、慧力(智慧)有一定地加深的时候,你再尝试回过来试着去面对这种深层次的烦恼,要不断地去加深。当面对不了的时候,我们就稍微变通一下、迂回一下,暂时地回避它,不要说你自己只是一个初级的水平,你就总想去面对很严重、很深层的烦恼,那个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

像有些禅修者盲目地去拉升他的专注力,把他的专注力拉升到一个很高的程度,但是他明明有一些粗重的烦恼不去面对,他只是一味地去专注于单一的所缘去拉升他的专注力,那么就会导致什么后果?就是他的专注力很强,他可以发现一些很深层的、很根深蒂固的烦恼,但是因为之前他完全没有培育他的精进力,没有去培育他的智慧,当他去面对这些很深层次的、很强大的烦恼的时候,他没有能力去面对它,那就会很痛苦。那么有的严重的呢,就会开始产生一些很恐怖的幻觉,出现一些问题,甚至有的就开始走火入魔了。

所以修行一定要聪明地去变通,你在什么程度,你就去处理你这个程度能处理的问题,能处理的这些烦恼,不要去盲目地拉升你的专注力,然后去面对一些深层的烦恼。如果你自己没有很深的慧根、很深的波罗蜜的话,这是很危险的。那在具体的度的把握上还是要多去跟你的自己的禅师去沟通、交流吧。

🔚




若有受益,还请贤友
~护法三连~
分享、转发、在看
感恩贤友您护持正法
祝您离苦得乐 早日证果
Sādhu!x3🙏

                       




 — 法心尊者 • 答疑群 ——

长按下方二维码加管理员入群




—— 尊者禅修开示 ——

点击蓝色文字即可阅读对应开示文章



—— 尊者佛法开示 ——

点击蓝色文字即可阅读对应开示文章




尊者介绍

————


法心尊者 Ashin.Dhammasāra

2014年 接触南传上座部佛教,并参加内观禅修营学习禅修方法。

2016年 起放下工作全身心投入修行,并独自住山修行半年。

2017年 赴缅甸仰光雪乌敏禅修中心(Shwe Oo Min Dhamma Sukha Tawya),于德加尼亚西亚多(U Tejaniya Sayadaw)座下剃度出家。随后在因德嘉长老(U Inndaka Sayadaw)座下达上成为比库,并长住于恰密棉禅修中心(Chanmyay Myaing Meditation Centre)。

2018年 在因德嘉长老的指示下,给前来参学的中国禅修者进行佛法开示和禅修指导。

2020年 翻译了坦尼沙罗尊者(Ven. Thanissaro Bhikkhu)的著作《佛法溯源》。

法心尊者的研究方向:

原始佛教溯源,依据巴利圣典四部尼柯耶,通过对巴利原词词意的探究,在不借助任何后期注释的基础上,只运用佛陀原始的理论框架如四圣谛、八正道、三十七道品、十二因缘来禅修。依据佛教史、考古学、文献学、语言学,探索原始佛教的思想架构。

编辑:黄二龙

校对:灵犀

音频:黄二龙

图片:胡安

终审:法心尊者、灵犀



长按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如有疑问或其他联系事宜

请加微信号

sixiong20041123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遥望佛陀正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