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慧禅修法》节选合集 | 他山之玉 系列·壹


点击了解:遥望佛陀正当年 公益声明



~ 他山之玉系列 · 壹 ~





【编者按】


您是否有过如此困惑?
本着追寻最纯粹、最原始和最真实的佛陀的教导的意愿,在接触了南传佛教一段时间后,发现南传也各有派系,禅修方法也是五花八门,而且单就观呼吸就有多种禅修方式和技巧,有所缘不同、也有止观相异,乍一看截然不同、各有次第,但好像也各有各的道理。
那么作为一个初学禅修者,面对如此错综复杂的状况,到底该如何抉择呢?
一位具有40年以上禅修经验的著名禅师曾对此疑惑给过一些答案。他在密集修习内观二十年后,作出了一个重大的修行改变。
在这里我们向大家介绍这位禅师,并节选他的代表作——《定慧禅修法》(中译:林崇安)中的几段文字,分享给贤友们以供参考。



修行轨迹·重大转折

《定慧禅修法》作者介绍 *


 

毗玛拉兰希尊者(Ven. U Vimalaramsi),原先是一位美籍居士,于1974~1977年间在加利福尼亚州圣荷西的禅修中心学习并致力于内观。1986年,他40岁时放弃所有的财产前往泰国北部出家。

尊者曾经追随许多亚洲(包括泰、缅、斯)著名的禅师习禅,尤以缅甸内观禅师最多,例如:尊者 U Pandita(班迪达)、U Lakkhana,U Silananda、U Janaka、U Dhammananda、U Dhammapia,尤其是大名鼎鼎的马哈希禅师(Mahasi Sayadaw)。他更进一步地亲近能记诵三藏的明贡禅师(Mingun Sayadaw)和 Sayadaw U Thatilla。也曾长时间追随已故最尊贵的达摩难陀禅师(Most Ven K. Sri Dhammananda)、尊者 Punnaji、Ajahn Yanitra、Ajahn Buddhadasa (佛使比丘)、Ajahn Cha Lee(阿姜查)和 Ajahn Santititho。

尊者在班迪达和加那卡(U Janaka)两位禅师的领导下,曾经密集而专精地修习内观长达20年。


当毗玛拉兰西尊者开始转变方向时,他发现了第一手佛陀教导的本质——在每篇经文中都交织着“四圣谛”、“八圣道”以及“缘起非我”的元素,而缘起乃是佛陀教义的核心。他意识到“经典”(sutta)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线”,而“线”交织在一起,就编织出一匹精细的布料,但一条单一的线并不等于布料!经由他自己客观的第一手经验,八圣道开始栩栩如生起来了。


当他意识到这个教义的秘密就在自家门口时,他就带着《中部经》(Majjhima Nikāya)到泰国的一个山洞里,与眼镜蛇为伴,花了3个月的时间阅读,然后修习经典的教导。他说,在很短的时间内,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深入禅思。开始为期两周的修习变成了三个月的深度练习,由此产生了“宁静智慧的内明禅修”(TWIM: Tranquil Wisdom Insight Meditation)。基于《中部经》的经文,他发现“禅定”有完全不同于现有的许多经验和解释,而证得涅槃则是可能的!








压制烦恼 or 全面觉知


 

事实上,佛陀所教的禅修,并不像今日一般所练习的「专注禅修法」,被割成不同的类型。它不是任何形式的安止定、近行定或刹那定的深度专注,这些专注实际会带来内心的紧张和压抑内心的烦恼。「专注禅修法」是一种压抑的形式,是一种将个人的经验切掉,而产生一种对内心所生起的现象的反抗。

禅修的重要规则是,不管什么东西使心从呼吸这对象跑开后,想使心宁静,只要将心放开、扩大,不去想分心的事,让它走,放松心胸及头部的紧张,感觉到心胸敞开,松弛掉压力,而后轻轻地将注意力移回到禅修的对象「呼吸」上,保持松弛。在移回到呼吸前,要使心宁静并且放松头部的紧张,这一点使「专注禅修法」与「定慧禅修法」呈现巨大的差异。


练习「专注禅修」的人,过分专注于禅修的对象,结果,他们倾向于封闭或锁紧内心直到没有任何分心。这种练习,导致内心的深度专注而将烦恼阻挡住。反过来说,练习「定慧禅修」的人,倾向于开放自心,并且允许内心自然地宁静。他不压抑或强迫自己的心停留、聚焦于禅修的对象上,而是使心永远觉知眼前当下正在做什么。任何分心生起了,他放下它。在回到注意呼吸前,将心开放、扩大,松弛头部的紧张并使心宁静。如此,就如同经上所说的,「定慧禅修」可以导致智慧、全面的觉知、正念以及最后获得涅槃的最高目标。


入息、出息、松弛头部的紧张以及敞开、扩大自己的心,便是一个人所依归「家」。这意思是,每次心从家出走,首先不管它,再放松头部的紧张,感觉心胸扩大、变得宁静,而后将注意力移回到呼吸上,使心宁静。不管它是一个妄念、情绪上的痛苦、身体的感受或其他任何使他分心的东西,他必须「永远要回家」。这些分心的现象,都要用相同的方式处理。


这是到目前为止,佛陀所给出的最简单的禅修指导。只简单地放下、放松头部的紧张、感觉到内心的扩大及变得宁静,再将注意力移回到呼吸上,在入息时放松头部的紧张并使心宁静,在出息时放松头部的紧张并使心宁静。多么简单!不要尝试去控制呼吸!只要正常而自然地呼吸,简要地说,就是这样。







止观双运·真正的三摩地



三摩地的真正意义,不只是定点全神专注(安止定)或接近专注(近行定),而是不同程度的宁静或安静。很有趣地,Rhys Davids 经由研究,发现到在佛陀之前,三摩地这个字并未被用过。甚至,在做菩萨时,他(悉达多太子)所练习的「专注禅修」也不同于「专注」的意义。佛陀将「三摩地」这个字的内涵扩大,用以表示宁静、智慧、寂止、开放、觉知,以及发展一个具有清明与智慧的心。后来,印度教徒改变其意义为「专注」。


依据布达答大的《巴英字典》,「三摩」的意思是宁静、寂止。「地」的意思是智慧。当这二者的意义合在一起,「三摩地」的实际意义就是「定慧」(寂止智慧)。如果有人想选用「专注」这个字来用,那就要知道它的意义是心的安静、心的镇静或统一的心,而不是全神贯注,不是寂止定、近行定或刹那定。


「定慧禅修」的系统耕耘,可以同时带来观察身心实相过程的「观」,以及内心「止」。再者,可以看到并体验所有缘起现象的因果关系。这意思是,培养洞见的智慧,看清缘起,导致灭除烦恼,得到解脱与觉悟。事实上,佛陀发现到任何一种的「专注练习」不能带领到达涅槃。







依经不依论·追寻佛陀的教导



在「论」或「释」中,将「专注」与「毗婆舍那」(观)分割成不同的禅修形式。这种切割,并不存在在「经」上。虽然在《增支部》中提及练习的第一部分是「止」,第二部分是「观」,但是,它并不是说有两种不同的禅修形式。所练习的是相同的。
就像《中部》第一百十一经(《不断经》)所说的在不同时期看不同的事情一样,此经解释舍利弗尊者在证得阿罗汉前,禅修的增长以及所有禅那(禅修阶段)的体验。当一个人开始将禅修训练区分并分类,情状就变得非常混淆。在有名的论典,像《清净道论》及它的「释」就可明显看到。有的人将它与经比较,开始看到不一致的地方。
今日,许多学者从「经」断章取义,认为「论」与「经」一致。但是如果将「经」整体阅读,它的意义完全不一样。这并不是说,这些学者写出错误的陈述,而是他们有时执着片面的见解,只看佛法的细节或局部,以致于对事情较大的构图失去正确的见解。
《清净道论》所描写的禅那(此处是对禅修对象的全神贯注,以专注来压抑烦恼),不能完全符合经上的说法,而且有许多情况,这些描述是非常不同的。
例如,《清净道论》提及在练习禅那修习时(此处指近行定、近分定或刹那定),某些时候心中会呈现景相(巴利文是nimitta,例如光、或其他观想出来的人造图相)。每种「专注」,会有某种景相生起。发生这情形时,是在练习「专注型」的禅修,而菩萨(指悉达多太子)认为这些不是导向涅槃之道而排斥掉。
如果将经典好好检查,没有提出在心中生起景相的描述。而且,如果它果真重要的话,应会被提出很多次。佛陀从未教导生起景相或诵咒的「专注」技巧。这些是印度教练习的形式,数百年来已渗透到佛教内。他们的影响可以在「专注练习」、西藏佛教禅修类型以及《清净道论》等有名的论典中看到。
一个人必须一直坦诚开放地检查所说的并且与经典相比对。做比对时,最好不要只是经文的一部分而要整个经文,因为从不同章节中抽出一两行会产生混淆。当一个人坦诚地询问什么是佛陀真正的教导,将发现开放地检查有助于看得更清楚,并且得到问题的合理答案。
永远要记得,论和释只是作者们解释经典所说的意义。许多次,善意的法师们以他们的论来发挥他们的理解,用来帮助自己和别人。过了一些时期,更多的有学问的法师们又对某些论给予详细的注解,对某些小片语或个人评论的不同微细意义加以解说。这就「稀释」了真正的佛法,并且造成一种趋势,远离了「经」的真正意义与理解。

例如,「在刹那定的练习中,缘起在何处适合事物的体系?」这个刹那定的练习看来并未与缘起的教导步调一致。另一个问题是,依照经文,正精进的意思是提起热忱、喜悦的兴趣、内心热切期望。但是,有的禅修老师说,正精进的意思只是留心。另外会被问到的困惑问题是:「哪一经典提到刹那定、近行定、安止定的名称?」「哪一经典描写观智?」「哪一经典说,在禅那阶段时没有正念?」请留意在《大般涅槃经》中,佛陀要求他的弟子们永远要以经文来检查,而非其他文章。🔚

*来源 :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7711057753/posts/2274232622843751/

~ 完结 ~




长按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如有疑问或其他联系事宜

请加微信号

sixiong20041123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遥望佛陀正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