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心尊者
2020年9月26日线下法谈讲座录音
目 录
-
前言
-
佛法的核心目标——四圣谛
-
与修行息息相关——业与轮回
-
修行的根本立足点——动机
-
修行的两部分之——律
-
修行的两部分之——法
前 言
佛法的核心——四圣谛
与修行息息相关——业与轮回
修行的根本立足点——动机
修行的根本立足点是——你的动机导致了你的言语、导致了你身体的行为。
佛陀在教导他的儿子罗睺罗的时候提到:在每一个身体行为之前,你要辨析:“我的行为是否导致自己的苦、是否会导致他人的苦?”这个“导致自己和他人的苦”既包含了你直接地去伤害别人、伤害自己,也包含了你去激发以及助长自己和他人的烦恼。因为烦恼就是苦,贪心和嗔心生起的当下你就受苦。同样的,如果通过你的行为导致他人的贪心和嗔心生起,一样会导致他人的苦。
所以在做之前要辨析,做的当时要仔细地审视、观照,在事后要反思、观察它的长期的后果。如果发现这个行为的确导致了他人和自己的苦,你就不要做。在事后发现了你要在内心忏悔。所谓忏悔,就是你知道这个事导致苦,下次要更善巧地行事,尽量地规避不善巧的行为。这是忏悔的真正意义,而不是在内心里后悔、悔恨,悔恨本身在佛教修行中也属于不善心。
言语也一样。说话前要考虑“我的话是否导致自己和他人的苦?”,说的时候要思辨,说了之后要观察它的长期后果,并且反思。
你的意向也是一样的“它是否导致了自己和他人的苦?”因为言语和行为也是因为你内心的意向导致的。甚至有时候你没有形成言语和行为的意向,但它生起时就导致了你受苦。
这听起来好像特别简单,实际上它一点也不简单。《论语》中说过要“吾日三省吾身”,他只要求一天省思三次。但是按照佛陀的教导,你可能需要每秒钟就省思三次,所以其实是有点复杂的,你要坚持地去练习。
这种练习的意义何在?它会让你更善巧地行事。
比如说,如果你通过满足嗔心或者贪心的方式来止息嗔心、贪心,你的心就会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它让我获得快乐”。那下次你又生起贪心、嗔心的时候,心的第一反应就是要向外去找,通过发泄嗔心或者满足贪心来“让我获得快乐”,然后你就只好更进一步地去满足了。但贪心和嗔心是永无止境的,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做到无止境地满足自己所有的贪心、所有的嗔心, 如果你总是通过满足欲望来调伏欲望,你的欲望只会越来越强, 有一天会大到你控制不了的程度;嗔心也是一样的。所以这并不是一个很善巧的行事的方式。
因此在你抉择行为的时候要意识到:我当下要做的事是因为需要做吗?还是因为贪心或嗔心想要我这么做?如果发现这个行为是因为嗔心或贪心所推动的,那就知道,如果你更进一步去做的话,它就会助长贪心和嗔心,也就是助长苦。
很多时候你因为烦恼的驱使做一些事情,跟别人互动时也可能会激发别人的贪心和嗔心。比如有时候家里有让你不舒服的事, 你去跟朋友抱怨,很多时候朋友要么无动于衷,要么也跟你一样义愤填膺很生气,那就是嗔心生起了,是不是?你让你的嗔心感染到了其他人,导致他人受苦。这就是一种不善巧的行为。
所以我们要时时刻刻去辨析,通过抉择去辨析我们的行为,它不但可以让我们的行为变得更加善巧,也是在培养我们对于心的把控力。
这种能力、素质、品质在佛教修行中被称为“念”, 正念的“念”。“念”的巴利语叫 sati。经典中佛陀对它的定义就是记忆力、念念不忘、持续不断,你能回忆起过去的、多少年以前的事情, 这是佛陀在经典中的描述和定义。但现代人没有把记忆力和专注力当成一件事。实际上从近年的一些研究成果来看,有些心理学家已经发现,其实记忆力跟专注力、理智的能力是一件事,它们是同等的。
“念”在修行中怎么体会呢?它就表现在持续不断、忆念不忘,表现在你对心的把控能力和专注力。这好像说起来也不是很难,因为我们总觉得自己大多数时间还是保持在理智的状态,实际上那是因为你没有仔细去观察。
很多高僧大德都曾经说过:不修行的人就跟疯子没什么区别。因为你从来没有主动去辨析你的每一个动机、每一个行为和言语。很多时候我们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尤其是在闲聊的时候,你一句我一句想到什么就脱口而出。每一句话都没有去辨析,每一个行为都没有去辨析,所以你就跟疯子一样想到什么说什么,而且绝大多数的行为都是由贪心和嗔心所推动的,从来没有仔细地去审视它们。
那么你在去审视这些行为和言语的过程中,实际上就是在训练这个“念”——你对于心的把控能力、理智的能力。去训练它, 随着念的提升,你才会看到更深层的身心的运作。你的起心动念、一些动机在还没有形成念头、没有形成言语和行为的时候,你就已经看到了它们,你才有能力去调伏它们,对吗?
以上我说的这几个部分是属于律的部分。
修行的两部分之——律
佛教的修行严格来说分成两部分——法和律。
律指的是对于外部的言语、行为、意向的克制和调整。这个部分往往被很多禅修者所轻视,认为它很低级,但实际上它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佛陀在教导他七岁的儿子罗睺罗的时候,就教导他:“去这样诚实地面对你的言行,然后去调整它。”罗睺罗一直从七岁修到了二十岁,每天就这样训练自己。后来佛陀感觉因缘成熟的时候,就给他开示更深的法,然后他一次性证得了阿罗汉果,也就是究竟的解脱。所以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现在很多人就是因为对这个部分重视得不够,导致修行总是遇见很多的障碍。我们在泰国拜见隆波甘哈的时候,隆波甘哈就反复地强调这个,他说“戒律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戒律越多越好。”其实他的意思就是“律”——你要不断地去克制你自己的行为,省思你自己的言行,然后去调整它。
这是律的部分。
修行的两部分之——法
更进一步的就是法的部分。我们用法来对治内心的烦恼,因为我们的问题究其本质都是来源于内心,所以最根本的还是要从内心上解决问题。
律包含了三个部分的调整——身业、语业和意业,业就是行为的意思。
你要去关注与调整这三个部分。但我们禅修的时候不会动,比如你打坐的时候不动,没有身业,也没有语业,因为你也不说话,而且禅修过程中很多时候也没有太明显的意业,没有太明显的贪心和嗔心。那这时候我们应该关注什么呢?一样是三个部分,简单来说就是“身心”。“身心”这个词实际上是一种方便说法,为了随顺现代人的理解。严谨的按照佛陀的说法应该是三个部分:身行、语行、心行。
这个“行”,不是“行为”的意思。“行”,巴利语的意思是制造、造作,它的含义非常宽泛,甚至我们能体会到的一切身心现象都属于“行”的范畴。“行”的一个特征就是佛陀曾经说过的:Sabbe sankhārā aniccāti,一切行都是无常的。它的直观体会就是:它是不断地躁动的,它是不愿意止息的。当我们仔细地向内体会我们的身心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它的这个特征。
———
我们闭上眼睛时看不见我们的身体, 那怎么去体会身体呢?——直观地去感受它,这是身行。佛陀在诠释身行的时候, 有时候是把身行当作出入息。但是一个广义的理解,就是我们身体的种种你能体会到的造作。比如你坐在这里,可以去仔细地感受一下自己整个身体,你能体会到的那些感受一定是造作的,它如果平静的话你不太容易体会得到。一个直观的体现就是你身体的种种紧张的感觉,因为这种造作就是体现在这些地方。
如果你不知道怎么去体会,可以试着在心里问自己:“我现在身体感觉怎么样?”你现在就可以问自己:“我现在身体感觉怎么样?有没有哪里紧张?有没有哪里不舒服?”当这样问自己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注意力自然就回到了身体上。就像看医生的时候,医生问你头疼吗?你说不疼。但你说之前肯定是感受了一下,对吗?就是这样去感受你自己。
你的注意力总是往外面跑,不论是日常生活中,还是起贪心、嗔心的时候,总是想要向外去找。你一直在向外找,那么你的缘起、你的轮回就是朝着那个方向,日常就是往那个方向去轮回,那死了之后一样是往那个方向去发展,这是无始无终的。
所以你要调整心的方向,让它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问题在哪里?就在你的身心上面。所以如果你观察不到更细微的心的时候,至少能看到身体的感受,去仔细地体会它,找到身体的紧张感。刚开始如果体会全身不是很容易的话,可以一个部分一个部分地去体会。从头开始,一点一点让它放松,找到紧张的感觉然后去放松,从头到脚一个部分一个部分去体会。
为什么要关注这个?因为身行、语行、心行这三个部分是交互影响的。
起烦恼的时候,身体也会跟着有紧张等种种的造作。尤其在修行初期,我们对于内心、对一些精神现象的把握还不那么敏感的时候,至少可以训练自己观照身体,通过身体的状态可以间接地发现一些心的运作,或者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苦也包含了身体的苦。
但有时候一些病痛可能是你解决不了的。佛教要解决的苦是要立足于当下的身心体验——你能解决到什么程度,就解决到什么程度。也许内心的一些细微的烦恼造作解决不了,身体的紧张感总还是能解决的。要是身体的紧张感也解决不了,那就说明你内心对烦恼的抓取太重了,是会有这种现象的。有时候明明感觉到有些部位、有些肌肉在用力,但是你放松不下来,那问题就稍微有点严重。不过没关系,你只要尽量地去做就可以了,只要去做, 你的修行就一定会提升。
身行,就是整个身体去体会它、去放松它,可以随着呼吸去放松,吸气,体会全身;呼气,体会全身。佛陀在教导呼吸的 16个步骤的时候,前面 4 个步骤就是跟身体相关——随着吸气和呼气去体会你的全身。如果不知道怎么体会,就用我刚才说的笨方法:直接在心里问自己。吸气、呼气……,然后在停顿的时候问自己:“我现在身体感觉怎么样?有没有哪里紧张的让它放松下来。”就这样,非常简单。吸气、呼气……去体会自己身体的紧张感。
———
更进一步的是语行。语行在这里就不指言语了,因为我们打坐的时候不用说话,那它指什么意思呢?佛陀把语行定义成寻和伺,寻和伺是什么呢?佛陀在经典里还举了个例子,就是当你想要说话的时候,你一定有“想要说什么话”的这种念头冒出来, 例如“我现在想说什么”。但同时你还会有“我这个话能不能说, 该不该说?”的这种心理机制,这两个就是寻和伺,就是你先产生了意向(寻)——“想说什么话”的念头;以及对于这个念头的评估(伺)——“我能不能说这个话,这个话是不是这个场合不太适合说。”这就是寻和伺。
在修行中怎么体会呢?就是你心的意向和对于这个意向的把控。好比打坐时,你想要去关注呼吸,你想随着呼吸去关注身心、关注身体,但是你可能吸气、呼气……,然后心就跑了,打妄想去了,想别的事去了。这时你要及时意识到心在打妄想。在打坐的过程中,不管你在想的事再重要,都跟当下的目标偏离了,所以至少在你打坐的时间内,它就是属于不善的、不善巧的。所以你要意识到这一点,然后重新建立起你的“念”——对于呼吸的观照、了知。这就是在训练寻和伺。
实际上这里的“寻”和“伺”也对应了对“念”的培育,它是训练你的专注力、对心的把控能力。
这是语行的体现。语行简单地可以理解成意识层面的造作, 就是你造作的种种念头,或者你想要关注你的呼吸,这都是属于语行的部分。
那怎么关注语行呢?我们试一下,在心里想一句话或者数数, 试着从 1 数到 10。在数的过程中,你要看着每一个数字的出现, 试着去体会,也可以试着在中间切断它。比如数到 3 的时候稍微停一会,你看着你的心在数1、2、3,然后停一会,再接着去数4、5、6,可以再停一下。这就是对于语行的观照。不管在禅修打坐的过程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去练习培养对于语行的关注。
———
更进一步的就是心行,身、语、心的“心”。“心”是什么意思?就是指你内心的造作,有点类似于“潜意识”的造作。
它怎么体现呢?这很难用现代人习惯的语言来给它定义,这里方便地说一下,因为不是很容易体会。比如说:“你现在的心情是什么状态?”即使你现在坐在这里,心情也是有一些成分在的,那么你现在问自己“我现在心情怎么样?”试着分析一下自己的心情:有百分之多少的开心?有多少的紧张?因为坐姿或者房间里温度有点热,你可能会感觉到心有一点抗拒、有一点躁动,但也许在听我说话的时候注意力放在我身上,你可能没有去关注它。
你现在试着去关注一下:“我的心现在是什么感觉?它有些什么成分在里面?”试着去体会一下它。能体会得到吗?体会不到也没关系,慢慢地就可以了。
———
我们修行不是要追求一定要观察到什么,它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也取决于你的念力的强度。你的专注力强了,自然就可以观照到更细微、更深层次的心的运作。你能观照到什么程度, 就观察到什么程度,在当下你可以观察得到的层面去调伏它。如果调整不了也没关系,比如身体有紧张感,你调整不了也没事, 知道调整不了就可以了,要接受这个现实。
但一般来说,我们打坐的时候还是可以放松身体的。你可以随着呼吸来放松。这里呼吸的作用是什么呢?它就是一个提醒的工具。我们关注呼吸不是要关注呼吸本身,而是随着呼吸关注你的身心。因为只有看到你的身心,才能看到种种善巧和不善巧的身心的运作——它是怎么起作用的,怎么运行的。你如果不去关注它,当然不能发现问题,又怎么可能解决得了问题呢?
如果只是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一个点上,或者集中在一个你想象出来的画面上,或者念的咒语上,而不去关注你的身心的话, 那你就不会解决问题,你的修行不会有实质的进步。也会有一点进步,这也是对专注力的培育,就像念咒,它可以培育专注力、培育念,它也有用,很多高僧大德也会教导这种禅修方法。但最根本的是你要运用专注力、运用念去观察你的身心,然后去调伏你的身心,解决身心上面的问题。这才是最根本的。
所以我们利用呼吸这个工具,随着吸气和呼气来提醒自己去关注身体,关注种种念头的造作,关注内心的造作,这是最根本的。
你能观察到什么就观察什么,一点一点地让自己更深入下来,随着吸气和呼气去观察。吸气,体会身体;呼气,体会全身,让你的身体舒服。因为我们修行是为了离苦,离苦简单地说就是让自己舒服快乐,对不对?舒服快乐就是离苦。
随着呼吸关注你的身体,进一步随着身体的平息,这种紧张感没有了,慢慢地你觉得身体比较调柔了之后,可以随着呼吸更进一步地去观照内心的造作。
有时候身体放松下来了,你会体会到心中有一些轻安喜悦的感觉,这就像佛陀做的比喻,一个欠债的人把钱还清了,他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佛陀说我们身心的这些苦就好像负债一样, 你把它放下了心里就会有这种愉悦的感觉。
所以随着呼吸去放松身体,不断地放松。一开始可以从头到脚去检查,反复地检查让它放松。身体放松下来后,可以去关注你内心的感受。可能随着身体放松了,有些喜悦、轻安的感觉, 去看到它。这时候你要知道这种喜悦感和轻安感是好的现象,并不是说我们这时候想要培养喜悦是一种贪心,即使你对这个喜悦有贪心,至少在目前这个阶段,这种贪心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我们可以去试着扩大这种喜悦感,这种内心的愉悦感、轻安感, 让内心舒服、快乐。
可能这时候,你就会看到一些不协调的因素,内心有些躁动的感觉,它阻碍了喜悦的生起与扩大,那怎么办呢?刚开始时可能没办法直接地断除,你就仔细地去体会它。在你没修行的时候, 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去认真体会过它,所以它就一直驱使着你、奴役着你,你一直被它驱使向外去找寻,去喂养它、满足它。这时候如果你看到了它,就仔细地去关注它、体会它。这就是佛陀开示的第一圣谛——苦圣谛,此是苦,应知。你要知道它、直观地看到它,然后再说后面的,你去调伏它、去断除它,如果你看都没看到,想解决它是不可能的。
我的一个朋友在泰国出家,他跟那位泰国长老说:我的修行方法就是吸气念“佛”、呼气念“陀”。他用巴利语念的, buddho buddho,吸气念 bu、呼气念 ddho,他说我这样修行可不可以?那位长老说,你就吸气,让心快乐;呼气,让心快乐。这个听起来好像特别没有营养,但实际上长老直接地点出了修行的核心。用佛陀的话来说就是——吸气,离苦;呼气,离苦。
修行不是为了离苦吗?吸气,关注你的心;呼气,关注你的心,让它快乐。如果你做不到让它快乐,至少要做到关注它,持续不断地关注它。
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从出生开始一直都在呼吸,但你很少关注你的呼吸,经常忘了自己在呼吸。所以你要去利用它,把它当做一个很有效的工具来使用它。随着吸气、呼气提醒自己, 把注意力拉回来,关注你的身心,然后去调整它,让它放松舒服。这就是佛陀要求你关注的三个部分——身行、语行、心行。你能关注哪个部分就关注哪个部分。
(节选完)
🔚
—— 法心尊者 • 答疑群 ——
入群后贤友将获得:
① 尊者定期群内直播开示讲座
② 尊者开示录音的群内首发
③ 法宝书籍免费结缘(仅需邮费)
④ 有机会向尊者提问(根据上期问题数量,不定期开放)
⑤ 答疑音频群内提前首发,可下载保存
⑥ 尊者见面会、禅修营等福利通告,群内首发,优先参与
⑦ 群内即将开展禅修打卡等活动,贤友可进群关注通知
长按下方二维码加管理员入群
——— 尊者禅修开示 ———
——— 尊者讲座、译著、声明 ———
尊者介绍
————
2014年 接触南传上座部佛教,并参加内观禅修营学习禅修方法。
2016年 放下工作全身心独自住山修行。
2017年 赴缅甸仰光雪乌敏禅修中心(Shwe Oo Min Dhamma Sukha Tawya),于德加尼亚西亚多(U Tejaniya Sayadaw)座下剃度出家。随后在因德嘉长老(U Inndaka Sayadaw)座下达上成为比库,并长住于恰密棉禅修中心(Chanmyay Myaing Meditation Centre)。
2018年 在因德嘉长老的指示下,给前来参学的中国禅修者进行佛法开示和禅修指导。
2020年 翻译了坦尼沙罗尊者(Ven. Thanissaro Bhikkhu)的著作《佛法溯源》。受北京四念处学习中心邀请,线上开示“唯一道——原始佛教的修行方法”系列课题研究讲座5讲。
研究方向:
原始佛教溯源,依据巴利圣典四部尼柯耶,通过对巴利原词词意的探究,在不盲目依赖任何后期注释的基础上,只运用佛陀原始的理论框架如四圣谛、八正道、三十七道品、十二因缘来禅修。依据佛教史、考古学、文献学、语言学,探索原始佛教的思想架构。
编辑:Tārakā
校对:张玲玲 东南风
音频:来 Ruann
图片:面包手
终审:法心尊者 寰 Jan
版权声明
1. 本公众号发布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 转载请联系管理员,严禁用于任何商业性用途
微信号:wuyueyuan555
长按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遥望佛陀正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