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心尊者
2021年04月04日直播链接
为什么我很少讲十六观智 – 4月4日直播 4
图片下方为录音文字版
01
佛教世界观
我发现很多人关心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几个点,一个是“关于佛教的世界观”这一块,也就是我们大多数人不管是佛教徒也好,还是不了解佛教的人也好,都对佛教有一些先入为主的观念,有一些了解,比如说轮回、业力以及佛教看待世界的方式——像那种有不同的天哪、地狱啊、鬼道啊(等等)。(还有是)很多人提到说像涅槃、禅定,这些问题很难以理解。
其实,很难以理解是正常的,因为他要在修行的一定阶段才能体证。
我们人类的认知方式,我们认知事物是受到我们感官的局限的,也就是说,你是不能超越你的认知的局限性,去了解超越你认知的事物的。我们很多人就是会有一种错觉,认为我们可以通过思考,不断地接近真理。
实际上你想一想就知道,通过思考你都不能了解到一个你从来没有吃过的食物的味道,你怎么可能企图通过思考去了解、去明白那些完全超出你主观经验的事物呢?
比如说,我以前在英国的时候,有一个特别喜欢吃的食物,叫做盐水黑橄榄。我之所以提这个食物,是因为大多数人都没吃过这个东西。那么,如果你一定要问我这个东西是什么味道的,那我只能告诉你这个东西有点咸,味道有点特别,如果你仔细咀嚼呢,它会有一些香味——我也只能说这么多了,因为我确实不知道该怎么用语言描述这种味道。但是,我想任何一个人,如果你从来没有吃过这种东西的话,你光听我描述,肯定不可能通过我的描述了解到这个食物的味道的。
所以,我们思维的局限性实际上是非常大的。
很多人问到像涅槃啊、禅定啊,还有问灭尽定的问题。其实这些问题,尤其比如说像涅槃的问题,在经典中是属于佛陀不回答的问题,也就是十四无记类的问题。
那么佛陀为什么不回答呢?并不是说佛陀没有能力回答,或者说佛陀解释不清,而实际上是——即使他解释清楚了,对于那些没有体验过的人来说,也是没有办法直观地认识到的。如果自以为自己理解的,很有可能是——不是很有可能,就是百分之百确定的是:你肯定理解错了!
所以,我的建议是:我们大家应该对这个事情,对于那些在经典里面有谈到、但是我们自己又没有办法理解、超出我们认知范围的事物,保持一个比较开放的心态。你不一定要去盲目地相信它,但是你也没有必要去盲目否定它。
从我个人来说,我刚刚开始修行的时候,刚刚接触佛教的时候,我是完全不相信轮回这些东西的,完全不相信,我觉得这些东西跟佛教的修行一点关系也没有。但是,随着我修行的深入,到某一个阶段,世界观会出现转变,对事物的认识也会出现转变,到那个时候,像轮回啊这些,对你来说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事物,不需要别人来告诉你,就知道它是怎么一回事儿。
这个又涉及到一个修行的次第的问题。
所以,我把这两个事情:佛教的世界观——轮回、业力的问题,和佛教修行次第的问题结合起来。主要讲一下这个问题就行。因为我看有很多人问到十六观智、问到修行怎么导向解脱的问题,我看大家的问题都可以归结到对这两个问题的不清晰。
其实,我们刚开始修行,主要是去体会身心上面的主观体验。
我们古代的哲学,现在一般可以把它分为三大类:一个是我们中国古代的哲学思考;再一个就是以希腊为代表的西方哲学思想;还有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印度思想。这三种思想流派,它的出发点都不一样。
我们中国的哲学主要是一个向外的思考,就是更关心的是人和社会的这个关系。尤其我们的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是不断地向外扩展的这样一个方向。但是,印度人理解事物的方式跟我们不太一样,佛陀的思想也是建立在那个年代印度的这种思想基础之上的。
———
印度人有一个基础的认识,就是要向内去认识我们的内心,而我们的内心要跟所谓的“梵”融为一体,它对“梵”的认识就好像我们现在说的大地和大地上的某一个土块的这样一种关系,就是我们个人内心的“梵我”跟这个大的“梵”这样一种关系,实际上它是一种一体的关系。
其实佛教的无我思想,也是对这种思想的一种批判。所以,如果你不理解印度教的这种理念的话,你也不太容易理解佛教所说的这个无我的思想。
印度人在思考或者认知未知事物、认知宇宙的时候,不是通过思考,是通过去体验,去向内挖掘。实际上这也是佛教的一个方向。
佛陀刚开始出家的时候,他也是选择这样一种方式,就是向内去提升、向内去挖掘。所以佛陀选择出家,他会去追随禅修导师,禅修是干什么呢?就是很多的时候,不管是坐着不动也好,还是采用一些别的方式也好,都尽可能地去收摄感官,在不受外界打扰的情况下,把注意力持续地向身心体验上去挖掘、去体会——那个年代的印度人认为往这个方向才能发掘真理。
我们中国人所理解的修行或者说所理解的个人成长,是一个反方向,它是向外的。所以,我们中国人会说“大隐隐于市”,会认为历经世事才能有智慧,才能获得心灵的成长。我们中国人会认为,你一个很年轻的、或者说没有什么社会阅历的人,怎么可能有什么所谓的智慧呢?或者我们现代人很多谈到修行,就会把修行这个概念扩展得非常的广。说你这个工作不也是修行嘛,你这个做饭也是修行,好好生活就是修行。
那都是因为我们是建立在我们中国人的这种观念上来看待这个智慧,来看待修行的。我们认为你要去体验外部世界,要去跟社会产生关系,要去做事情,然后,在这个过程中,你才能体会到社会运转的规律,从而体悟到这个世界运转的规律,也就是我们认为的这个“道”。
我们中国人所说的这个”道”,就是属于这个核心的一种规律吧,事物发展当中遵循的一个基本的规律。
你只有通过不断地去观察,去体验,向外去体验去历经世事去工作去生活,你才能不断地提炼出经验,从而最终提炼出最核心的这个”道”——这个肯定是需要花几十年的时间去体会的。
我们先贤孔子就说到过他的一个成长的次第,“三十而立”……对吧?所以,这是我们中国人所理解的修行和智慧的体现。
———
但是印度人并不是这样理解问题的。印度人理解的这个智慧,他理解的“我们要去挖掘要去体会”的方向,是一个向内的方向。
所以,以印度人为基础的这种修行,现在我们所说的禅修,你会看到他们是不参加社会活动的——就是说这个禅修,比如说像佛陀刚出家的时候,他会坐在树底下什么都不干,几天几夜的时间,就只是向内去挖掘。
他的这个方向跟我们所理解的“向外部去体验”这个方向是正好相反的。所以,我们如果不能理解这一点,我们就很难去理解佛陀为什么会出家,我们也不太能理解我们修行到底应该往哪个方向去发展。理解了这一点,才能明白修行到底是在干什么。
修行的第一步就是训练自己把注意力拉回来,去体验自己身心上面发生的一切事物——这个实际上就是佛陀所说“法”的(其中)一个意思。
“法”这个词包含的意思非常广,它有点类似我们中文里面说的“事儿”,就是事物的“事”,它是一个很宽泛的词。你可以用来指代任何事情,但是佛陀在用到这个词的时候,很多时候指代的就是我们身心上面的一切体验。你能体验到的(身心的)事物,而不是你外部的事物、你的家庭事物、你的工作上的事物。
所以,我有时候出去跟人家聊天或者讲开示的时候,经常有人来问跟他的家庭、工作中有关的事情。那是因为我们中国人就习惯于认为,我们要去解决这些事情,那才是修行,修行是必须要帮我去解决这些事情的。
———
当然,修行会对你的生活和工作有一定的帮助,但是这个帮助并不体现在,像我们儒家这样直接给你一个处事之道,直接告诉你,你应该怎么去面对工作、生活中的事情。
而它会相对迂回一点,也就是说你通过解决你内部的事情,通过解决你心里的烦恼,提升你心的质量,从而对事物的认知发生转变。看待同样的事情,你的角度、你的高度也不一样了,从而,你容易更好地去解决这些问题,去面对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所以,很多时候有人来问到我生活、工作中的问题,我一般都会从这个角度来解答他们。很多人如果这个思维没有转变过来,他不知道我是干什么的,那他可能就会觉得我又在顾左右而言它,没有正面地回答他们的问题。
02
我们修行的第一步就是从放松身体开始,或者说体会身体的现象开始。
在我们体会身体现象的过程中,你刚开始可能体会得比较粗重,随着修行的不断加深,有可能会体会到(细微的快乐)。
我看有的人提问的时候,会提到说我修行之后,对生活中的很多事物开始不那么感兴趣了。这个是正常的。
因为我们的修行本身就是要训练把你的注意力拉回到自己的身体上面。那么有可能在这个体会的过程中,比如说你通过放松啊,或者说通过修慈心啊,在修行中,在自己的身心上体会到了你在日常事务中体会不到的这种愉悦与快乐之后,那么你的心就会自然地认识到,我们通过感官享乐(比如说通过食物、通过日常的这种娱乐)所带来的快乐太粗重了,它没有我们在修行中所体会到的那种细微的快乐更加精细,所以,心就会对一些生活中的事物开始不那么感兴趣,甚至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事物可能会造成我们身心上更多的躁动、更多的苦。那么这个时候,我们的心自然地会对这种身心上面的造作产生厌离,这个是非常正常的。
我们刚开始修行的时候,通过不断地去训练对身体的感知力、觉知力,慢慢地对身体的认识会有所不同。你会真正地开始认识到苦是怎么回事。
我们所说的这个苦,其实概念很宽泛,它包含了所有让我们感觉不爽、不舒服的事情。但实际上,佛陀也说过,真正究竟的苦,这个苦的最究竟的含义,是指的行苦,也就是无常即苦,那么,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你开始体会到身体上面这种躁动的感觉,也就是像现在很多禅修体系喜欢强调的这个“生灭”。当然,身体的生灭只是一种最粗重的生灭,你体会到这种生灭实际上并不能给你带来什么真正的智慧。就好像你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个身体部位,时间长了,就会有点麻酥酥的感觉。很多人在修行中体会到这种感觉之后,就认为说我是不是观照到生灭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可以认为它是一种生灭,但是这种生灭太粗重了,没什么用,只能说明你的专注力有所增加。
我们很多人在禅修的过程中,会慢慢地开始体会到有很多的念头、有很多的妄念,在吸引你的注意力,有时候我们可能大多数时间都在打妄想。这个妄念,它基本上是属于语行的部分,也就是语言的语,行为的行。“行”,字面的意思就是造作,也就是这些念头的造作。那么,为什么它是属于语言的“语”这个范畴呢?
因为在印度那个年代,佛陀在经典中,把我们内心的这些想法跟我们说出口的这个话语,都归成一类。实际上你如果有了解过一些哲学的话,这个就很容易理解。因为这就是我们在思想中构建的一个理型世界,也就是我们要通过语言来构建我们的一个思考体系,然后去构建我们这个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一个框架,一个共识,所以,这也是我们人类跟一般动物的区别。动物之间也有一些言语的交流,比如说狗会通过叫唤,发送一些信息给它的同类,或者它摇尾巴什么的。但是这个并不是语言,我们所说的语言,其实就是通过思想构建的一个框架,所以我们能谈论一些事情。(比如)我们(两个)中国人,虽然从来没有去过美国,但是我们可以谈论在美国发生的事情,对吗?我们可以谈论天气,我们可以谈论很多的事情,我们甚至可以构想未来,还可以谈论历史,这个都是动物做不到的,这个才是语言。
我们通过想象,来搭建我们这样一个语言的世界,这个跟我们说出口的话是息息相关的。所以,我们在禅修的过程中,我们会体会到很多的妄念,那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我们大多数的时间,注意力都是放在这个语行上面的,放在我们的思考上面的,我们习惯于用这种思考来应对事物。尤其是我们近几百年的现代社会,我们更是受到西方人的影响,更是喜欢强调思考的作用。
当然思考固然是非常有用的,但是思考并不是全部,思考的局限性是非常大的。这个我在今天开头的部分已经说过了,我们的思考是完全局限于我们主观经验的认知的。
———
所以随着修行的加深,开始体会到语行的部分,你会体会到有很多的想法。那么我们在这个时候,我们需要训练自己,从一个客观的角度来把念头当成客观事物来看待,训练自己不去认同这些念头。
我所说的“不去认同”,是说你不会认为它是我主体的一部分,它是自我的一部分。
也就是说,比如你打坐的时候,你本来没什么事儿干,本来这一个小时你是可以安心地来禅修的。但是你一开始禅修,你就会想到很多你想做的事情:我这个手机上是不是有谁要找我;忽然有一个事儿,想拿起手机去查一查——这些念头,你需要做的是,你不要去认为说真的是“我”想做。
这个时候,你要意识到它只是一些念头,它是有它的因缘而生起的。你要看到这些念头,你不去认同它,你要知道这个不是我想要怎么怎么样,而是自然而然地有这些念头的造作生起了。而且,你会发现你根本就控制不了它,即使你不想让它生起,它也会持续不断地生起——所以,这个是对“语行”的观察。
刚开始我们对于身体的感知,是去训练观察这个“身行”。我们可以在观察身行的时候,尽可能地去训练自己,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调整它,也就是去放松。
所以,如果有听过我坐禅引导的话,会发现我一般都是从放松开始的。因为我们日常生活中,没有很好地训练自己培养日常的正念的话,刚开始来禅修、來打坐,很难把注意力很快地收回来。我们就要从最粗重的目标开始,也就是身体,所以我们要去训练自己,去感知身体,我们可以一部分一部分去体会,从头顶开始,然后一点一点地向下,不断去体会。
体会什么呢?就像我刚才说的,你要有目的性地去体会,不是为了感知、为了觉知而觉知,你是有目的性地觉知,你要去体会这种身体上的紧张感。你体会到了这种紧张感,实际上,这种紧张感才是这个身行层面的苦的一种体现。随着你注意力、专注力的提升,你会发现这种紧张感它是造作的,它是躁动不安的。那么,我们要去练习、去释放身体上的紧张感,也就是去放松它。
———
有的时候,可能会发现有一些部位的紧张感你放松不了,即使你想要去放松它,你也放松不了。那其实就是因为你的心习惯了与这种紧张感共存,或者说你心的力量,不足以让你在这个现象中做出转变。
这个也不用急,我看了也有很多人提问说,有烦恼生起,但是我认识到了,还是切断不了它,那怎么办?或者有人提问说,我看到苦的生起,我可以切断它,但是我看不到苦因,那怎么办呢?
这是非常正常的,因为修行就是你能体会到一个什么程度,你就体会到一个什么程度。你觉知到这个程度之后,你在这个程度,你在你能觉知到的这些现象、这个范畴中,你能做出哪些转变,你就尽可能地去做出哪些转变。
我看也有人在提问的时候谈到说,我坐着,然后慢慢的状态很好,我就开始体会不到身心了——这个也没什么大不了,你体会不到了,你就知道你体会不到,或者你能体会到什么,你就知道你能体会到什么。
———
我们要抱有一种中立的心态去面对我们能体会到的身心状态,然后,在我们能体会到的这个范畴内,做出转变。
好比有人说,能观察到苦,但是观察不到苦因。是吗?实际上,苦和苦因之间的因果关系也不是绝对的。
好比说你看到什么东西,然后导致你生起了烦恼,这个烦恼让你身心很躁动不安,让你很焦虑。那么,你可能认为说它的成因已经过去了,我现在体会到了它果的这个部分,也就是我开始体会到了身心上面的苦。
但是,过去的事情你就不用再去追溯它了,你如果没有观察到,那没有关系,没有任何问题,你没有观察到,就是没有观察到。那么,你现在要做什么呢?就是你身心上面的这些苦、这些烦恼,它可能会引发更进一步的烦恼,或者说引发更进一步的动作。因为我们的身心并不是固化的,它是持续不断地在运作的,这个运作是永远不会止息的。
你现在所生起的这些苦,这些烦恼,它一定会更进一步地引发新的现象。它马上就变成因果关系中的起因,又引发更多的东西,其实这个也是佛陀所说的“缘起”的一个基本含义。
03
在马哈希禅法中,我们通过让禅修者观照动机来体会心行,实际上,刚开始时是很难体会的。
什么是动机呢?并不是我们所说的,想要去做好事儿、想要做什么生意,或者想要考研这种动机,这个动机太粗重了。它指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细微的东西。
好比说,在马哈希禅法中,会要求参与者在经行的时候,也就是在行禅走路的时候,去观照每一次想提脚的动机,提起脚之后,想要把这个脚往前推进的动机,以及想要落脚的这个动机,然后每走一步之后,试图去观照心中想要走下一步的动机,或者听到什么声音,想要去看的动机······ 种种的这些动机——这个是禅师引导禅修者去观照心行的部分。
我看到有人提问说,禅修的时候会对声音很敏感,是吗?实际上,如果你发现在禅修的过程中,对一些并不那么粗重的声音,或者说在日常生活中并不会影响到你的那些声音 (比如说隔壁小孩弹钢琴,或者窗外的鸟在叫 ),你会发现日常对这种声音没什么感觉,但是一禅修,这种声音就会让你烦躁不安,就很可能说明你修行的方式是有问题的。
因为我们真正的修行一定是建立在对整体的身心现象的感知之上,而不是你必须要紧紧地抓住一种什么状态,就是保持在这个状态中,一旦心被外部的境界所干扰,让你离开这个状态,你就会起嗔心,就不舒服。这可能说明你对修行的认识有一些问题。
现在很多的禅修导师,刚开始会引导禅修者专注于身体的某一个部位,或者是某一个你想象出来的东西,不管是光也好,还是什么观想,什么佛像也好。
那么,很多禅修者就会有这样一种认知:我必须要持续不断地专注在这个上面。一旦他被声音或者其他东西干扰,就会起嗔心。
实际上这是修行的态度有问题。
其实,修行应该是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去观察整个身心生起的任何现象。
如果有声音或者有其他一些外缘吸引了你的注意力,你应该做的是:看到你的注意力是怎么从你的禅修目标被吸引过去的,而被吸引过去的这个过程中,你有可能因为这个声音起嗔恨心了,那么,你也要看到你的嗔心是如何生起的,以及它生起之后,给你的身心造成了哪些影响。
然后,随着你更进一步地观察内心的动机,看到心行的造作,禅修者会在一定程度上体会到一个旁观的状态,也就是说,你发现你就像一个旁观者一样,开始看着身心的自动自发地运作。
比如说,有很多人会在走路的时候,或者吃饭的时候,他自己就像一个旁观者一样,看着身心生起想要吃饭、想要伸手、想要抬脚的这些动机,然后自动自发地去动,像一个机器人一样,这实际上是禅修中比较初级的阶段,以及一种禅修体验。
我在这些年跟很多禅修者的交流过程中,发现有很多禅修者,会把这个阶段当成证果,以为自己已经证果了。而且我们国内前几年,可能现在也有一些很不负责任的禅修导师,当他听到禅修者向他做禅修报告,提到这种修行体验的时候,就会给他们印证说:你已经体会到无我了,你已经断除我见了,你现在已经是初果圣者。这属于坑人,害人害己。
实际上,这如果在南传的十六观智的体系中,它只是第一个观智:名色分别智。
04
我为什么一般很少提到十六观智呢?
05
所谓的人格解体是什么?
当禅修者不断地去体验“身行”和“语行”,也就是我们的念头和身体运作的时候,就会开始出现这种旁观的状态。我也看到有人提到说(也就是知乎上面有人说),这种修行的状态是一种人格解体。
———
其实这个说法在5、6年前,在我还没有出家的时候,我就已经看到了。我也看到过提出这个说法的人,他的修行经历——他为什么会有这种看法?实际上在我看来,他就是被这种修行体验所误导了,而且他也没有遇到一个真正懂得怎么去指导禅修者的禅师,很可惜!
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强调说,你并不是为了观照到什么现象(任何的现象,不管是无常的现象还是无我的现象)而修行,很多禅师喜欢强调这一点。实际上,这些禅师本人可能并没有问题,他的理解可能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他的这种方式有可能会对禅修者造成误导。
就好比说,你如果认为证得“无我”就是初果的话,那么在一些初级的阶段,禅修者也会体会到类似于“无我”的这种体验。就像我刚才说的,很多禅修者在初级阶段就会体会到好像自己能旁观着身心自动的运作,他会体会到,原来这就是“无我”,我是不是已经证果了?——如果他这样认为的话,很有可能他的修行就到此为止了,很多禅修者就会停步不前,因为他已经满足了,他认为自己已经是圣者了。
所以,我们修行一定不要以证得什么境界为我们的目标,你的修行是要以灭苦为目标的。
其实佛陀在经典中也谈到过这个问题。他提到说,如果你想要捕捉大公象,大公象就是那种公象——很健壮的那种大象。如果你想要去森林里捕捉大公象的话,那么你就需要去森林里寻找大公象的痕迹。你可能会看到一些大象,然后你认为这个跟书里面记载的大公象的特征基本上是一样的,这不就是我要找的大公象吗?那么佛陀说这很有可能不是!你要仔细地去辨析,它有没有很长很粗壮的象牙等等。很有可能你一开始认为它就是,但实际上它不是,你不要去满足于你的现阶段的发现,你要更深地去探索。
———
我们修行也是一样的,一定不要以追求某种境界为你的修行目标。如果你认为修行就是为了要证得“无我”,就是为了体会“无我”、断除“认为身心是我”这种见解,认为只要断除了这个你就证果了的话,你就很有可能在一些初级的修行阶段被迷惑,从而你的修行就到此为止,你也就停滞了。
可能你一直到死,你都认为自己是初果圣者。但是非常遗憾,本来你是有机会更进一步证得真正的初果的,但是你就到此为止了,你可能只能来世再来了。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不喜欢去强调证得什么境界(的原因)。
人格解体,它本身也是一种境界。我们心理治疗上说的人格解体,它的这种境界的确跟我们在修行中体会到的名色分别的境界是有类似的地方的。
但是,境界本身没有问题,境界只是境界而已,境界是中性的。问题在于我们怎么去看待这些境界,我们怎么去面对这些境界。
比如说很多人在极度抑郁的时候,他因为内心的痛苦,启动这种自我保护机制的时候,他就会从痛苦的感觉中抽离出来——也就是我们心理学上说的人格解体。
这种人格解体是病态的,其实是一种很被动的状态。它实际上并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因为没有能力去解决身心上的问题,实际上是在逃避。你在逃避问题,所以才会出现人格解体这种状态。
06
07
解脱即是释然之乐
“解脱”这个词,在我们后代的佛教发展中,开始有点被神化了。实际上这个词,在原始经典中并没有那么的神秘,它很类似于我们现代人用语中所说的“释然”。
所以佛陀说:我的弟子们以“解脱之乐”为乐。这个“解脱”不一定是指究竟的解脱,不是说我的弟子都已经体验到涅槃了,他们都彻底地解脱了,他们以这个为乐;而是他们的心是朝向解脱的这个方向的。
什么意思呢?就是我刚才说,解脱就是类似于我们现代用语所说的“释然”。
———
世间中,我们经常要去抓取,我们不断地向外追寻去获得东西,不断地获取,很紧张地去争夺。但是佛陀的方向是相反的——是为了内心的释然去放下,不再执着于一些我们曾经执着的东西,从而获得内心的这种快乐。
有的人可能会问,这是不是一种消极的态度呢?你也可以认为它是一种消极的态度,但是这种消极的态度本身是建立在一个积极的基础上的,也就是积极地去面对内心的问题,不去逃避它,主动地面对它,然后去想办法解决它,从而获得这种释然的快乐,解脱的快乐,内心的这种清凉的感觉。内心的这种(感觉)就像佛陀做的比喻——好像一个欠债的人把债都还清了,那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我们追求这种快乐,我们不断地往这个方向去追求,(而且)这种快乐是可以叠加的。
———
世间的快乐是不能叠加的,我们通过追求美食(获得)的快乐,通过追求事业(获得)的快乐,你可能会快乐了一下,然后就不那么快乐了。然后,你会追求下一次,下一次还是这样,然后一次一次,甚至,你总是从同样的事物中获得快乐的话,你还会感觉到厌烦,你会感觉到腻。对吗?
但是修行中的这种解脱之乐是不会的,(它)会不断地叠加,你会越来越快乐,越来越快乐,这种快乐可以叠加到不修行的人根本就想象不到的一种程度。
08
面对疼痛的两种做法
我看很多人问到,腿疼的时候该怎么办?这也是一种现象,还是我刚才说的——现象或者境界,本身它是中性的,它没有问题。重要的是:你在这个中间做些什么?
比如说腿疼的时候怎么办?有的人说注意力一直被吸引在那个上面,可不可以 ——可以,也不可以。
———
如果你知道你修行是为了什么(就可以)。随着你的腿痛,你的注意力一直被吸在这个痛的感觉上的时候,它会增强你的念力,也就是你的专注力,这个也是对修行有帮助的。你通过这种专注力的增强,增强到一定程度时候,你的心就会体会到(它会自动地开始体会到)更深层次的造作、更深层次的行,也就是语行和心行的造作。
在缅甸有一些禅法就格外地强调要去忍痛,它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来提升专注力,让专注力达到一个很高状态的时候,他就会自动自发地去转向内心的这种造作、内心的苦。他会认识到内心的苦才是决定性的,而不是身体上的这种痛感。
但是,我们现代人如果去修行这种禅法,很多时候还没能体验到内心的这种苦的时候,专注力还没有拉升到那个程度的时候,可能就已经忍不住了。那么,如果长此以往,总是这样去忍痛,反而可能会导致你的脾气越来越不好。
———
所以,你在感觉到身体的疼痛,比如说腿痛的时候,你可以通过这个痛感来训练专注力,你也可以利用这个痛感来训练你对内心的敏感度。比如说,你在身体疼痛的时候,你的心里就很容易激起焦虑啊躁动啊这种感觉,那么,你可以利用这个契机来观察内心的这种焦虑和躁动。这也是一种方式,这也会导致你智慧的提升,也会导致你专注力的提升。
这两种方式都是可以的。重要的是,你要明白这个修行的原理,你要知道你修行是为了什么。
09
修行不等同于打坐
修行其实大多数的时间是在培养我们的专注力,还有对身心现象的感知能力。在佛教用语中,它属于念力,也就是正念的“念”。“念”的字面意思就是持续不断、念念不忘、记忆的意思,所以它就是代表了我们的专注力。
我们通过持续不断地训练这种专注力,然后在身心上生起现象的时候,我们要去评判这种现象:这种现象是躁动的吗?还是说它让我感觉快乐呢?如果它是躁动的,那么我们能做些什么去调整它吗?比如说内心的躁动,比如说身体上的紧张感,比如说念头的躁动,我们能让它止息吗?
———
如果不能,我们至少要试图去做到不要被它带走,我们不要陷入到这种念头的妄想中,被妄想牵着走,(或)陷入到这个妄想的游戏中,这个时候,你实际上就没有在修行了。比如说有的人刚开始打坐的时候会妄念纷飞,可能连续10分钟20分钟都是在妄念中。那么这个时候,你实际上可以稍微调整一下,比如说你可以睁开眼睛让自己清醒一下,或者你可以去行禅。
我建议大家不要太执着于“打坐”这种形式,我经常强调这一点,但是很多人还是没有真正意识到这点的重要性。
———
修行一定要从你早晨醒来还没有睁眼的时候就开始了,一直到你晚上躺在床上,不断地一直尝试去禅修,一直到你睡着为止。修行一定要这样去训练的,而不是我们每天花一个小时或者半个小时的时间去打坐,其它时间我就完全放逸了,这样的话,修行是很难有很大进展的。
我们一定不要把修行等同于打坐、等同于经行等固定形式的禅修。
10
为何佛陀不回答?
关于涅槃这么重要的问题,为什么佛陀不回答?
那就是我今天开始的时候说的,实际上这个问题你很难去理解的。就好像,你要办国外留学,比如说你要去英国留学的话,我只能跟你说一下,留学你要准备什么,然后你去了要学什么,能怎么样。
但是,实际上你留学过程中,会体验到的这些东西,你只有设身处地去体验才能理解。这个别人没有办法替你去体验的。他即使告诉你了,你也体会不到。
就好像我们去旅游的时候,你一看到很美丽的风景,内心很有触动,你可能感觉很感动,然后你把它拍下来,发朋友圈,给朋友看,他们也可能觉得挺好看的,但是,他绝对不会有你站在那里的那种触动——这就是为什么佛陀不愿意说,因为说了你也体会不到,所以其实没什么用,然后你还会陷入到胡思乱想之中,反而对你的修行有阻碍。
而且从另外一个层面上来说,就是当你把涅槃解脱当成一种体验的时候,(注意: 你把它当成一种体验的时候),你就很有可能会被误导。
因为我们修行中会经历非常多奇奇怪怪各种各样奇特的体验,如果没有人告诉你,你不知道这些体验的其中某一个是不是就是涅槃,你很有可能当你体会到某种很初级很初级的体验的时候,你就以为已经证得涅槃了,我是不是已经解脱了——实际上,根本不是。
但是,一旦你产生这种见解,你的修行很有可能就到此为止了。我为什么这么知道呢?因为我自己就体验过,我花了很多时间我走出来了,但是我同样也知道,很多人没走出来,很多人真的就以为自己已经体验到涅槃,已经证果了,然后,他的修行就到此为止了。就像我刚才说的,本来他还有机会真的证果的,但是他就结束了,他不想再修行了。
11
12
证果与轮回
其实是这样的:即使你不能证果,实际上你在修行中,随着你修行的加深,你不断地体会到烦恼的减少,在没有证果的时候,你大概对自己会投生到哪个方向,你就有一定的把握了。
实际上在十六观智的次第中,也有相对的对这个事情的一个阐释–就是到某一个观智,虽然你还没有证果,但是基本上你自己就能确定了:我不太可能会投生恶道了。
所以还是要去关注你当下内心的轮回,你的轮回就发生在你的内心里,你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去世,你现在就有可能去世。那么如果你现在去世了,你的内心是什么状态?你现在心的状态怎么样?你的心里有很多的烦恼吗?有很多的嗔心吗?是躁动不安的吗?你现在很愤怒吗?如果你内心不够平和、不够喜悦,你内心很愤怒、很焦虑的话,你就有可能会投生到不好的地方。
这就是佛教里的一种修行方式叫死随念。你要利用死随念这个方式,时刻提醒你自己——如果现在死了,假如我现在就要去世,我现在会投生到什么地方?我的心现在是什么品质?不要再想你50年之后死的事了,你未必能等到那个时候。你就想想你现在会投生到哪?你现在的心是处在哪一道?你是在饿鬼道吗?还是在地狱里?你现在就要去做出调整,不要把这个希望完全寄托在未来。
13
要观无常无我吗?
我看之前提问里也有提到:隆波帕默尊者谈到说要关注无常、无我。这个本身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你关注身心五蕴的无常、无我,它是一个修行中的必经阶段。
我之前其实在一个答疑里也提到过这个问题,但是很多初学者会被这个所误导,就像我刚才说,会被十六观智的那些体验所误导一样——你如果把修行当成追求某种体验,你必须要观到什么的话,那么你就很有可能会被误导。
———
你不管观到什么,观到五蕴的无常也好,无我也好,都是要为灭苦服务的。你观照身心的无常,是因为你要看到——无常即苦、苦即非我,如是观者,则为正观,正观者生厌离,厌离者生解脱。这个才是你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观到什么而观。
我为什么不喜欢让人过多去思维“五蕴的无常、无我”,那是因为对大多数初学者来说,你根本就观不到五蕴。等到你能观到五蕴的时候,你自然就理解什么是无常、无我,你的修行就已经比较上轨道了,你就不用去想:我要不要观照无常、无我了。你自然就知道怎么去运用这种对五蕴的体察来导向解脱了。
14
没有体悟涅槃,信心如何建立?
这个体验不是说要等到你证得涅槃了,你证果了,你证得阿罗汉果了,你才能体验;你当下就能去体验——你的这个禅法,有没有让你烦恼越来越少?比如说你修行了一段时间了,好比说两三个月了,你感觉你有没有变化?你的身心有没有变化?你在面对事物的时候,你的心态是不是有转变?这个才是你修行有没有效、有没有帮助、有没有作用的一个评判标准,而不是什么虚无缥缈的涅槃也好,还是禅定也好。
———
当然涅槃和禅定都确实是你在修行中,你在高级阶段会体会到的。但是,刚开始的时候,不要把这个当成你的一个目标。因为就像我说的,你把某种境界当成目标,你就一定会被误导。
当然涅盘是可以验证,但是只有靠你自己去验证。就像我今天开头的地方我就说了:你对于你没有吃过的食物,尚且都没有办法去理解它的味道,你怎么可能能体验到一个你从来没有体验到过的你修行中的境界呢?那个不是比食物更难以理解吗?
15
七觉支的次第
七觉支的次第有点复杂,七觉支是建立在四念处的修习之上的。四念处是属于八正道的正念这个环节,正念是八正道其中一个环节。我看之前提问里也有人问到说:“怎么修习四念处导向解脱?”实际上这个问法是有问题的,因为佛陀所教导的解脱之道是八正道,四念处是八正道的其中一个环节,当然它的确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
那么七觉支也是建立在四念处的修习之上的,你通过不断地观照身心现象,然后去培育你的专注力,也就是七觉支的第一个觉支,念觉支;然后你观照这个身心现象,要有目的性地去观察。什么目的性呢?——就是你要去发现苦,发现这种苦的成因,去观照缘起。这也就是第二个觉支——择法觉支;然后你发现苦之后,要试着去做出调整——培养善法、去除不善法,这就是第三个觉支——精进觉支;从而随着你烦恼的减少,你心的品质提高,你心的喜悦也就越来越多,然后也就会更进一步地往后面——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发展,一直到最高的舍觉支。我前两天的一个答疑谈到舍的问题,这是很高的修行阶段了,它在十六观智里也是修行证果之前的最后一步——就是行舍智。
我这是简单地说,实际上这跟你做任何事情的次第是一样的——你不断地去体察、不断地去培养你的这种习惯,不断地去关注,然后不断地做出调整,从而你就获得进步,获得进步之后你慢慢慢慢地心就越来越中立,从而导向解脱。
16
17
禅修之路的重要阶段
刚开始,我们通过不断地去放松身体,关注我们身体的造作。
更进一步,随着专注力的提升,我们会开始看到“语行”的造作–你的念头、你心中的种种的想法。到这个时候,你如果更进一步关注“语行”,就会体会到所谓的修行的十六观智的第一个观智–名色分别智,也就是你的心会开始出现一种旁观的状态,你会看到很多念头是自动自发地在生起、在运作。
这个时候,你要更进一步地去体察“心行”。我们可以姑且理解(心行)为你的潜意识里面的一些运作,比如说情绪、情感、很多细微的内心的躁动不安。其实“苦”的一个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躁动,不管是身体的躁动、还是念头的躁动、还是内心的躁动。
随着你不断地体会到内心的这种躁动的感觉,会有某一个时刻,忽然一下,你内心的躁动会有一部分被平息了。随着这种内心的心行的躁动止息了一部分,你会迸发出很强烈的喜悦感。这是修行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它对应了十六观智的第二个观智–缘摄受智。
这个时候你的心会生起一些领悟,它会看到心的造作–心行,才是真正决定言行的根本;你会认识到–其实我们世间也是由这种心的运作来推动的,由这个精神现象来推动的,而不是我们一般人所认为的,由物质所决定的;或者由我们的思想所决定的。
———
之所以很多人(尤其是不修行的人)会有这种想法,实际上是因为他的专注力太粗重、太浅了,不足以体会到内心里细微的运作,不足以认识到心对事物的推动性。那么当你认识到这一点之后,你才发现心才是世间的底色,或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可以说就是一种本质,是世间的本质。这个心的运转才是我们世间运转的根本部分,底层的逻辑。
这种心的运转,它是有它自己的规律的。什么是心行运转的规律呢?其实就是缘起法。这时候你的心会自动地认识到这个问题–就是它会从缘起的角度开始看待问题。
很多人到这个阶段,他就认为自己已经开悟了,因为他对世界的观念会有一种颠覆性的转变。他会开始认识到,自己以前看待事物的角度,基本上都是完全错误的,他会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来看待这整个世间。
他可能会经历很长一段时间,这个很长一段时间可能是几个月甚至几年。他会有各种各样的奇思妙想,然后会发现:原来这个事儿是这么回事、那个是那么回事儿。这时候他会感觉,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自己不能理解的事情了,就感觉世界上所有的以前我不能理解的事情,我全部都能理解了。
禅修者到这个阶段开始明白轮回是怎么回事了,也开始明白佛陀的一些话语,到底是什么意思了。虽然他这时候还没有真正体验过涅槃,但是实际上已经明白涅槃是怎么一回事儿了。到这个阶段他才能真正地有可能理解涅槃。
其实禅修者有没有达到这个阶段是很容易判断的,就是禅师通过一些问题,甚至都不用问什么问题,通过你的眼神、你的言行举止,就能看出你有没有跨过这个阶段。
我在缅甸遇到很多中国人、西方人到了这个阶段,他就真地认为自己已经证果了,甚至还认为自己已经证得阿罗汉果了。有一个西方人我不记得叫什么名字,还写了一本书,书的署名就是说什么阿罗汉谁谁谁,说他自己是阿罗汉,这本书好像最近还被人翻译成了中文,我不记得这本书叫什么名了。其实在那个书还没有被翻译成中文的时候,我就粗略的翻过,非常可笑。因为那个人说他自己是阿罗汉,然后在书里还提到他跟他老婆在家里吵架。
非常多的西方人在这个阶段就认为自己已经证果了。如果我们去看很多近代或者古代,甚至是当代还在世的一些所谓的什么佛教大师,或者灵修大师,你看他们讲的东西,如果你自己体验过这个阶段的话,你就会知道他们都是停留在这个阶段,他们以为他们开悟了。
———
有一个叫杰克•康菲尔德的美国人,是近代正念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他写了一本书叫《狂喜之后》,这本书就是讲他所遇到的、那些他认为的觉悟者在觉悟之后的一些状态以及一些境遇。我看到那本书里面他对觉悟的理解,其实就是这个阶段,他所谓的那些觉悟者,他认为的那些觉悟者,或者那些自认为自己已经觉悟了的人,他们实际上都只是跨过了这个阶段而已。
我最近在B站上也有看到那些视频,公然地说:我已经觉醒了,我作为一个觉醒的人怎么怎么样了。然后谈一些他对宇宙、对人,对生命的一些理解。其实说得挺好的,只不过从佛教修行的角度来说,他只是在一个初级的阶段,是很初级的阶段。
这就又回到了我刚才说的–我们一定不要把境界当成你追求的目标。很多人他就停留在这儿了,也就是他就不会再进步了。他会有很多的奇思妙想,他对世界的认识非常的颠覆,所以他会非常擅长于给别人讲一些东西。然后他讲的东西都听起来很厉害、很高大上、很玄幻,不懂的人听了他们的讲解之后就会觉得好厉害,肯定是宇宙的终极真理已经被这位大师所掌握了。我就不点名了,免得伤害到某些人的宗教感情。也就是我们近代的很多的、或者说99%你能接触到的什么灵修大师,都是属于这个水平。
禅修者如果能认识到自己真正的修行阶段,能更进一步地去加深的话,那么实际上到这儿,他才真正进入到佛教的修行,也就是在这个阶段之前,那个修行是跟外道什么都是共通的,就是外道都有这个阶段。
18
跨越小须陀洹
经历有个很特别的禅修阶段,它对应了十六观智的第二个观智——缘摄受智。在《清净道论》里对“缘摄受智”定义是:缘摄受智是法住智的同义词,也就是它管这个阶段叫“小须陀洹”。
在这个阶段的时候,实际上禅修者的很多表现、很多知见跟初果圣者是非常相像的,所以它经常被很多人误解为已经证得初果。就算那些佛教以外的修行人到这个阶段时,他们也会认为说自己已经觉悟了,已经开悟了……我们看到当代的或者历史上很多大师,他对开悟的理解实际上就是这个阶段。就是到了这个阶段,你对世界的认识发生了转变,你才会开始明白轮回是怎么回事儿。因为你理解到了“心”的决定性作用,然后你才会理解到轮回是怎么回事。
但我个人讲法的时候,不太喜欢老是强调这些东西,为什么呢?因为其实没什么用。如果我老是讲法的时候,跟你讲什么“心外无物、心生万物”这种听起来确实挺厉害(的话),但其实对大家的修行是不会有任何帮助的。所以我觉得一个真正会指导禅修的人,他肯定会相对来说比较务实一点,尽量去讲一些你能马上用得上的东西。但很多时候讲这些务实的东西,反而还会被人认为说:你是不是不懂?你这个人是不是境界不行?
实际上这个阶段是一个很重要的阶段,禅修者会在这个时候开始认识到“缘起”的决定性作用;也会认识到“缘起”的一些特性——事物由“心”的推动导致事物之间的联系,以及它的联贯性、相互因果的作用。而且往往过了这个阶段的人,再去看很多后世的佛教经典,或者一些以前看不懂的那些所谓的觉悟者们写的东西,你会发现你全部都能看懂。但这个阶段,会被很多人误以为自己已经解脱了,已经觉悟了。
———
那么他如果不了解真正的修行的目标或者方向,他很有可能会就停留在这,再也不会进步了。然后他就会每天沉浸在自己的很多奇思妙想之中,他会发现原来事物是这么回事儿,原来宇宙是这样的,甚至他会感觉量子力学自己都明白了,他就开始著书立说了……很多什么灵修导师,其实都是在讲这些内容。
实际上当禅修者度过这个阶段的时候,如果他能潜下心来,更进一步地去深入,或者说他对他的禅修导师有非常强的信心,禅修导师能点醒他,告诉他:你没有觉悟,你没有证果,你还得继续。如果他能听得进去的话(因为很多人真的就听不进去了,他会生起非常强的傲慢心)。我见过很多人到了这个阶段,就是我提醒他,他也不以为然。他会觉得“我这境界太高了,你都未必能理解,你觉得我这个境界不行,那可能是因为你根本就没体会过我这种境界”。我遇到过很多这种禅修者。
这种境界当然不是离苦,他还有很多很多的苦,还有很多的烦恼。但是它真的非常像证果,所以经常会被人误解,但它实际上只是修行的一个很初级的阶段。在一些其他的修行法门里,他们管这个叫觉悟、觉醒,或者说叫开悟。
我看之前的提问里也有让我说“明心见性”是怎么回事,还有让我能不能聊聊藏传佛教,实际上术业有专攻,这些东西我并不是特别了解,但是我的确有稍微了解一点,或者跟相关的人也有聊过。
实际上,在这些修行法门里都有谈到这个阶段,他们都很重视(就是我刚刚提到的这个修行阶段),反而是原始佛教里对这个修行阶段没有那么重视。可能是因为这个阶段相对于初果、二果来说,它太低级了,所以可能佛陀根本就懒得去过多地提这个阶段。但是我们现在的修行者,很多(人)对这个阶段应该是比较颠覆性、比较重要的一个阶段。
那么,如果你在这个阶段更进一步下去,你其实就会开始真正地认识到“苦”是什么意思,你会开始认识到“无常、无我”这些概念,它到底指的是什么。你没有过这个阶段的时候,实际上你对“无常、无我”的认识都还是比较模糊的、比较概念化的,那么你对这个“苦”的认识也是相对来说比较概念性的。
如果修行者更进一步地去不断地体会“心行”的运作,那么他就会越来越深入到内心的这种运作之中;然后他就会开始体会到第三、第四观智,第三观智包含了三个,对“无我、无常、苦”的认识,所以叫苦随观智、无常随观、无我随观;然后,第四观智——这就是最重要的生灭随观智。
———
所以我看很多人在缅甸禅修一段时间,比如参加密集禅修几个月,然后回到国内,他就会认为“我已经修到什么生灭随观智了”。实际上听一下他的体验,如果懂的人就会发现他根本就没有。因为他只是体会到了身体的生灭,真正的“生灭随观智”是“心行”的生灭,他根本就没有体会到“心行”的生灭,这种“生灭随观智”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19
20
无我略谈
我看有的人会问说:为什么没有灵魂了?谁在轮回?轮回的主体是什么?为什么无我了?无我了谁在轮回?
总是在纠结这种问题。因为你所理解的那个轮回的主体,你认为它是必须有一个实在性的东西。这其实就是典型的婆罗门教思想,也就是佛陀反对的,他提出这个anatta(无我)这个思想所反对的东西。
———
我们看很多动画片里,比如美国大片、好莱坞大片里,一个反派角色,他的心里有一个持续不断的能量源,比如一个水晶或是什么东西,我们只要把那个东西给它破坏掉,给它挖出来,它就完蛋了,对不对?其实很多时候,就是理解我们自身的时候,我们也会往这个方向去理解,就是认为说:有一个东西在核心的地方,在决定我们的生命,这个东西才是最核心的东西。
实际上你想一下,比如一个电脑、或者一个汽车,汽车我们可以说它的发动机是它的核心,对吗?但是发动机并没有一个源源不断的能量源,没有一个“水晶”放在里面给它提供持续不断的能量,虽然它是通过汽油来提供能量的。或者说电脑的CPU,它并不是有一个类似“水晶”、一个恒常不变的固定的东西在那给它提供能量、提供支持,而是它更多的是一个函数、一个运转的模式,它最核心的东西是一个模式。
我们人也是一样的,我们最核心的东西不是一个恒常不变的什么灵魂这样一个东西。
(全文完)
🔚
—— 法心尊者 • 答疑群 ——
入群后贤友将获得:
① 尊者定期群内直播开示讲座
② 尊者开示录音的群内首发
③ 法宝书籍免费结缘(仅需邮费)
④ 有机会向尊者提问(根据上期问题数量,不定期开放)
⑤ 答疑音频群内提前首发,可下载保存
⑥ 尊者见面会、禅修营等福利通告,群内首发,优先参与
⑦ 群内即将开展禅修打卡等活动,贤友可进群关注通知
长按下方二维码加管理员入群
——— 尊者禅修开示 ———
——— 尊者讲座、译著、声明 ———
尊者介绍
————
2014年 接触南传上座部佛教,并参加内观禅修营学习禅修方法。
2016年 放下工作全身心独自住山修行。
2017年 赴缅甸仰光雪乌敏禅修中心(Shwe Oo Min Dhamma Sukha Tawya),于德加尼亚西亚多(U Tejaniya Sayadaw)座下剃度出家。随后在因德嘉长老(U Inndaka Sayadaw)座下达上成为比库,并长住于恰密棉禅修中心(Chanmyay Myaing Meditation Centre)。
2018年 在因德嘉长老的指示下,给前来参学的中国禅修者进行佛法开示和禅修指导。
2020年 翻译了坦尼沙罗尊者(Ven. Thanissaro Bhikkhu)的著作《佛法溯源》。受北京四念处学习中心邀请,线上开示“唯一道——原始佛教的修行方法”系列课题研究讲座5讲。
研究方向:
原始佛教溯源,依据巴利圣典四部尼柯耶,通过对巴利原词词意的探究,在不盲目依赖任何后期注释的基础上,只运用佛陀原始的理论框架如四圣谛、八正道、三十七道品、十二因缘来禅修。依据佛教史、考古学、文献学、语言学,探索原始佛教的思想架构。
编辑:Helana Jan Tārakā
校对:唐蓉 杨晓红 秋杨 林木芬芳 杨纯 张生 茉莉花茶 杨佩文 春花 无忧 慧日 明懿
音频:来 Ruann
图片:面包手
终审:法心尊者 寰 Jan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遥望佛陀正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