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心尊者
“唯一道”第三讲(2)
图片下方为录音文字版
八正道 |
唯一道:第三讲 (2)
法心尊者
于是我们就需要讲到四圣谛的最后一个——八正道。佛陀讲到八支正道的时候,说有两种八正道:一种是属于世间法的八正道,能给你带来福报,带来种种的功德,也能一定程度上提升你的心的质量;还有一种是出世间的八圣道,会引领你达到终极的解脱。
(1)正见、正精进、正念和正定的表面涵义
佛陀在解读八正道的时候说:八正道,正见为先导。
“正见”是什么意思?“见”这个词,就是观念的意思,所以正好对应了十二因缘的第一支——无明。所谓的“无明”,巴利语是avijjā,意思是没有用一个正确的方式、有效的观念来看待事物,这导致你在无意识中受到某些潜在观念的影响和驱使。所以要培养一个有效的、能导致离苦的观念,这个观念是什么呢?就是四圣谛。
———
佛陀讲到“正见”的时候,说有两种正见——一种是世间正见,一种是出世间正见。
世间正见是关于轮回、业力、果报、布施,以及日常行为的有效性——你相信你的行为不仅会带来当下的影响,也会带来长远的影响,甚至长远到影响死后的生命,影响到未来世,这种影响会持续不断地发展下去。如果不从根部上去扭转的话,它就会周而复始地、不断地产生影响,就像海浪一样。这个是世间正见。
就像刚才例举的念佛的老年人,他可能没有出世间正见,但是却在一定程度上建立了这种世间正见。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出于迷信也好,还是愚昧也好,对于他来说,基于这种世间正见,就会怎么样呢?他就会更进一步地克制、调整自己的行为,不做坏事,甚至可能会主动地做好事。这个就是世间八正道的方向。
接下来我再简单地介绍每个环节的意思,因为八正道也不是线性的。佛陀说八正道中的三个环节——正见、正精进和正念是围绕着八正道的每一个道支转的,也就是说,八正道的每一个道支又都包含了正见、正精进和正念。佛陀讲到正定的时候,说八正道前面七支是正定的资助,也就是说八正道前面的七个,都是以正定为目标导向的。
这个好像区别于我们一般学习的关于“正定”的定义,这同时也是很多当代的禅修体系争议很大的一个问题。我就不做过多阐述,直接说我的个人看法了,如果跟你的过往知见有很大出入的话,我还是要说,我肯定是有我的理由才会这么说,而不是凭空胡说的。
———
正定的巴利语是Samadhi,中文古译叫做“三摩地”。“三摩地”(其实)应该是“定”的意思。我们总是说“禅定”,实际上“禅”和“定”是两个词。“禅”指的是“禅那”,也就是jhana。Samadhi才是定,这个词前半部分的sama是指心的平静、寂静,是相对于苦而说的,可以被认为是苦的反面。苦就像火、像沸腾的水一样,是躁动不安的;定是苦的反面,没有那么躁动,它在我们身心上的直观体现就是“心一境性”。“心一境性”是什么意思?就是你的身、语、意没有那么多躁动,平静下来之后,呈现出的不散乱的状态。这个是“定”的字面意思。
而八正道的“定”是“正定”。“正”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导向苦灭,修习八正道是为了离苦,对离除苦有帮助的,才能被成为“正”。正定作为八正道的最后一支,佛陀说过,八正道的前七支都是正定的资助,如果正定跟外道的定是一样的,是共通的,那就说不过去了。
现在很多人把“定”理解成专注——把心专注于某个单一的目标,通过专注力来达到禅定。这也算是一种定,因为“定”的意思是心的一境性——心的平静,我们确实可以通过专注来使心平静。但是通过专注力,将心集中于一点进入禅定,可以去除烦恼吗?能导致苦的断除吗?显然是不可以的。所以现在有的禅修导师就说,需要出定了之后再修观。
佛陀从没有在八正道里讲到出定之后再修观,佛陀直接说:八正道是以正定为目标导向的,八正道的前面七支是正定的资助,也就是说修习八正道就是为了追求定。你可能会觉得困惑:不是说戒、定、慧吗?怎么现在成了完全为了修定呢?智慧在哪儿体现呢?这个慢慢讲。定,我们姑且认为是一种心的平静、清明的状态,后面我再详细地解读它。
———
现在我要说的是“正精进”和“正念”。
“精进”的字面意思是努力。现在很多禅修导师对“精进”的理解就只停留于字面意思上,认为精进是努力的同义词。但是努力也有不同的方式,努力地工作也是精进——精进地工作。那什么是佛陀所说的 “正精进”呢?
三十七道品中的四正勤对应了“正精进”的含义,也就是“未生恶法令不生,已生恶法令去除;未生善法令生起,已生善法令增长”,就是努力地去去除不善法、培养善法。前面我讲过什么是善法、什么是不善法。佛教对善与不善的定义非常明确——导向苦的削减、苦的止息就是善;导向苦的增长就是不善。所以“正精进”的含义不是瞎努力,而是努力地培养善法,培养能让苦削减的因素;去除让苦增长的因素。这些因素也不光是心理层面的,还有种种的外部因素,比如持戒、克制感官等因素——培养一部分,去除一部分。
“念”是什么意思呢?第一天我提到“念”的时候,我说经典里面佛陀对于“念”的定义就是记忆力,能回忆起很多年前的事情。这两天有一位同学一直发邮件过来,想了解这是什么意思,我专门等到今天才讲这个问题。念,sati(巴利语),这个词在当今不同的禅修体系里,所代表的意思都不太一样。
在缅甸(这个词)一般表示觉知。注释书里面还有一个比喻——像石头扔进水里面,直接就沉下去了,所以你要完全沉入式地觉知你的目标。这个解释带有专注的意思,也是正确的,但是我觉得还不够全面。泰国的一些禅修派系,他们把念——sati这个词翻译成“觉性”。这种翻译方式类似西方的正念心理学对于“正念”的解读,也就是一种特殊的状态,一种完全不加评判的、旁观的状态。
那么刚才我说“佛陀把念诠释成记忆力”,记忆力跟修行到底有什么关系呢?有一次,有人问我用什么方法禅修,我说:“其实佛陀教导的重点不是禅修方法,而是你要去去除和培养哪些素质。”他直接就说:“你连个方法都没有,修行怎么修呢?”但是佛陀在经典中的确很少讲到禅修的具体方法,他都是在讲“培养”和“去除”。
———
那么“念”这个素质,它体现在什么地方呢?当我们说一个人记忆力好、记忆力不好的时候,指得是他哪一方面的品质?比如说上学的时候,如果你的专注力很强,可以一次性学习很长时间,那么往往你的记忆力也会非常好。很多孩子看不进去书、学习不好,可能看书看五分钟就受不了了,看不进去了,开始躁动不安。但是有一些学霸,看书一整天也完全不会感觉不适应。他的心的意念力、专注力特别强,往往也表明他的记忆力特别好。所以,“念”就是特指你这方面的品质、心的这方面的素质,体现在修行中,指的就是忆持不忘、持续不断的专注力、忆念力。我们现在可能不会把这种素质跟记忆力联系在一起,但实际上它们就是一个意思。所以,“念”在修行中就是持续不断地忆念,对目标持续不断地专注。
这是“念”的字面意思。
那什么是正念?什么是佛陀在“八支正道”中提到的“正念”?“正念”特指四念处,也就是四种你忆持不忘的“东西”。
(2)正见、正精进、正念和正定的具体运用
具体的一会儿再讲,我还是要从正见开始讲。
刚说了一下正见、正精进、正念和正定的表面涵义,现在要说一下它们具体是怎么运用的。
为什么“正见为先导”?因为你必须先树立一个正确的观念。什么是正确的观念?佛陀在不同场合对“正见”的诠释也不太一致。依据他第一次讲法以及他大多数时间对“正见”的定义来说,正见的意思就是四圣谛。也就是说,你要以四圣谛的观念来看待事物,也就是你有一个评判标准,你要树立这个评判标准。这个评判标准是什么?就是所有的主观经验,不管是由外来的,还是由心造作出来的,你要去评判它。以什么标准来评判呢?就是它是否导致了苦,什么原因导致了苦,以及如何去除苦。这个就是正见的观念。
好比说你要减肥,你首先需要了解减肥的原理,你需要了解每天摄入的卡路里不能超过消耗的卡路里,只有这样才能降低脂肪含量。明白了这点,你就要去计算:我吃的每一样食物会使我摄入多少卡路里?如果我每天花一定时间运动,会削减多少卡路里?你以这个观念来评判食物和运动。
在减肥的过程中,你只有在涉及到“吃东西”的时候,才需要注意一下这个问题。但是身心的苦是时时刻刻都存在的,你的每一个心念、每一个细微的言行、每一个身、语、意的造作,都在决定你身心的发展方向,这是每时每刻每分每秒想停也停不下来的,即使在睡觉的时候你的潜意识也还是在运作。所以,你必须时时刻刻关注你是否在用正确的,也就是四圣谛的观念在观察你的身心现象,你必须时时刻刻对此提起警觉。这就是正见中的正念,也就是要时时刻刻地对你看待身心现象的方式保持警觉。
你如果能及时地调整你的观念,比如说,当你起嗔心了,想要去伤害别人、发泄嗔心的时候,你要想到:我如果随顺嗔心,我的心的就会朝着嗔心的方向运转,这只会导致更多的嗔心。这可能有一点反直觉,因为我们总是认为,生气的时候,只要想办法发泄一下,这个气就消了,就舒服了。实际上,心理学家针对这个问题曾经做过实验,他们故意地激怒两组受试者,然后让其中一组把沙袋想象成激怒他们的人,让他们打沙袋,而另外一组被要求坐下来冷静一会。事后,对这两组受试者的调查发现,采用“发泄嗔心”的方法去打沙袋的那组受试者,愤怒反而加重了,而坐在那里忍了一会儿的受试者,愤怒的感觉却变轻了。
下一次当你生起嗔心或者贪心,想要随顺嗔心和贪心的时候,你要想到:这会导致苦,会导致我未来苦的增长。
(3)正思惟
所以这就又引出了八正道的第二个环节——正思惟。
我之前说过:“思惟”不是思考,它是指心的意向,心想要朝向什么方向发展,比如你给自己制定的目标、方向。
佛陀所说的“正思惟”是什么?是离贪思惟、离嗔思惟、离害思惟,也就是你的行为应该以离贪、离嗔、离害(伤害自己和他人)为准则。它的外部表现,就是你的行为、言语;内部的体现,就是指你内心的情绪,还有由情绪所带来的种种不好的想法,比如说当你讨厌一个人的时候,你的心里就会反复地想着他有多么令人厌恶。
我们的心总是会执取那些不善的、让我们受苦的状态,好比说一个人在失恋的时候,虽然他知道失恋的感觉让他很痛苦,但是他还是想要让自己沉浸在失恋的状态中。比如说他会听跟失恋有关的歌曲,去跟朋友一遍遍地倾诉,去回忆过往的片段。他很清楚这只能让他越来越伤心,但他就是不愿意做出转变。我们的心就是会执取一些特定的场景,这使它感到安全,这就是对阿赖耶的执取。心执着于某个固定的场景,是因为它在那里感觉安全,如果让它放开的话,它会感到不安。
所以你要有意树立一个新的观念,要去评判什么让你受苦、什么导致苦的增长——这些贪心嗔心。当你沉浸在失恋的状态、愤怒的状态、贪婪的状态中的时候,你的苦就会增长。所以你要有意识地去扭转这些状态。
这就是八正道的第二个道支——正思惟。正思惟中的正念,就是持续不断地注意此事,并且做出改变(精进)。所以正思惟中也要有正念和正精进。
(4)正语、正业、正命
后面的三支就涉及到戒,也就是正语、正业和正命。
正语指的就是话语。但是 “语”这个词,在佛教的语境中,有时不光指说出口的话,也指内心的自言自语,也就是你的妄念。我们一般所说的念头,实际上也包含在“语”的范围内。
在缘起法中,无明缘行的 “行”就是造作,不断地制造新的经验,不管是通过抓取外部的,还是内心制造的,都属于“行”的范畴。佛陀对“行”的定义就是身行、语行和心行。语行就包含了你的言语和你内心的造作,而你的观念决定了你的造作方式。
我们已经知道正见和正思惟了,接下来就应该将其落实到我们的行为中,也就是正语、正业和正命。
正语就是你说的话、内心的想法,应该以什么为指导原则?还是你苦的增长和减少,更进一步就是离贪、离嗔、离害——正思惟。佛陀很明确地指出了什么是“正语”,就是不妄语(不说谎话)、不两舌(不去挑拨别人的关系)、不恶口(不要用言语去伤害别人,不要去骂别人)、还有不绮语。绮语这个概念就非常有意思了,是什么呢?表面意思就是没有用的废话。实际上我们会发现,人们大多数时间所说的话都可以算作绮语,尤其是闲聊的时候。你为什么想要闲聊?我们身边都有那种朋友,喜欢喋喋不休,即使没什么事也喜欢找人聊聊天。下一次你想要找人闲聊的时候,试着体会一下内心的动机、看看是什么样的情绪驱动着你,使你即使没什么事也想要去找别人聊聊天、倾诉一下呢?是你内心的不安、内心的躁动、内心的苦,导致你想要去说一些没用的废话。所以佛陀说:比丘们聚在一起的时候,应该只有两种状态,一种是法义的探讨,一种是圣默然。没有意义的话就不要说,因为那都是源自你内心的躁动与不安。
像我那天说的:打坐的时候,坐到一半感觉无聊了,这就是你内心的烦恼在当下体现。所以你要有意识地去调整它、克制它,不光是说出口的话,还有没说出口的话、内心的想法,你也要及时地意识到,然后做出调整。内心有伤害别人的想法,你要去调整、去克制。想要说一些没有意义的话,或者想一些无聊的事儿的时候,你要觉察到它、调整它。这就是正语之中的正精进和正念,正精进就是努力地调整,正念是持续不断地忆念。
———
接下来是正业,“业”指的是行为,善巧的行为也应该要导向苦的减少。那什么是“正业”?佛陀说: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
这里我要稍微提一下,我们可能听说过初果圣者的圣戒成就,也就是初果圣者绝对不会主动地去犯戒。很多没有修行的人把这个词理解得非常天真,以为人一旦证了初果就会获得一种很强的自制力,认为初果圣者不会犯戒是因为他会努力地克制自己。对于一般人来说,持戒的确是需要努力地克制,但是佛陀在提到初果的“圣戒成就”的时候,实际上并不是指所有的比丘戒,经典中佛陀对圣戒成就的诠释特指“五戒”,就是不杀生、不妄语、不邪淫、不饮酒和不偷盗。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初果圣者的烦恼太轻了,使得他完全不会有做这类事情的动机。
佛陀曾经举过一个例子,他用茅(可能是芦苇一类的东西)蘸了一下湖里的水,然后问比丘们:“是湖里的水多,还是茅尖上面蘸的这几滴水多?”
比丘们说:“当然是湖里的水多,茅尖上面的几滴水算得了什么。”
佛陀说:“初果圣者所断除的烦恼就像湖里的水一样多,他所剩余的烦恼就像这个茅尖上的水一样多。”
所以,现在有些人认为“初果只不过是知见的扭转,他的烦恼并没怎么减轻”,这种看法是问题很大的。实际上初果圣者已经断除了绝大部分的烦恼,所以他才会获得圣戒成就,也就是说,他的烦恼已经细微到他根本就不会起动机、起嗔心去伤害任何生命,即使是打一只蚊子、踩死一只蚂蚁。他都不忍心去伤害一只蚊子、伤害一只蚂蚁,更不用说去欺骗别人或者是去偷东西,因为他内心不会起这种动机,他的心里没有这么重的烦恼。就是说,连伤害一只蚊子、踩死一只蚂蚁这种烦恼,对于初果圣者来说都已经过重了。
现在有的人好像认为:初果圣者还会去打人,还会去做一些很不好的事情。我们想一想,他做这些不好的事情所需要的烦恼是不是比踩死一只蚂蚁的烦恼要更强烈?如果这个人做事说话的动机所包含的烦恼会重于踩死一只蚂蚁、打死一只蚊子的烦恼的话,他很有可能根本就不是圣者、没有证得任何的道果。
这个是题外话了,刚才说的几项是正业,你要去调整外部的言行、内心的动机。
———
“正命”就是指正确的谋生方式,这个针对在家人和出家人是有些区别的。佛陀时代的出家人主要还是依靠托钵乞食,依靠信众的供养为生。对于在家人来说,范围就宽松一些,因为在家人还是要工作谋生,但是你所选择的谋生方式还是要以根本原则为指导,也就是说,你的谋生方式不要伤害到他人、不要伤害自己、不要包含非法的收入、不要涉及到杀生……涉及到种种不好的事,给他人造成负面的影响,也给自己造成不好的影响。因为你就算能欺骗别人,也还是欺骗不了自己,如果你做的这个事情会伤害别人,你自己的心里是很清楚的,除非你不知情。
如果你真的不知情的话,那就不算恶业。经典中记载有一位阿罗汉长老眼睛看不见,他在走路的时候不小心踩死了几只蚂蚁,但是佛陀说:“他既不犯任何的戒,也不造任何的恶业。”现在有些人说,即使你在不知道的情况下做了违犯戒律的事,也一样犯戒,也造恶业,这个就是无稽之谈。佛陀的教导完全立足于心的动机,因为佛陀明确地说过“思即是业”,《律藏》里佛陀还说过“思即是戒”,意思是动机就是业,动机就是戒,你的戒行取决于你的动机,你造不造业也是取决于你的动机。
当然了,你不能自己欺骗自己,明明起贪心了,心里却不承认。我们国内很多修行人有一种不好的风气,就是以烦恼为耻,他不愿意坦然地承认自己的贪心、嗔心,甚至还喜欢用贪心、嗔心去讽刺、挖苦其他人:“你看你又起嗔心了,你这是贪心。”他不关注自己的贪心,却总是去研究别人的贪心,这个就很不好了。当你以烦恼为耻的时候,你就不会坦诚面对自己的烦恼。我们在修行圈会见到一些人,他们喜欢去标榜“哎,我一点也不生气”之类的,实际上旁边的人都能看出来,他已经气得要死,但是他还是嘴硬:“我没有什么嗔心,我一点儿也不生气,我一点儿也不贪,我什么都不在乎,都无所谓……”实际上如果你留意他日常的行为,就会发现与他自我吹嘘的情况相去甚远。如果你是这样的话,你就没有诚实地面对你真实的主观体验。修行就是要真实地面对主观体验,并且在主观体验上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以上是“戒”的部分,也就是正语、正业和正命。
———
这也涉及到世间八正道和出世间八正道的区别。如果你把戒律当做一种行为准则来约束自己、克制自己,那么它也会给你带来世间的好处,给你带来福报,给你带来功德——提升你内心的德行。但如果你把戒律看作导向苦的助缘,也就是说,你从根本上明白你到底为什么要持守这些戒,明白你为什么要去克制、调整你的言语、行为,那是因为它们会导致你苦的增长,它们会导致你当下和未来的苦与不利,所以你要去调整它、去除它。如果你是基于这种观念来持守戒律,它就会成为出世间的八支圣道其中的三支,导向出世间的道路。
我在泰国参学的时候,一位泰国的长老格外地强调戒律的重要性。他经常举例子说,在家人修行是翻山越岭,出家人是坐飞机。因为出家人有戒,戒特别多,所以能保证修行效率很高。他还经常说,佛陀只给比丘制定了227条戒,但实际上戒律可以是一千条、一万条,戒律是越多越好。只不过佛陀只制定了这么多。
那个时候我很难理解他说的这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戒律可以有一千条、一万条,但是佛陀只制定了227条呢?随着我自己不断地去揣摩、在修行中的体会,我就明白了:他的意思是,作为一个修行人,你对于戒律的理解应该是出世间的,而不是世间的。也就是说,长老实际上是在说律,而不是在说戒。我们一般说“戒律”,“戒”和“律”是有区别的。在词义上,“戒”指的是明确规定的这些戒条,比丘有227个戒条,pātimokkha(巴利语);“律”是广义的自律的意思,指的是你要有意识地去克制你的行为,克制你的言语,你要去主动调整你外部的言行,也要去调整你内部的起心动念。
———
长老是想表明:你之所以出家,是因为你可以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来把你的生活规范得井井有条,不用去做那些会导致你内心起烦恼的事情。我们在世俗中工作生活,即使我们不愿面对,却还是有很多令人起烦恼的事情找上我们。因为我们还不是阿罗汉,所以当你在面对一些事情的时候,即使你知道不应该起烦恼,你也不愿意起烦恼,但你还是会起烦恼,会焦虑、烦躁。相对来说,出家人可以维持一个打扰比较少、相对清净的修行环境,这也使他可以用更高的标准来约束自己的言行。长老表达的是这个意思。
所以如果你只是把戒律看成法律条文一样来规范你的行为,你只是知道我有五戒、八戒需要持守,那么它只是世间的正道。如果你明白,你之所以要调整你的言行,是因为你要以此为基础,去更进一步地调伏内在的烦恼,从而去除苦——它们都是为去除苦服务的,那么你就是走在出世间八正道的解脱的道路上面。
(5)正精进、正念和正定
后面三支是定的部分,也就是正精进、正念和正定。
正精进,我已经说了,是努力地去除和培养。去除什么呢?就是去除恶不善法。南传佛教把烦恼分成三种,有表面的违犯烦恼,还有内部的缠缚烦恼、随眠烦恼。我们一般说的去除贪嗔痴,实际上还是属于缠缚烦恼的层面,它们代表的是内心的意向、想法。
从根本上来说,导致你受苦的东西是什么呢?就是四圣谛的第二圣谛,苦集圣谛——渴爱和执取。渴爱就是你内心的躁动、你内心深处想要向外抓取的冲动,执取是你对于具体事物的执取,它们导致你受苦。
正精进中也包含了正念,也就是说,你要时时刻刻地记住:要去除烦恼,调伏苦。
(未完待续)
🔚
唯一道|佛陀的灭苦之路
——— 尊者禅修开示 ———
——— 尊者讲座、译著、声明 ———
编辑:Helena
校对:灵犀
音频:来 Ruann
图片:面包手
终审:法心尊者 寰 灵犀 Jan
版权声明
1. 本公众号发布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 转载请联系管理员,严禁用于任何商业性用途
微信号:wuyueyuan555
长按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遥望佛陀正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