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不相信来世吗?|《轮回的真相》(节选2)——坦尼沙罗尊者


点击了解:遥望佛陀正当年 • 公益声明



佛陀不相信来世吗?

——《轮回的真相》节选(2) 

4. The Noble Truth of Rebirth
轮回的圣谛

原著:坦尼沙罗尊者

中译:法心尊者

坦尼沙罗尊者  Ven.Thanissaro Bhikkhu

点击了解:作者简介



* 原书官网:https://www.dhammatalks.org/books/TruthOfRebirth/Section0001.html

 

为了将他的听众们从世间正见引领到出世间正见,佛陀教导轮回不仅仅是要激发他们不放逸的感觉,同时也激起他们的厌离心(巴利语Saṁvega):因无法从轮回中解脱所导致的不安与畏惧。

“长久以来你们(反复)经历过母亲的离世,而在这长久的生命流转中,你们因母亲离世——与不喜欢的相遇、与喜欢的分离——所流过的眼泪,汇集起来比四大洋的水还要多。

“长久以来你们(反复)经历过父亲的离世……兄弟的离世……姐妹的离世……儿子的离世……女儿的离世……亲属的损失……财产的损失……疾病的损失。而在这长久的生命流转中,你们因疾病的损失……(同上)……还要多。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轮回是没有起点的。众生被无明蒙蔽、被渴爱束缚而轮回流转,这起点是不被了知的。而你们长久以来所经历的压迫、痛苦、损失填满了墓地,足以使你们对一切造作的事物离相、离欲、解脱。”

                                                         ——《相应部·15集·3经》

不放逸与厌离心的关系对等了佛陀在觉悟当晚所证得的第二明与第三明。当看到众生的观念与行为如何导致了投生,佛陀意识到不放逸在个人思想、言语以及行为层面的重要性。见识了反反复复的死亡与再生的不确定性和无目的性之后,佛陀生起了厌离心,想去寻找一条出路。

佛陀选择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方式,即是:将他在前两个明中获得的关于轮回的原理运用于当下的心理活动,以及它们在当下和未来所产生的后果中。这样,他证得了可以导向究竟解脱和轮回终点的正见——四圣谛。

出生作为苦的一种体现被罗列在第一圣谛中——这也显示了它们之间的关联——而第四圣谛将其终结。事实上,出生排在名单的首位:

“比丘们,这是苦圣谛:出生是苦,衰老是苦,死亡是苦,忧愁、悲伤、痛苦、忧虑、绝望是苦,与不爱的结合是苦、与所爱的分离是苦,所求不得是苦。简而言之,五取蕴是苦。”   

——《相应部·56集·11经》

第二圣谛将苦的成因定义为任何导致了“未来的有(形成,英译becoming)”——这是导致再次投生的因——的渴爱与执取。这也显示了第二圣谛与投生之间的关联:

“比丘们,这是苦集圣谛:是这导致了未来的有(形成)的渴爱,它伴随着欲望与愉悦、到处享乐,即:对感官欲望的渴爱,对有(形成)的渴爱、对无有(不形成)的渴爱。”

——《相应部·56集·11经》

那些不承认佛陀在前两个圣谛中探讨了个人的投生的人,往往在以下两个问题上纠缠:他们要么是说这里的“出生”指的并不是“再生”;要么是说这里的“出生”指的是微观层面的瞬息心理活动,而不是指宏观层面的众生或人类的“出生”。这两种说法没有一个全面地解释了佛陀的话。

前一种人指出佛陀在第一圣谛中使用的词是“出生”而不是“再生”,所以这里并没有“再生”的含义。然而,这种推论忽视了第一圣谛与其他几个圣谛的关联。第一圣谛中所包含的每一种苦都是由第二圣谛所造成的,并由第四圣谛终结。如果出生是一次性的事件,那么对于已经出生了的人来说,就完全没有必要追究出生这种苦的成因,而这种苦也就更不可能被第四圣谛终结了。

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当我们看到佛陀的自述中,通过他所证得的第一、第二明,发现苦源自于周而复始的再生后,佛陀是如何着手探索苦的成因的。他细察出生的潜在成因,并追溯至心灵的深处:

“比丘们,在我觉悟以前,当我还是未觉悟的菩萨时,我想:‘这世间确实已陷入苦难!它出生、衰老、死亡、毁灭后又重现,但却无法发现这压迫、这老与死的出路,什么时候才能发现这压迫、这老与死的出路呢?’

“接着,这样的念头生起了:‘当什么存在时,则有老与死的存在?什么是老与死的必要条件呢?’经过我善巧的关注(如理作意),智慧升起了:‘当出生存在时,则有老与死的存在。出生老与死的必要条件。’

“接着,这样的念头生起了,‘当什么存在时则有出生的存在?什么是出生的必要条件呢?’经过我善巧的关注(如理作意),智慧升起了:‘当存在时,则有出生的存在。出生的必要条件。’

“当什么存在时则有的存在?……”

“当什么存在时则有执着/获取的存在?……”

“当什么存在时则有渴爱的存在?……”

“当什么存在时则有的存在?……”

“当什么存在时则有的存在?……”

“当什么存在时则有六入处(六种感官的存在?……”

“当什么存在时则有名色的存在?”什么是名色的必要条件呢?’经过我善巧的关注(如理作意),智慧升起了:‘当存在时,则有名色的存在。名色的必要条件。’

“接着,这样的念头生起了:‘当什么存在时,则有的存在?什么是的必要条件呢?’经过我善巧的关注(如理作意),智慧升起了:‘当名色存在时,则有的存在。名色的必要条件。’

“接着,这样的念头生起了,‘这在这里反转,没有超越名色。就在这个范围而有生、老、病、死、崩坏与重现:名色的必要条件,名色的必要条件,名色六入处的必要条件,……因此,这是整个苦蕴的集起。集,集。’当我考察这从未曾听闻过的事物,我生起眼、生起洞见、生起智慧、生起明、生起离相。”

——《相应部·12集·65经》

如果佛陀把出生当成一次性的事件,他就不会通过有、取、直到名色来探索其成因,并且会在领悟“当出生存在时,则有老与死的存在,出生是老与死的必要条件”后就停止对苦因的探索,而因此将他对苦的集起的探究范围限定在出生以后的事情上面。正因为佛陀看到出生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他才会去探究出生的成因,并一个一个地揭示这些环节就像他在缘起法中教导的那样。

换句话说,如果佛陀没有确立轮回的存在,他就永远不会发现并宣说他的核心教法——四圣谛与缘起法,而他对苦和苦因的探究也将受到很大的局限。就像接下来我们将看到的,佛陀表明,导向苦的流程是自给自足的。这意味着,除非它们有意地绝食,否则它们将继续无限地重复。依此看来,不仅是出生,而且缘起法的每一个环节前面都有一个隐含的“再”字,从“再无明”到“再死亡”。

至于另一种说法,他们认为第一圣谛中的“生”可以是周而复始的,但指的仅是心理层面瞬息间的“生”。佛陀在心理层面探索四圣谛和缘起法的事实也似乎为这种说法提供了佐证。但它忽视了两个重点。

第一点是,当佛陀本人在诠释他所教导的生、老、死的时候,他是指宏观层面的出生,也就是个人的生、老、死:

“什么是老与死呢?任何种类的众生,以任何的形式年老、体衰、朽败、发白、皮皱、生命活力的衰退、诸感官的退化,这被称为老;任何种类的众生,以任何的形式过世、灭亡、崩坏、消失、死亡、寿终、诸蕴的崩坏、尸体被抛弃、生命性能的中断,这被称为死。

“什么是生呢?任何种类的众生,以任何的形式结生、出生、入胎、成形、显现、诸蕴的出现、诸感官的获得,这被称为生。”

——《相应部·12集·2经》

第二点是,如果固执地将四圣谛与缘起法限定在任何一个单一的层面上,就等于忽略了这些教法的一个重要特质。不要忘记,佛陀就是将他在前两明的宏观层面中所获得的洞见应用于微观层面,才证得了第三明。而他所获得的洞见即是:宏观与微观只是相对的,唯有过程是不变的。与当代物理学相比,这就好像爱因斯坦提出的:时间与空间都是相对的,唯有光速是不变的。

佛陀通过探索这个贯穿不同尺度的过程证得解脱,这一事实也在他的教学方法中得以显现:他时常在讨论过程中变换尺度,并拒绝被固定在某一单一的尺度上面。当他谈到“众生”,有时指的是该词的标准含义,有时指的是渴爱(《相应部·23集·2经》)——一种心理运作机制。尤其是当他教导缘起法时,他总是将其描述为一个过程,而没有去界定这个过程是在世间层面还是在个人层面展现。

就好比是一张土壤侵蚀情况的相片,如果不借助参照物——例如一棵树或是一只虫子,我们就很难确定该相片所展示的图景是2公里还是只有2厘米,也就难以知晓土壤侵蚀是发生在大片高原或只是路旁的小块土地,以及被侵蚀的面积是大是小。但不论怎样,我们都可以从该照片中学到土壤侵蚀的进展方式。这也就是说,与缘起法相同,我们可以从多个尺度上了解土壤侵蚀的过程,而非局限于单一尺度。

同样的,将佛陀所教导的轮回(出生/投生)局限于单一的尺度也是错误的。若将其局限于微观层面,就等于低估了当下的心理现象造成未来苦楚的潜能,也低估了断除那种苦所需要的努力。而将其局限在宏观尺度,就无法在当下觉知到“生”及其所导致的苦,也无法找出从中解脱的方法。想要最大限度地从佛陀的教导中受益,就需要放下固有的执念,把目光从那些单一尺度的狭隘的世界观中剥离出来,将事物的进展看成一个跨越不同尺度的、不断变化着的过程,并使这种视角成为灭苦方案的组成部分。

🔚



若有受益,还请贤友

~护法三连~

分享、转发、在看

感恩贤友您护持正法

祝您离苦得乐 早日证果

Sādhu!x3🙏

                       



 — 法心尊者 • 答疑群 ——

长按下方二维码加管理员入群






—— 尊者讲座、译著、声明 ——

点击蓝色文字即可阅读对应文章





尊者介绍

————


法心尊者 Ashin.Dhammasāra

2014年 接触南传上座部佛教,并参加内观禅修营学习禅修方法。

2016年 放下工作全身心独自住山修行。

2017年 赴缅甸仰光雪乌敏禅修中心(Shwe Oo Min Dhamma Sukha Tawya),于德加尼亚西亚多(U Tejaniya Sayadaw)座下剃度出家。随后在因德嘉长老(U Inndaka Sayadaw)座下达上成为比库,并长住于恰密棉禅修中心(Chanmyay Myaing Meditation Centre)。

2018年 在因德嘉长老的指示下,给前来参学的中国禅修者进行佛法开示和禅修指导。

2020年 翻译了坦尼沙罗尊者(Ven. Thanissaro Bhikkhu)的著作《佛法溯源》。受北京四念处学习中心邀请,线上开示“唯一道——原始佛教的修行方法”系列课题研究讲座5讲。

法心尊者的研究方向:

原始佛教溯源,依据巴利圣典四部尼柯耶,通过对巴利原词词意的探究,在不借助任何后期注释的基础上,只运用佛陀原始的理论框架如四圣谛、八正道、三十七道品、十二因缘来禅修。依据佛教史、考古学、文献学、语言学,探索原始佛教的思想架构。

编辑:Helena

校对:Upekkhā

图片:胡安

终审:法心尊者 灵犀 Upekkhā



长按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如有疑问或其他联系事宜

请加微信号

sixiong20041123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遥望佛陀正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