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代佛教徒的仪轨业力观念 | 投生、业、仪轨——贡布里希访谈记(节选4)

点击了解:遥望佛陀正当年 • 公益声明

点击了解:遥望佛陀正当年 • 一切为了离苦 



~ 他山之玉系列 · 贰 ~


转载自:公众号 菩提字幕屋   中译:okada

原文标题:贡布里希访谈记:投生、业、仪轨

https://mp.weixin.qq.com/s/LFY5FVglNVcL5DW7KuUaB

译者按:个人仓促的翻译,作为读书笔记,因为水平也有限,仅供大家参考,意义不明确之处请参考英文原文。原文出处:https://www.a308.htm
https://discourse.suttacentral.net/t/interview-with-richard-gombrich/65?source_topic_id=7926





▲导语


本访谈来自理查德·贡布里希(Richard Gombrich)教授,巴利圣典学会前主席、英国牛津大学佛教研究中心主任、早期佛教研究专家。


贡布里希教授在牛津大学执教40余年,教授印度宗教及语言。1976年至2004年是梵文波顿教授(Boden Professor of Sanskrit-1832年牛津大学设立的专项梵文教授席位)。1937年出生于伦敦,源自中欧的著名音乐世家。热爱教育及研究事业,尤其真爱佛法研究及巴利文(佛教上座部经文原文语言)。曾任职巴利文协会主席,曾居家于僧伽罗人(“ Sinhalese”)村庄。其研究着重于人类学,及早期佛教历史;发表过20部专业著作及150篇专业论文。2004年,当贡布里希教授法定退休之际,创立牛津佛学研究中心,现任职其学术主任,及专业杂志编辑。

—— 转载自中国佛学院官网


本次访谈,让我们听听,贡布里希教授是如何分享以下内容的:

  1. 佛教以前的轮回观

  2. 佛教以前的业力观

  3. 佛陀对业力的诠释

  4. 后代佛教徒的仪轨业力观念

  5. 佛陀继承了婆罗门教思想吗?

  6. 佛陀将一切看成不断变迁的过程

  7. 共业真的存在吗?

  8. 业力不是消极的宿命论,而是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后代佛教徒的仪轨业力观念

投生、业、仪轨——贡布里希访谈记(节选4)
 




然而奇怪的是,尽管佛教徒在这方面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印度教徒却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一点。我的意思是,直到今天,在印度教里,伦理和仪轨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区别。伦理和仪轨都要正确地进行。大家可以看到,印度教并没有真正地去区别伦理和仪轨。所以,我们拿净化仪式举例,做净化仪式,对于他们来说,净化仪式和待人友善一样,是他们所谓的永恒之法(sanantana Dharma)的一部分。印度教徒从来没有完全弄清楚这一点,这可能对他们没有什么好处,因为他们真的可以从佛教徒那里学习一下。

 

但是,在我们佛教徒对此沾沾自喜之前,我们要记住,佛教徒也没有正确地理解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因为有一些人持有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愚蠢看法,他们认为你是否能够称为比丘尼取决于某种仪轨。所以佛教徒允许仪轨以不同方式悄然出现,他们认为这很重要,我认为,对于佛陀来说,这绝对是非常恐怖的。佛陀对程序非常关注,这是对的,但是佛陀的那种关注,用现代的话说,是技术性和管理层面的。当需要对重要事情做出决定时,佛陀非常重视让所有的比丘都聚在一起,让他们达成一致的意见。但这不是一种仪轨,而是管理的一种形式,当然,这是一种很好的管理形式。

 

我经常想起在牛津大学的某些学院,他们非常热衷于管理程序。刚进去的时候,你大概25岁,不是很成熟,你觉得这很无聊,为什么人们要在程序上花这么多时间。当你的年龄稍微大一些之后——不一定像我这么老——你就会开始意识到程序有多重要,尤其是,程序可以预防以后可能出现的各种不满、抱怨等等。佛陀在很多方面都是一个天才,我认为他也是一个管理天才。羯磨文(kammavāca)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这跟你必须经过特定的仪轨才能成为比丘尼是完全不同的,那些执着于仪轨的人强调某个人或他们的身体必须执行了某种仪式之类的。



 ——— 

 

[总结]

我希望我已经将发展的主线讲明白了。一方面,宇宙结构理论变得越来越复杂,然后引入伦理学,然后人们有了如下的想法:也许最好的办法就是不管怎样都要逃离整个宇宙,而不是继续投生。与之交织在一起的是这样的脉络:仪式不是重点,行动不是重点,思/动机才是重点。当然,这些就是佛教的标志……我认为,对于佛陀来说,投生的理论并不是那么重要,因为佛教的整幅图景都是基于这样一种想法:最终——可能需要许多劫的时间——从究竟意义上说,宇宙是公正无私的。如果你是一个好人,你就会获得好的果报,或者如果你是一个坏人,你将会获得坏的果报。

 

当我们读报纸、看电视的时候,经常可以看到无恶不作的人却兴旺发达。我们看到许多婴儿因为无人帮助而死亡。世界的公正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唯一可能的答案,我认为,一定是由于[我们在]前世的所作所为,因为婴儿在此世还没有机会做任何事或有特别邪恶的意图。所以我认为轮回的理论对于业报的观念是必要的。所以我不同意史蒂芬·巴契勒(Stephen Batchelor)的观点。他认为佛教可以剔除轮回的理论,认为没有轮回的理论,也不会损害佛教的理论基础。

 

在此,我就不详细探讨了。


 ——— 

 

阿姜苏迦多:在佛教中,大家更熟悉将“业”作为一个伦理行为,也就是我们主要讨论的,同样的词,“业”这个词在我们僧团的行为上,指的是“羯磨”(karma),是僧团的一种正式程序。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继承了婆罗门的用法,采用了那些婆罗门用法的形式,但是它没有形而上学的含义。正如你所说,在某种程度上,它的使用非常机构化。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授戒程序中,所有的事情都是关于“这是一个合适的受戒候选人吗”“会有人来照顾这个人吗?”“他们会有僧袍和钵吗?”这些都很实际的。“他有导师吗?”“大家知道这个人是谁吗?”“他们的名字是什么?”这是一个非常合理的检查程序和标准列表,你要确保在你将某人纳入僧团之前,需要满足这些检查和标准。

 

你也提到,对于比丘尼受戒,有某一种神秘的观念,认为存在一种未中断的传承等等。在比丘尼受戒的文字描述中,实际上并没有这些观念。给比丘尼授戒,基本上就是要确保她是一个好的候选人,有人照顾她等等。

 

我注意到的一件事是……我在新加坡的时候曾经产生过这种想法。我在某个寺院进行讲座。我当时在禅堂的一头,正在作佛法讲座,讲禅修之类的内容。在禅堂的另一头有一位僧人正在为人们做一些仪轨。当时有这样的仪轨。人们会走上前来,向僧人跪拜,僧人会念经、洒圣水,给他们护身符之类的,在家人会给僧人一些钱作为回报。你可以看到这只是一个纯粹的物质交换——回到这物质性的“业“的观念。这不需要任何承诺、伦理或对佛法的理解,或任何类似的东西。我坐在另一头,试图向人们解释禅修等等。这时候,你才真正意识到为什么这些东西如此吸引人。做一个仪轨,然后说:“好,现在我获得了净化。”这非常简单易行。我能理解为什么它对人们很有吸引力。

🔚






—— 他山之玉系列 · 贰 ——

点击蓝色文字即可阅读本系列往期文章


长按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如有疑问或其他联系事宜

请加微信号

sixiong20041123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遥望佛陀正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