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史(下) | 20210228 法谈

点击了解:遥望佛陀正当年 • 公益声明



法心尊者

2021年02月28日法谈




图片下方为录音内容小标题及文字





佛教史(下)

法心尊者20210228法谈 



录音概述(按时间顺序)
  • 早期大乘的起源;初期大乘中观、中期唯识、后期大乘的发展演变;正确认识咒语。(0:00:00-0:08:19)

  • 后期的大乘密宗、藏传佛教、如来藏思想,北传佛教的理论体系。正确看待注释书和佛教理论。(0:08:19-0:14:17)

  • 南传佛教的佛教史。(0:14:17-0:19:22)

  • 正确看待现在佛教传承的理论体系。唯一能依靠的只能是离苦。(0:19:22-0:24:37)

  • 现在如何学习经典。学习佛教理论的目的。如何选择禅师?(0:24:37-0:32:11)

  • 什么是“法宝“?法一定是自己可以体验的。(0:32:11-0:38:22)




大乘佛教兴起


 大乘佛教出现


部派佛教发展出了很多很多庞大的理论,然后那个时候的僧人可能很多也就慢慢开始不修行了,因为他们要花很多的时间来学习这些庞杂的理论,去记忆这些理论,慢慢地就出现了反弹,也就是最早期的大乘佛教。

 

实际上最早期大乘佛教,这个时代它到底是怎么出现的,以及它以一个什么形式演化的,历史资料非常的少,导致很多的学者基本上只能根据现有的一些残缺不全的资料,提出他自己的一些个人观点、个人看法。

 

按照印顺导师的看法,最早期的大乘佛教可能就是来自于对于这种阿毗达摩佛教、部派佛教的反思与批判。也就是因为那个时代的僧人都开始学习理论了,都是忙着经院化,搞理论,然后他们很多人甚至也不修行了,就是成为了一种学者的身份。他们可能还会去做法事,像婆罗门一样,去跟婆罗门抢生意,给在家人祈福、做法事,做这些事情。

 

可能那个时候,有一些比较激进的人,他们认为佛教不应该这样,应该以实修为主,于是他们就不认可那些理论,他们也不承认那些人的出家身份的神圣性。他们认为:你们这些出家人天天也不好好修行,那我就没必要出家了,我想要修行,何必要跟你们呆在一起呢?于是他们可能就自己以在家人的身份,跑到树林里或者跑到像一些废弃的庙宇里去修行。按照印顺导师的看法,这些人就是最早的菩萨的雏形。菩萨一开始就是指的这种人,就是勇猛精进的修行,不学那些理论,而且不承认阿毗达摩这些东西。这可能是早期大乘佛教的一个雏形,北传佛教的雏形。所以,他们自以为大乘,认为这些搞阿毗达摩的论师,管他们叫小乘论师,他们所批判的小乘,实际上指的就是这些人。



 

 初期大乘的中观思想


大乘佛教成为一个比较有影响力的时代,就是从龙树开始。其实如果你去看龙树的注释书,它很多时候还是把握了或者说从一定程度上把握了佛陀的教导的一个核心的。比如说,他提出“空”的这个观念,其实“空”的概念,在原始经典中佛陀也用到过那么几次,而且他用“空”这个概念,它是非常具体的。这个“空”的概念,在修行中它是有它的具体的用处,有实用性的,而不是一个很抽象的观念。

 

那么,从龙树对于“空”的这个定义,也能看出来,他还没有跟佛教的主旨偏离的太多。他在《中论》里说“空”的意思就是缘起,这基本上跟佛陀用“空”这个词的时候表述的意思差不多。但是,佛陀用“空”这个词的时候,他在不同的经文里,表述的意思也有区别,但是表达缘起的意思是有的。然后,他就建立了他的中观思想,这个是龙树的中观思想。这是第三个,可以说比较有代表性的佛教史的一个时代,就是初期大乘,中观思想。


 

中期大乘的唯识思想


然后,他的这种初期大乘思想,发展到后面也开始被理论化了。就是这些大乘佛教的人又开始搞理论了,又开始想要把这些思想理论起来。所以,当时就出现了世亲、无著菩萨写的《唯识论》,唯识论的这套理论体系。而唯识论这套理论体系,实际上就是对中观思想的批判,以及对说一切有部思想的回归。

 

当时,龙树创立中观的时候,实际上他就是在批判说一切有部思想,所以他建立了中观思想。然后到了唯识这块,世亲和无著,基本上他们其实不是大乘佛教的人,他们就是说一切有部的人。他们相当于站在说一切有部的立场上批判中观思想,而且他又把这个理论化了。后面我们一般认为这个也是属于大乘佛教的一部分,就是唯识思想。这个是中期大乘,刚刚龙树那个中观是初期大乘。



晚期大乘的发展演变


那么,再到晚期大乘就出现了密教,密教就更进一步地融合了婆罗门的很多思想,以及他们的一些色彩,就是有持咒、提倡咒语的一些作用。

 

说到咒语的这个问题,其实咒语这个词,它在巴利语里跟我们现在中文里说的咒语也不太一样。咒语这个词,最早就是指的一些短语。这些短语会对人的心产生影响,就是潜意识,它是有具体的意思的。像我们现在道教的那些咒语,它都是有意思的。而只要这个语言,它带有一些特定的意思,它就会在你潜意识里产生影响。从这个角度来说,其实我们现在那些广告语也是咒语,恒源祥、羊羊羊啥的,那也是一种咒语,它在你潜意识里种下了一些种子,它在影响你的潜意识,这也是一种咒语。


 —— 


其实早期巴利语咒语这个词,它就是有这种含义在里面。所以咒语,它是有实际作用的,就是会影响人的潜意识,或者说从某种意义上它还可以影响其他众生的信念,以达成他们的一些目的。所以在经典里,佛陀不允许比丘学习这些咒语去达成特定的目的,但他并没有否定咒语的作用。

 

就像现在泰国这边,很多禅师喜欢让人念佛陀,默念佛陀佛陀,一直这样念。后来,我自己也反思过这个方法到底有没有用?然后,我发现其实这个方法对于中国人来说,它用处并不大,它对泰国人有用。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泰国它是一个佛教国家,对于佛教国家的人来说,佛陀这个词它是有一定象征意义的。比如说他可能代表了一种至善,他只要想起“佛陀”这个词,他就会升起恭敬心。所以他在默念的时候,这个词是会对他的心产生影响的,会对他的潜意识产生影响,所以他默念这个是有用的。

 

但是,我们中国人认为的佛陀,就跟泰国人理解的佛陀,可能不是一个意思。尤其是没有怎么了解过佛教的,或者是学北传佛教、藏传佛教的人,可能会把佛陀当成某种天神一样的来看待。那么,这时候你在默念佛陀的时候,他对你潜意识的影响可能就往另一个方向发展。所以泰国人念这个比较有用,中国人念这个就未必有用(说到咒语就是随便这么插了一句)。

 

后期的大乘就是以密宗为代表。密宗后来传播到了中国的西藏地区,又结合了当地的苯教。苯教有很多巫术,它把这个又融合起来,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藏传佛教。



 

 

北传佛教不是单一的理论体系


那么,中观思想、唯识思想,包括密宗再往后又有一个如来藏思想,流传到了中国,融合成了我们现在看到了北传佛教。

 

北传佛教其实并不是单一的理论体系,它是有很多不同的理论体系构成的。其实中观思想和后期大乘的唯识思想,他们之间在印度历史上是有冲突的,他们是互不承认的、是互相要辩论的,在我们中国反而把他们给圆融起来,就整到一块儿去了。所以,才会出现中国人看中国的很多佛教经典,会发现有很多自相矛盾、难以自圆其说的地方,那是因为本身他们就不是一个理论体系的东西。

 

而且如来藏思想传播到中国,有一些学者认为禅宗的祖师达摩,就是如来藏思想的传承,其实也确实很像。他讲的很多东西确实很像如来藏思想,比如说他讲佛性,这就很类似如来藏思想的一个表现。


 

正确看待佛教理论体系


基本上印度佛教史就是这样。我为什么大概地说了一下呢?就是我们要知道,你了解的不同的理论,它是怎么来的?它们不是一个理论体系。而且这些不同的理论体系之间,甚至可以说毫无关联性,没有任何共同点。如果你不理解佛教史这些不同派系的思想体系,你再去学理论的话,你就很容易糊涂,你就学蒙了。

 

比如总有人来问我:心经里面说这个空是什么意思?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因为空这个概念穿越了两千多年,它的意思一直在变。到了我们中国,它又变了。佛陀在用这个词的时候,他就表述过很多不同的意思。发展到龙树那儿,龙树用的意思又有一点细微的变化。那么再到了我们国内,它又开始不一样了,所以我很难用一两句话告诉你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包括我们现在看到的后期的注释书,很多也是这样的,他的注释书也是他那个年代的人(我说的他那个年代,可能跟佛陀已经相差了几百、上千年了)对于佛经的理解。那么他的理解对不对呢?应该说一定是有偏差的。这不是说他的能力不行,可能他自己的修行已经很高了,但是他没有我们现在所具备的这些条件,文献学、考古学等等的这些工具去对比研究这些文献,他们没有这个能力。


所以我们现在有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如果你还不去利用,还要去执着古人写的那些注释书,你认为那个东西是不可质疑的话,那其实是一件极其愚蠢的事情,非常愚蠢的事情。


  —— 


我们现在明白了佛教史的这个脉络之后,我们要怎么去了解佛教的理论呢?

 

首先,你要知道哪些经、哪些思想体系,它大概是出现在一个什么年代?比如早期大乘经典大概从佛灭两百年到五百年这个时间段开始出现的,也就是开始被编纂出来。比如我们比较熟悉的《法华经》、《华严经》,差不多都是出现在这个年代。

 

然后“空”,那就是龙树的思想,它是佛陀灭度后差不多五百年开始发展起来的一套思想体系。第八识、唯识、阿赖耶识这些东西,它是佛灭之后快一千年的时候才出现的。



 

南传佛教的理论发展


那么,南传的十六观智这一套理论是哪儿来的呢?这套理论它也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观智这种体系最早是出现在《无碍解道》里面。《无碍解道》一般认为它大概在佛陀灭度后一百年左右,一百到两百年之间被成书的一个作品。我们现在学习的南传的所谓的十六观智,实际上是《清净道论》沿袭了《无碍解道》的一些思想,然后它又进一步地编篆了一下。

 

那么《清净道论》是哪儿来的呢?《清净道论》是斯里兰卡的觉音尊者写的,他是佛陀灭度后一千一百多年的一个人。

 

所以,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些不同的佛教的表现形式,都是有它的历史原因的。但是就像我刚才说的,历史是没有对错的,历史只是历史而已。它是佛教发展到不同的地方,在不同的时间段,它就呈现出来这样一个样貌。好比说,现在南传佛教的人喜欢宣称:南传佛教是从佛陀那个时代一直传到阿育王时期的欣德尊者(阿育王的儿子)他传到斯里兰卡,然后在南传就传播开了,从来没变过。


  —— 


实际上,如果你去了解佛教史,你会发现完全不是这样。而且南传的人喜欢宣称说,因为斯里兰卡是一个岛,它跟印度本土没有太多的关联,所以印度本土的这些大乘思想并没有影响到南传的纯粹性。

 

实际上完全不是这样,你去看历史的话,会发现斯里兰卡这个岛跟印度大陆,他们之间的往来特别地密切,大乘佛教从刚开始出现就传到了斯里兰卡。而且曾经有几百年的时间,斯里兰卡的佛教思想是以大乘佛教为主的,就是无畏山寺派无畏山寺派的思想就有很多大乘佛教的成分在里面。

 

之所以后来斯里兰卡变成了上座部,是因为觉音尊者。觉音尊者是佛陀灭度后一千多年的人,他到了斯里兰卡之后,通过总结斯里兰卡现有的注释书,也参考了无畏山寺派的《解脱道论》(《解脱道论》也是一个注释书),他又编写了大寺派的这套注释书以及《清净道论》。然后,这一套理论就构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南传佛教的理论的一个基础,所以它是这么来的。

 

觉音尊者在编写这些注释书的时候,他宣称说:他根据古代的很多注释书把它们汇编起来,他自己又添加了一些内容。但是,他没有标示出哪些内容是他添加的,哪些内容是原来就有的。所以,我们现在并不知道这些注释书是哪儿来的,我们基本上就认为它是觉音尊者写的。但是,从一些经典的比较中,我们能看到觉音尊者添加的内容绝对不只是一点点。


  ——  


比如有一些经文,既流传到了中国,也流传到了斯里兰卡。比如说《弥兰王问经》,在我们汉地叫《那先比丘经》。这两部经有中文,是巴宙博士翻译的。我们北传的《那先比丘经》,它的体量只有南传《弥兰王问经》的三分之一。《弥兰王问经》就是大概这个比丘叫那先,然后一个国王问他一些关于佛教的问题。


我刚才提到过这部经,我说这是早期阿毗达摩一个雏形。因为这个国王在历史上是有记载的,他大概是佛灭后一百来年的一个国王。那么,为什么南传的《弥兰王问经》比北传的《那先比丘经》多了三倍呢?而且这三倍就是这本书后面的三分之二的部分,前面的三分之一是北传的《那先比丘经》,一模一样。前面还是国王问的问题,后面那三分之二,又问了更多的问题,后面那些问题北传的这个经里没有。那么,按照巴宙博士的看法,后面那三分之二就是觉音尊者自己编的。所以你就看到,其实经文在历史的流变中,它添加的成分是非常非常大的。

 

还有另外一个,南传律藏的注释书,叫做《善见律毗婆沙》。《善见律毗婆沙》在南传有,在北传当时是法显比丘去斯里兰卡的时候,他带回来了这个律的注释。法显去斯里兰卡比觉音尊者要早了几百年,所以我们国内就流传下来了。那么,我们现在去对比觉音尊者编纂过的那个注释,跟北传的这个,你就能看到它也有明显的区别。那么,基本上你就可以认为,那些明显的区别的地方,可能也是觉音尊者自己添加进去的。

 

而且这些注释书,《善见律毗婆沙》,如果你去看的话,你会发现其实管它叫注释书,已经是一个比较不准确的说法,因为基本上你读的话就感觉像封神演义一样的,就像神话故事,充满了各种像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一样的神话故事。但是,你要知道觉音尊者他编撰的这套注释书,在南传是不可置疑的。那么,你作为一个现代人,如果还认为这些东西是不可置疑的话,那就是有点愚蠢的事。



 

正确看待佛教理论体系


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任何一个佛教传承,其实它都是后期历史演变的产物。而且在演变中它基本上就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基本上可以认为这些理论体系,跟佛教的佛陀的理论体系,甚至都不是相似、而是毫无瓜葛,很多时候 ,我只是说理论层面。

 

但是,是不是这些人就全都是外道呢?那也不能这么说。因为从我们当代的很多禅师来说,他们可能修行也很厉害,但他们在诠释修行的次第,或者诠释修行中的一些原理的时候,他没有佛陀的那种智慧,所以他只能用他自己的理解,用他自己的方式来诠释。

 

比如说他是历史上的某个人,他诠释的多了,他就开始形成自己的理论框架、理论体系了。这不能说他错,只是说这是历史的产物。但他自己的修行可能也未必不好,只是说他没有佛陀那种高超的教学能力、佛陀的那种高超的智慧。


  ——  


所以,我自己的心态实际上是经历过一个像过山车一样的过程。从非常相信南传的这套理论体系就应该是佛陀最原始的教导,到后来不断地研究发现,其实南传也跟原始的经文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然后自己心里就很纠结,难道我就学了些假东西吗?那慢慢慢慢地会走出来,其实最终还是要立足于实修,你要立足于佛陀的核心目标–苦–解脱。这是你唯一能依靠的东西,你只能相信这个东西。然后你的心态才能开始打开,你才可以开始变得包容。

 

也就是基于这个目标,你会发现历史上很多高僧大德,他们的理论也对这个目标有帮助。虽然他们的理论,并不是佛陀的那套理论,但是你也可以借鉴,你也可以参考,你不需要去盲目地否定他、盲目地批判他。

 

比如现在有很多人批判《清净道论》,南传的人喜欢批判大乘佛教、喜欢批判藏传佛教,然后又有人批判《清净道论》、批判《阿毗达摩》、批判这些注释书。实际上这也没什么意义,你知道他是后人写的,而且历史中的人物,他没有我们现在这种历史的眼光,他没有能力去梳理这些历史脉络,他不知道这些东西是哪儿来的。就像玄奘法师一样,他看了很多经,他明显感觉到有很多自相矛盾的地方,理解不了,所以他要去取经。

 

所以你就知道历史人物,他有他的局限性,但是你要去理解,你能包容他的话,他写的那些东西你也可以参考。比如说《清净道论》也非常具有参考价值,《无碍解道》、《解脱道论》,甚至包括北传龙树菩萨那套理论啊、《瑜伽师地论》啊,都非常有参考价值。《瑜伽师地论》里,对于很多名词概念的定义和诠释,它的解释甚至比《清净道论》还要准确。


  ——  


我们学南传的有些人会声称说,玄奘法师当时去取经的时候,认为当时印度已经没有南传了,没有正法了,所以他又学了一些假东西,很可惜,带了一些假的东西过来。实际上根本不是这样的,玄奘法师去的时候,印度上座部、说一切有部、还有大众部,全部都在的。也就是大乘佛教,南传佛教(那时候还不叫南传佛教),那些思想全部都有。他是有选择性的,他选择了唯识宗这一派。而且他对于南传佛教,上座部佛教的这套理论的理解,绝对超过我们现在很多所谓的学南传的这些人。

 

所以,你要带着客观的一种心态来理解这些历史的产物,但是最终你还是要回归到你自己的体验上面来——到底有没有用?这个禅师的教导,到底能不能导向解脱,能不能导向离苦?

 

再说一遍,这个解脱和离苦,不是你死了之后你才能解脱离苦,也不是指你证得阿罗汉了或者你证果了、涅槃那个离苦,也不是说你证得什么禅定、禅那,你要达到某一种境界。当然,禅那的确是你在修行上的一个可以说是必经之路。但是,它并不是一种你要追求的境界,而是你通过不断地断除烦恼、不断地去除苦、不断地证得解脱来累积,所达到的一个结果。



 

如何学习佛教理论经典


所以,我们现在如果要去学习佛教、学习了解佛教理论,相对来说我们可以认为南传的四部或者五部(我一般说四部,是因为小部它的后期色彩比较强,所以我一般不太参考小部)。四部就是《中部》、长部相应部增支部,南传四部尼柯耶,北传的阿含经

 

我个人主要是以南传的四部尼柯耶为主,为什么会这样呢?那是因为南传的四部尼柯耶,它有巴利语。当然,巴利语有些人说是觉音尊者翻译的,基本上可以确定巴利语也不是佛陀说的语言。

 

巴利语,它在古代叫摩揭陀语,可以认为摩羯陀语之所以后来成为了南传佛教的一种圣典语,那是因为当时把上座部佛教传到斯里兰卡的玛欣德尊者,也就是阿育王的儿子,他所使用的是摩揭陀语。所以他把摩揭陀语的经典,带到了东南亚地区,所以巴利语才成为了经典语。

 

但是如果从历史中考证,基本上可以确定的是(你去问那些搞语言学的人,这应该是比较有共识的事,包括季羡林、菩提比丘,他们认可这个结论),巴利语绝对不可能是佛陀说的语言,佛陀说的是什么语言我们也不知道了,无从考证。


   ——  


但是,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巴利语肯定是比较接近佛陀所使用的语言的,因为它是梵语的一种方言。所以南传的四部尼柯耶,它还保存了巴利语的版本。那么,如果你在对于某些具体的名词概念理解不了的时候,你可以不去看注释书,但是你可以拿巴利语词典去查一下它的词根,它是什么意思。然后再去看经典中,佛陀在什么场合、在什么语境下用过这个词,然后你再去看一些比如说后代的注释书,《清净道论》、《无碍解道》、《瑜伽师地论》、《大毗婆沙论》,他们是怎么解释的,然后你再看看当代的导师是怎么解释的,你这样就比较能把握这些词是什么意思。

 

一旦把这些核心的词,你都弄得比较明白了,再去看经典,你就会发现佛陀说的就是白话。他讲的那些东西,很多时候给没文化的人讲的,就是你一看就能懂,你一听就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意思,很容易理解。

 

我们理解不了,我们还需要有法师来给我们一句一句地掰扯,一句一句地讲。佛陀其实是很直接、是很时尚的一个人,他讲法你马上就受益了,你直接就能用的。他不是说整那些很玄妙的东西,让你去猜的,那没有什么意义。



 

学习佛教理论的目的


因为,佛教的修行是有明确的目标,它是为了离苦的。而佛陀他的传法,也只有这一个目标,就是帮助人离苦。那么,从佛陀的角度,或者说从后代这些禅师的角度来说,你如果去教导别人的时候不管你用什么方法,你的目标是不能变的,你是要帮助他离苦,你是要帮助他离苦。

 

那么,我说离苦解脱也是相对的,比如说他只有一年级的水平,你可以帮助他提升到二年级的水平;如果他已经是研究生了,你能帮助他提升到博士生的水平,这是你一个禅师应该要做的事情。而不是把每一个人都拉过来认同你这套理论,甚至说你要把每一个人给整成比丘,整成出家人。

 

好比他会说:你来学习佛教,你是要追求宇宙的真理。然后他会让你去学那些理论,不管是什么理论,南传的《阿毗达摩》、北传那些很庞杂的理论,让你去学这个很复杂的理论,那学这个东西有什么用呢?

 

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缅甸、泰国,都有很多学了几十年的这些法师,然后他根本就不知道怎么修行,他完全不知道该怎么修行。他那些理论一套一套的,你随便问什么都问不倒他,但他完全不知道该怎么修行、他也不知道怎么解脱,他自己也认为那个东西没用。那你浪费这个时间干什么呢?对不对?生活已经很累了,还要拿佛法来折磨自己,这个人生太痛苦了,太难过了。


  ——  


所以,一定要把握这个核心,就是你了解佛教的理论,它一定是要对你有帮助,要能帮助你离苦。不管是他教导你无常也好、教导你无我也好,还是教导你什么奇奇怪怪的理论,你都要去思考一下、辨析一下这个东西我能不能拿来用?他能不能让我在修行中实际地运用并且这个东西能不能帮助我解脱?能不能帮助我提升内心的幸福感?能不能帮助我离苦

 

那说的天花乱坠,然后说你要这么修、那么修,你要先观照这个、观照那个,你要先证得这个、证得那个,证得完了你就证得初果了。烦恼怎么断除的呀?他们可能会告诉你,证得初果,它就断除了。那这种东西,干脆就别信了。

 

你一旦把握了这个核心,你再去看不同的佛教的这些理论,你就比较不容易迷失在这个里面了,你自己就能看出来哪些东西我是可以拿来用的,哪些东西它是有用的,哪些东西它是没用的

 

不管它是原始佛教也好,还是后期的这些理论也好,还是当代的这些禅师的教导也好,你都可以去尝试,你都可以去运用它。然后,你运用一段时间,看它有没有效果。其实从禅师的选择上面来说,一个优秀的禅师或者他自己修行很厉害的这样一个人,他也未必就适合你。


   ——  


就像我为什么去因德嘉长老那里?那是因为我觉得他知道我是怎么回事儿,他的教导非常的适合我。在我长期去洽密绵禅修之前,我也去泰国那边转了一圈,也拜见了很多很厉害的大长老,我从内心里也相信他们可能应该就是阿罗汉。他就算不是阿罗汉,他修行也很厉害了。但是我还是选择回到缅甸,去跟因德嘉长老禅修,因为我觉得从我跟他们的(泰国的长老)沟通、他们对我的指导来说,他们的教导并不是很适合我,至少说不适合我那个时候的情况,也许我禅修再增长了,或者再提升了,可能他们就适合我了,可能因德嘉长老又不适合我了,这都是有可能的。

 

但是,这个核心的目标一定不能变——你的禅修提升,是以你自己的体会为立足点,一定要相信你自己的主观体验。而不是别人告诉你的,你这么修、那么修,你就证得了啥啥啥,然后你就能观到啥啥啥,观到了又能怎么样呢?我这个苦怎么去除呢?我这个烦恼怎么去除呢?他把理论搞得很复杂的话,实际上就很有可能是有问题的。



 

什么是”法“宝


因为佛陀的教导是非常直接的,佛陀对法(法,就是三宝的法宝)定义就是——即见的、自见的、请你来见的(也就是你自己能体验的,你当下就能体验,而且任何一个人,我们都邀请他来体验,他来尝试他也可以体验)、智者各自证知的、导向前的、导向解脱的,一定是你自己就能体验的。

 

而很有意思是,北传佛教把这个“法”,直接解释成了理论,就是你要学习这些理论,学习这些经文。南传佛教对于“法”的解释,他把这个即见、请见、自见,解释成了证果。也就是说你证果的时候你就见了,那我没证果咋办呢?那我要是这一辈子都证不到果,或者说你说的那个证果,不也只是你说的吗?证果这个事儿到底存不存在,我怎么知道呢?对不对?

 

所以你要功利一点,你要相信你自己的体会,你要相信法是当下就可以看到效果的,不是说你非得要证得什么体验之后,它才能看到效果的。

 

你的烦恼,它在升起的当下,就可以去除。佛陀教给你的这个方法,就是让你在当下,就能断除你当下升起的烦恼,它就是能见效的,就是有效果的而不用等你证得什么殊胜的体验之后才能产生效果,任何人他都能产生效果。


   ——  


即使是不禅修的人,如果他愿意按照佛陀的教导去持守戒律,他愿意过上一种有道德感的生活,一段时间之后,你其实也能看到,你也能感觉到你的日常的幸福感有所提升。戒律它本身就是有这个作用的。

 

比如说我的一些亲戚,我就能感觉到他们就很乐呵、很有幸福感。他们也不信佛,他们也比较安贫乐道,他们对于人生的追求也没有那么高,也不需要非得要发大财什么,他们就是平常的人,有的在政府单位任职、上班。这些人他们也很想的开,觉得我没有必要、我孩子也没有必要,不是说非得出人投地,你就安安稳稳地。他们还抱持着很多很传统的观念,比如说我的子女,如果要找结婚对象,不用找家里条件多好,你就找个老实过日子的。包括你婚内不能出轨,你不能坑人害人,有很多这种很朴素的道德观。其实我能很直观地感觉到,他们幸福感还是很高的,他们日常生活还是很乐观、很有幸福感的。

 

反倒是很多很执着于追求什么东西,尤其是一谈找对象、结婚这个事,很多都不像以前人说要找个老实本分能过日子,都是谈条件,都是看条件好不好。实际上,这样算计来算计去,很多时候你会发现这个人日常的幸福感是很低的,他内心很焦灼。

 

这个就是戒律的意义——即使一个人他不修行、他不禅修,他完全不信佛,他甚至都不知道佛是啥,他只要能按照有道德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他也能体会到这个好处,这个其实也是法的一个体现。这就是佛陀告诉你的事,他就是对你有用的。


   ——  


佛陀在很多场合都说过,我告诉你不要做的肯定是对你有害的:我告诉你欲望会导致苦、我告诉你贪心会导致苦、我告诉你破戒会导致苦,它就一定会导致苦。你不相信,你就自己去试一试,它就是会导致苦。


我们现在很多人不相信,觉得我挣很多的钱,我吃喝玩乐,那样才开心。但是,你如果长期地体会下来,或者你观察长期后果的话,你就会发现,很多时候佛陀告诉你的那些事,他让你不要做的那些事,它就是会导致苦,它一定会导致你幸福感的降低。你如果按照佛陀的做,不管你能做到一个什么程度,你就只是持戒,也能导致你相对的幸福感的提升,这就是佛陀教法的一个意义,它就是这么有用。它就很直接的东西,就是你能马上体会到的东西,不是那么神神秘秘的东西。

 

当然它也有神秘的一面。比如说轮回、比如说业、比如说涅槃、禅那,这些东西都确实有。但是,你不应该把那些当成你要追求的一个目标。

 

前几个月我住在上海,有时候有些不认识我的人,也完全没听过我讲法的人(当然我也没有这么多时间去给他当面的讲),给他们简单说几句你要怎么修,那他们就会觉得:你这就是教人放松嘛,你这有啥用?可能能让我日子过得快乐一些,但是感觉不行,境界比较低。那个禅定什么的,我们想要追求那个东西,听你讲的这个,可能你太年轻了,可能那些禅定,你也不太懂。

 

实际上就是你立足于当下,你不断地去积累,这种积累是可以达到一个不可思议的程度的。有一天,你真的会体会到禅那,你可能真的会体会到道果,你会体会到终极的解脱。然后,那个时候你再回过头来,你看这些大师,他还在讲那些听起来玄乎的东西,你就知道那就是不靠谱的忽悠人的东西。



(全文完)



🔚




 法心尊者 • 答疑群 ——

入群后贤友将获得:


 尊者定期群内直播开示讲座

 尊者开示录音的群内首发

 法宝书籍免费结缘(仅需邮费)

 有机会向尊者提问(根据上期问题数量,不定期开放)

 答疑音频群内提前首发,可下载保存

 尊者见面会、禅修营等福利通告,群内首发,优先参与

 群内即将开展禅修打卡等活动,贤友可进群关注通知



长按下方二维码加管理员入群






—— 尊者讲经开示 ——
点击蓝色文字即可阅读往期开示文章




—— 尊者禅修开示 ——

点击蓝色文字即可阅读对应开示文章




—— 尊者讲座、译著、声明 ——

点击蓝色文字即可阅读对应文章





尊者介绍

————


法心尊者 Ashin.Dhammasāra

2014年 接触南传上座部佛教,并参加内观禅修营学习禅修方法。

2016年 放下工作全身心独自住山修行。

2017年 赴缅甸仰光雪乌敏禅修中心(Shwe Oo Min Dhamma Sukha Tawya),于德加尼亚西亚多(U Tejaniya Sayadaw)座下剃度出家。随后在因德嘉长老(U Inndaka Sayadaw)座下达上成为比库,并长住于恰密棉禅修中心(Chanmyay Myaing Meditation Centre)。

2018年 在因德嘉长老的指示下,给前来参学的中国禅修者进行佛法开示和禅修指导。

2020年 翻译了坦尼沙罗尊者(Ven. Thanissaro Bhikkhu)的著作《佛法溯源》。受北京四念处学习中心邀请,线上开示“唯一道——原始佛教的修行方法”系列课题研究讲座5讲。

研究方向:

原始佛教溯源,依据巴利圣典四部尼柯耶,通过对巴利原词词意的探究,在不盲目依赖任何后期注释的基础上,只运用佛陀原始的理论框架如四圣谛、八正道、三十七道品、十二因缘来禅修。依据佛教史、考古学、文献学、语言学,探索原始佛教的思想架构。

编辑:Helena

校对:慧日 张玲玲 Jan

音频:来 Ruann

图片:面包手

终审:法心尊者 寰 Jan



版权声明

Helena1. 本公众号发布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 转载请联系管理员,严禁用于任何商业性用途

微信号:wuyueyuan555



长按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遥望佛陀正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