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双眼,远离伪佛法

点击了解:遥望佛陀正当年 • 公益声明




图片下方为文字版





擦亮双眼,远离伪佛法

法心尊者 



引言


前些日子受人之托,为一本经文选集作序。


最近时不时有人给我发某某禅师在个人公众号上面发表的文章,并询问我的看法。我浏览之后往往感到即震惊又可悲。震惊于这些禅师居然对经文无知到这种程度,为了维护自己所学的那套理论,不惜明目张胆地与经典里佛陀的原话唱反调。可悲于读过原始经典的人少之又少,才让这些附佛外道有了欺名盗世的机会。


那些佛陀从未讲过的东西,被他们说成是佛法最核心的教导;佛陀宣讲的八正道被他们公然地颠倒顺序,大肆曲解。


希望有意愿了解佛陀本人的教导的禅修者都能稍微花点时间读一下四部《尼科耶》,因为在读完之后,你一定会发现,佛陀的教导与那些“禅师”们的教导几乎一丁点儿相似之处都没有。


四部《尼柯耶》中文版在线阅读:庄春江工作站

网址:https://agama.buddhason.org/




正文:


对于学习佛法的人来说,无论从哪一个教派契入,佛陀的生平故事都是被反复传诵以致于耳熟能详的。虽然后世佛教对佛陀本人及他的人生历程做了种种宗教式的神话和改编,但是大体的脉络是大同小异的。可惜的是,很多人即使把佛陀的生平故事倒背如流,也没能从中得到任何的启发不过是多了几分宗教式的崇敬和貌似丰富的谈资而已。


在谈及佛法的时候,我总是不厌其烦的强调: 学习佛法最好带有明确的实用性和目的性,这种实用性并不体现在世俗的好处上面一一实际上任何一种宗教所许诺的当生或来生的物质利益都是无法验证因此也值得怀疑的一一而是体现在你心性的转变上面。很多没有深入了解佛法的人都明白这一点一一佛法是一种修心的方法,反倒是很多学佛的人却越学越是偏离这个目标,迷失在对种种特殊体验、神秘主义的追求中,置个人心性于不顾。


佛陀的生平故事于我们也是如此,重要的不是这些故事的真实性有多高(时隔两千六百年,这些事迹的真实性早已无法考证),更重要的是,它们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启发作为有志于践行佛陀教法的实修者,我们的修行方法与佛陀本人使用和教导的修行方法是一致的吗? 答案很有可能是否定的,如果我们回归原始经典,就会发现当代各种流传甚广的禅修方法几乎无一出自佛陀的直接教导,最多只是只言片语的一带而过。比如佛陀从未强调过坐禅的姿势和时间长短,从未刻意地把禅修的方式割裂为坐禅、行禅和生活禅,也从未提到过觉知身体的某个部位,更没有教导过通过一花一叶来感悟所谓的“佛性”。相反,佛陀本人在修行时所运用的方法,以及他在指导修行时反复强调的重点,却在当代很多禅修体系中毫无踪影。如果我们着眼于经典中佛陀的教导,就不难发现,佛陀本人的修行与教导从未离开一个主题: 去除不善法和培养善法,也就是去除那些导致苦的烦恼,培养那些可以帮助烦恼削减的心理品质。然而现代的禅修导师们对于这一点总是闪烁其词,他们对那些禅修的姿势和规矩、禅修中的特殊境界大谈特谈,甚至断言,必须要使用某种/某几种特定的禅修姿势(如坐禅、行禅)、必须要证得/观照到某种特殊的修行体验(比如观智、禅定)或身心状态才有可能解脱,他们中的某些人甚至公然宣称不能以烦恼的削减作为评判修行的标准。


—— 


那么,佛陀本人是怎么说的呢?很多学佛的人忙于追逐各种名师,不厌其烦地学习各种禅法、了解各种派别,可就是不愿意留点时间给佛陀。为什么不给佛陀一个发言的机会呢?听他讲讲他的修行经历、心路历程。


在此,我斗胆提出几个思考方向用以抛砖引玉:


1、佛陀为什么要抛弃世俗出家修行? 是为了成为万人敬仰的教主吗?是为了发现宇审人生的终极真理吗? 为了获得常人所不具备的超能力吗? 后世的佛教徒总是把个人的修行愿景描述得宏大无比,比如为了从无始无终的轮回中跳脱、为了成佛普度众生等等,相比起这些看似高不可攀的目标,佛陀的修行目标朴实得甚至有点微不足道一一只不过是为了离苦而已。觉悟前的佛陀并没有把成佛当成他修行的目标,更不是为了体验到某种顶级的人生境界(比如涅槃),只是为了脱离当下可见的苦而已。然而当他紧紧抓住这个目标,不断地发现苦、去除苦,在这条道路上一门深入以致达到终点之后,那些一般人眼里高不可攀的风景(禅定、神通、涅槃等等),却都成了脚下的浮云和得来全不费工夫的路边风景。


2在原始经典中,佛陀描述过几十种他曾尝试过的苦行方式,几乎涵盖了古印度所有的折磨肉体的方法。在觉悟之后,佛陀明确指出,这些苦行的方法无一能导向真正的解脱,并将苦行与追逐欲乐定义为两种世间的歧路,并将自己发现的解脱之道描述为“中道”以与之相区分,并将中道明确定义为八正道。但是另一方面,佛陀又屡次对某些比丘们的艰苦朴素的生活方式大加赞赏,比如大迦叶尊者终生严守头陀行(如:从不躺下睡觉、只穿捡来的破布缝制的袈裟等),佛陀本人对此明显抱持肯定的态度。那么这个分界点在哪里? 八正道的修行道路与自我折磨的苦行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后代很多佛教导师们所提倡的燃指供佛、长时间忍痛盘腿打坐等行为到底属于中道还是无意义的苦行? 如果忍耐痛苦就能导向解脱,为什么佛陀要反对苦行?


3、后代佛教往往将“无我”当成佛教的最高教义,但佛陀无数次地强调四圣谛才是他教法的核心,而在佛陀对四圣谛的阐释中对“无我”的问题只字未提。在佛陀生平第一次对五位比丘开解四圣谛之后不久,他们五人就都证得了初果,而在此之后,佛陀才提到“五蕴非我”,这显然与后代佛教导师们的风格大相径庭,因为他们几乎三句话不离“无我”,反倒对四圣谛尤其是四圣谛在修行中的实际运用只字不提。


4佛陀的修行理念到底是无条件的旁观与接纳所谓的“实相”,还是带有目的性的发现问题(苦与苦因),并干涉问题从而解决问题?专注于身体感受就是正念吗? 精进的意思只是努力吗?


这些经文很大程度上还原了佛陀本人的修行探索之路,让我们得以抛开宗教化神秘化的“佛祖”而直接体会作为人类的佛陀,他也曾走过弯路、犯过错误,他一次次审视自己走过的路并及时做出调整,但是有一点从未改变–他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寻求离苦的人。希望读者们可以带着问题去探索这些穿越两千六百年的经文,暂时据置旧有的知见去了解真实的佛陀生平,并从中汲取养分,走上真实有效的离苦解脱之路。


以上。


——法心尊者

2021.10.23



   参考经文:


比丘们! 有一人,当出现于世间时,为了众人的无利益,为了众人的不安乐,为了天与人的不需要、无利益、苦而出现,哪一人呢? 是邪见者、颠倒见者,他使众人从正法出离后,使之在非正法上确立。比丘们! 这是 [那] 一人,当出现于世间时,为了众人的无利益,为了众人的不安乐,为了天与人的不需要、无利益、苦而出现。


-增支部1集308经(庄春江译)


比丘们! 凡那此将非法解说为「法」的比丘,比丘们! 那些比丘是为了众人的无利益,为了众人的不安乐,为了天与人的不需要、无利益苦的行者。比丘们! 而且,那些比丘产出许多非福德,他们使这正法消失。


-增支部1集130经(庄春江译)


比丘们! 当法与律被恶说时,凡劝导者、[被] 他劝导者、被劝导而如那样实行者,他们全都产出许多非福德,那是什么原因呢? 比丘们! 因为法的被恶说状态。


-增支部1集312经(庄春江译)




🔚






—— 尊者讲经开示 ——
点击蓝色文字即可阅读往期开示文章




—— 尊者禅修开示 ——

点击蓝色文字即可阅读对应开示文章




—— 尊者讲座、译著、声明 ——

点击蓝色文字即可阅读对应文章




编辑:Helena

校对:灵犀

音频:来 Ruann

图片:面包手

终审:法心尊者 寰 灵犀 Jan





版权声明

1. 本公众号发布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 转载请联系管理员,严禁用于任何商业性用途

微信号:wuyueyuan555



长按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遥望佛陀正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