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语、意的修行| 唯一道 第三讲 (三)

点击了解:遥望佛陀正当年 • 公益声明



法心尊者

“唯一道——原始佛教的修行方法”

系列课题研究讲座|第三讲(3





图片下方为录音文字版





身、语、意的修行 | 

唯一道:第三讲 (3)

法心尊者 


刚刚只说到了戒的部分,那么在法的部分,修行要怎么体现呢?就是在身、语、意上面下工夫。





1

身行


我说的“语”,既包含你说出来的言语,也包含你的念头、妄想。


“身”这个概念也同样既包含了你外部的行为,也包含了你身体内部的种种造作。很多时候我们内心的造作会体现在身体上,对吗?当你发怒的时候,身体会发热;紧张的时候,身体会发抖;恐惧的时候,身体也会发冷,汗毛竖起。会有各种各样的造作。

初级阶段禅修者往往对烦恼不敏感,不太容易及时地发现它。但是身体的种种造作,总还是可以感受得到的。所以在无明缘行的第二支,身、语、意的这个身,主要是指身体的种种造作、感受,它也是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的第一个——色蕴。当我用到“感受”这个词,它跟受蕴的“受”是不一样的。大家不要望文生义地用我们习惯了的词意来理解佛陀所使用的这些名词概念,那必然会导致很多的歧义。


佛陀用“四界(“界”的意思是种类、类别)”来表示你可以直接体验的身体感受,也就是“地界、水界、火界、风界”。“地界”就是你能体会到的坚硬的感觉。“水界”就是你所体会到的流动、液体、粘结的感觉。“风界”就是你体内的运动、能量。中医喜欢讲“气”的概念,这有点类似“风界”的意思。佛陀诠释“风界”的时候,他提到上行风、下行风、肠胃里面的风,也有点类似我们所说的体内的能量流动。最后一个“火”就比较简单,就是体感的温度,你感觉到热,感觉到冷,这个都属于“火界”。


所以你要去体会身体的感受,并且去评判、抉择,有一些感受让我们苦,也有一些感受让我们舒服、快乐。但是有一些感受是我们转变不了、无法解决的,比如说,你感觉太热了或者太冷了,这些外部环境多带来的身体感受不是由内在的烦恼所引起的,而我们要关注的是那些跟我们的烦恼息息相关的身体造作,比如说当你感觉到炎热或寒冷,这些外部感受激发了你内心的烦恼,随着你内心烦恼的造作,你的身体也开始生起种种造作,最直观的就是你身体上的紧张感。你内心开始躁动的时候,你的身体往往也就跟着紧张起来。所以你要时时刻刻地训练自己,把注意力拉回来,去关注你的身体感受、紧张感。不一定是关注某个具体的身体部位,而是去关注你身体的整体感受,问问自己,现在是不是有哪个部位在紧张?当你发现了身体上的紧张感,如果你有能力的话,你可以更进一步地探究,看它是不是由你心里的某种不善法、某种情绪、某种烦恼造作所导致的。这就是你在修行中应该去关注的身体的部分。





2

语行


那么语的部分呢?在修行中,好比说打坐的时候,我们又不说话,这时“语”就是指的是念头、思维。我们修行是不是要去除所有的念头呢?也不是这样的。好比说,当采用不净观的方式修行,你需要去观想身体的“不令人喜爱“的这一面,这种观想实际上也是一种念头。


经典中将“语”这个概念定义为“寻”和“伺”。


“寻”和“伺”指的就是你的念头的造作、你脑海中的构思、分别。


好比说,当你想吃什么东西,你的脑子里就会开始想象这个东西,这就是一种“寻”。比如说你修不净观的时候,你去想象身体的内部结构,这也是一种念头。那么“伺”呢?“伺”指的就是你对于已经升起的念头的评估和把握。比如说你在觉知身体的呼吸时,你偶尔会打妄想,开始想其他的事去了,这个时候你就应该及时地运用“伺”,也就是评估它——你知道,至少在此时此刻我应该做的事就只有一件,就是随着呼吸关注身心,持续不断地维持这种关注。那么你就知道,这个与呼吸无关的妄念是应该被去除的,那么你就把注意力拉回来,回到你的禅修中来。这是“语”的修习。





3

意行

那么“身语意“的“意”体现在哪呢?就是你内心的意向、动机,你同样也要去关注这个部分。


你会发现,从“身”到“语”到“意”,它们的造作越来越细微、越来越难以被察觉。身体是最粗重、最容易察觉的。“语”已经不那么容易被察觉。当我们打妄想的时候,我们经常妄想了很久自己才意识到,对吗?但是如果你身体疼痛,或者不适,你很容易就能察觉,但是一些细微的身体感受,也是需要一段时间的训练才能觉知得到的,比如身体细微的触感、紧张感。


“意”指的是你内心的动机,比如贪、嗔、痴,以及更深层的造作——渴爱——你想要向外抓取的欲望。


好比说,当你感觉无聊的时候,你就会想到很多你想要做的事:要去玩手机;想知道现在几点了;想看看其他人在干嘛……你的这些想法、妄念属于“语”,你内心的无聊感、躁动感属于“意”。


我们修行的时候,要去关注这三个部分——身、语、意:我的身体是不是又开始紧张起来,让我感觉不舒服了?——你要时时刻刻地去了知——现在我的念头是不是又开始造作?是不是起贪心了?起嗔心了?想要伤害别人了?有时候你不太容易直接从个人的内心、从情绪上去判断,那么你可以从生起的念头上去判断:我生起了很多贪婪的念头,起了很多嗔恨的念头。你从这个地方观察,你也可以判断出自己是不是起嗔心,起贪心。或者从身体上也可以判断,比如说,生气的时候,身体会有种种反应,例如呼吸加重等等。身、语、意都是相互影响的。



(未完待续) 

🔚


唯一道|佛陀的灭苦之路
点击蓝色文字即可阅读往期连载
简要回顾| 唯一道 第三讲 (1)
八正道| 唯一道 第三讲 (2)


唯一道:第一讲文字合集 | 佛陀的灭苦之路

唯一道:第二讲文字合集

唯一道|原始佛教的修行方法 (音频合集) –  系列讲座





—— 尊者讲经开示 ——
点击蓝色文字即可阅读往期开示文章




—— 尊者禅修开示 ——

点击蓝色文字即可阅读对应开示文章




—— 尊者讲座、译著、声明 ——

点击蓝色文字即可阅读对应文章




编辑:Tārakā

校对:灵犀

音频:来 Ruann

图片:面包手

终审:法心尊者 寰 灵犀 Jan





版权声明

1. 本公众号发布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 转载请联系管理员,严禁用于任何商业性用途

微信号:wuyueyuan555



长按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遥望佛陀正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