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与律——法心尊者对参学者临别谏言(全)


点击了解:遥望佛陀正当年 • 公益声明










法与律

——

法心尊者对参学者临别谏言(全)


1. 判教标准·对照经律

2. 修行方向·三依一向

3. 持守戒律的重要性

4. 律是基础·调整言行

5. 修行始于戒律

6. 法来对治·调伏身心

7. 四圣谛八正道·阿毗达摩







1

什么是“律”?


佛陀的教导就是两部分——一个是法,一个是律。


戒和律不是一个意思。“戒”是具体的教条、戒条,规定了不能干这个、不能干那个,例如五戒、八戒、227条比丘戒等等。“律”的意思是广义的对于自己行为的克制,巴利语叫Vinaya,音译就是“毗奈耶”,现在很多人对佛法的理解——认为佛法就是劝人向善、行善,调整你的身、口、意业——实际上这是律的部分,就是通过自制力去调整行为、言语和动机,这都属于律。


判教标准·对照经和律


在《大般涅槃经》里佛陀入灭前,开示了判别佛陀教法的标准——四大法教。他说:不管任何人说“我这是法,我这是律,我这是大师(佛陀)说的话”,都不要轻易相信,也不要急于否定,要跟经和律来对照。


这里的“经”并不是指写在书上的“经”。“经”的巴利语是Sutta,字面意思是穿针引线的“线”。在这里,佛陀的意思是要把握主旨,把他们的话跟佛陀所讲的法的要义、主旨相对照。


跟律对照,也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四分律、五分律。那时候还没有结集这些,而是佛陀所教导的,克制自己的行为和言语要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往哪个方向去克制?往哪个方向去调整?就是朝向灭苦的、解脱的方向。








2

修行方向·三依一向


当佛陀讲到七觉支的次第的时候,说要“依远离、依离欲、依于灭、依舍断”,就是远离恶不善法,远离种种世间的让你造作、躁动不安的事情。世间就是永远在追求,永远追求更多,永远在做加法。


但是,修行的方向应该是跟世间相反的,是往出世间的方向,也就是不断地做减法。所以修行如果修对了的话,心一定是越来越朝向出世间、朝向削减的,不会是想追求得越来越多的。


而很多修行人还是在用世间的思维理解修行,总想多听一些法,多学一点知识,多记一些理论。就像上学似的多记名词概念——这是什么意思?那是什么意思?


听完这个大师讲,还要再听那个大师讲,泰国听完了还要听缅甸,缅甸听完了听西藏。这是世间思维,不断地想要扩充自己。


但是,修行是依远离,就是越来越削减;依离欲,欲就是追求、要追求更多的更好的,修行应该是相反,越来越不追求;依灭尽,灭什么呢?灭不善法、灭苦,灭除内心的不善法、躁动、烦恼;依舍弃,舍断、去除不善法和烦恼。这是佛陀的修行方向,要把握这个主旨、方法和教法,要切实地往这个方向引导。


现在的很多教法虽然也讲去除烦恼,事实上并没有真正去除,还可能让你的烦恼越来越重,让你越来越想追求更多的东西,想要获得更高的身份,更多的知识——佛法知识,更高的世间成就——建道场、搞建设、粉丝越来越多。


让你总想去追求这些东西,那就不是正法。不管是法也好,还是律也好,佛陀说四大法教的时候,说到对照的时候,要把握佛法的(三依一向)的这个主旨、核心方向,一定是朝向解脱、削减、去除、舍弃的方向。


你要自己去评判,而不只是从表面上看。现在不管是佛教内部还是外部,很多人讲的东西表面上看起来都差不多,实际上有没有真的导向削减和离欲?修行了半年、一年,到底有没有改变?很多教法花里胡哨、高深莫测,说得都很好。


但是,你看那个导师,还是他的弟子也好,他的状态是什么样的?他在这个法中修行多久了?相较于刚刚接触这个法的时候,他的性情有变化吗?越来越固执了吗?越来越执着了吗?还是烦恼越来越少、越来越放松舒服、越来越没有那么多的世间追求了?


在出世间方面还是应该有追求的。对法的追求,不是追求教理方面的知识,而是追求更加远离、更加离欲、更加削减。要这样去评判法到底有没有效果。


如果认为这个法真的有效果,在实践、实际体验之后,也感觉心越来越舒服、越来越轻松了,这个方法就是有效的,可以更进一步地去尝试它,可以认为是符合大师(佛陀)的教导的。








3

持守戒律的重要性


律的部分并不是佛教所特有的,世间法也会讲到行善。学雷锋、做好事、帮助别人,这是老生常谈了,但也是非常重要的。现在我们能接触到的很多佛教的教导往往有些片面:要么就只有律,只讲积德行善,人天善法;要么就只有法,只强调禅修,不强调持戒

比如有一些教派,过于强调禅修,而不强调持戒,或者没有把持戒作为禅修的基础,那么会发生什么现象呢?很多修学这个教法的人,会完全不克制自己的行为和言语。

比如印度那边的一些外道,他们吸纳了佛教的一部分内容,也讲觉知身体,但他们把觉知抬高到了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认为只要有觉知就OK了,把觉知当成“万能钥匙”——只要努力地觉知,就会生起智慧导向解脱。现在不管是佛教也好还是外道也好,很多禅修派系都有这种论调。

但是,这种理论完全体现不出律的重要性,似乎持戒跟觉知并不相关,完全可以一边吃喝玩乐一边觉知。印度那边的一些外道就发展到了这个地步——根本不持戒,觉得只要有觉知做什么都可以。

如果认为觉知就是最重要的,觉知就是万能的,只要觉知到某种实相就可以生起智慧、朝向解脱,持戒还有什么意义?为什么不一边追求世间欲望一边觉知?只要还有觉知就可以了,对吗?如果是这样的话,戒律就没有什么存在的意义了。






4

律是基础·调整言行


但是,在佛陀的教法中并不是这样的。佛陀所教导的律是禅修非常坚固的基础。这个基础体现在哪里?在不断地调整行为和言语的过程中


佛陀在教导他的儿子罗睺罗的时候说:每做一件事之前,要去辨别行为有没有导致自己和他人的苦;说话之前,要去思量言语有没有导致自己和他人的苦;做事、说话的当时,要去辨析有没有导致自己和他人的苦,如果有,停下来不要做不要说;在做事说话之后,要观察长期的影响,有没有导致自己和他人的苦,如果有的话要去忏悔,然后决意以后要更善巧地行事。


听起来好像特别简单,但是要知道,苦在佛教中是包含了很微细的部分的,也就是贪心是苦、嗔恨是苦、愚痴是苦。从这个角度来理解这段教导的意思就是,你的行为和言语有没有在当下导致自己和他人贪心、嗔心、愚痴的生起和增长?有没有导致自己和他人未来的贪、嗔、痴的生起和增长?


有些人学了某一个教派的知见,或跟随了某一位大师,就热衷于去跟别人讨论,想要让别人认同他的知见,想要给别人讲法。但是如果别人不认同自己,就会起嗔心,然后还要去攻击别人——现在这样的人挺多的——导致别人也起嗔心。这种人表面上是在弘扬他自己所认为的佛法,实际上他的言语和行为是在增长自己和他人的苦,那这就不是佛陀的教法。


有些人甚至还打着传法的旗号干这种事情,不管他说的法看起来再符合经典,即使他用的词和佛陀用的词是完全一致的,这也不是佛陀的教法,不是法不是律,因为他已经完全走在了相反的道路上,走在了苦的增长的道路上。所以当我们评判一个教导到底是不是正法的时候,一定不要只看表面,要看它内在的趋向


所以我们要以这个标准来要求自己,在说话、做事之前,一定要考虑到:要说的话、要做的事,是因为真的有必要说,有需要做吗?还是因为我的贪心想让我这么做/说,我的嗔心导致我这么做/说?跟别人谈论佛法,别人说到你觉得不中听的话,或者他攻击你的派别、你的导师、你本人和你的知见的时候,你可能想去反驳。


这个时候,你要抉择:现在将要说出口的话是为了他好?还是只是想要把他压倒、把他辩倒?想要让他低下头来承认自己是错的而你是对的?从他人的角度来说,你现在将要说的话,真的能让他认同你吗?还是说完之后只会导致对方更加抵触,更加激烈地反抗,对你的观点更加没有信心?这也是你要去抉择的。


这就是为什么在我们的微信群里不允许大家讨论,看起来似乎很不近人情,但是对于心中没有法的人来说,所谓的佛法讨论,往往都会陷入到贪、嗔、痴的游戏当中。他们抱持着自己的知见去跟别人交流,想要别人的认可,当别人不认可的时候,就起嗔心;当别人认可的时候,就助长了贪心,助长了见取——对于知见的执着。


我刚到缅甸不久的时候,在雪乌敏禅修中心,那时候我们几个禅修者想要定期组织一个讨论小组一起讨论佛法。当时就有一位修行很厉害的禅修者对我们说:“我不认为你们的这种讨论是有意义的。”他说:“法谈就像弹琴一样,琴弦的粗细跟弦之间的空隙比起来,差得很远。这就像一个不会弹琴的人闭着眼睛去摸琴弦,是很难弹到弦上的,很多时候手是摸到空隙里面去了。”


那些心里没有法的人,他们之间的佛法探讨只不过是一种概念化的讨论,他们说的东西都只是从书里看来的,都没有在修行中切身体会过,去跟别人谈什么?这不是瞎谈吗?现在有一些所谓的佛学教授,看起来跟某些高僧大德讲得差不多,其实只是鹦鹉学舌。


当然在你自己也没有体会的时候,看起来也确实差不多,但是,当你自己在修行中有所体会之后,就会发现他讲的一些佛法概念他自己根本就没有切身体会过,只是东施效颦而已。


所以,法和律,一定要切实地在身心上面去体会,而不是学了一些名词概念就以为掌握了佛陀的正法,那是假的东西,是赝品。你的修行有没有导致苦的削减?你想要帮助他人的时候,你所说的话,真的能导致他人苦的削减吗?是让他人心生欢喜吗?帮助他人建立起了正见吗?


注意这个“正见”不是学到了什么书本上的知识,而是一种正确的观念。这种正确的观念,能让他以一种新的角度来看待身心的造作,能让他愿意将身与心朝着苦的削减的方向去调整。这才是正见的建立。


当你自己的心里都没有法、没有正见的时候,你也不太可能帮助别人建立正见、建立法。所以佛陀说:自未得度欲度他人,无有是处;如人自陷淤泥欲出他人,无有是处


自己还在泥巴里面打滚呢,还想把别人捞出来,怎么可能呢?自己都不会游泳,光是看了两本书就想教别人学游泳,不是只有淹死一条路吗?不光淹死了自己还把别人也淹死了,害人害己。










5

修行始于戒律


所以佛陀在教导他的儿子罗睺罗的时候,对他的言行举止的要求是极高的。很多人看这部经,没有看出这有多困难,以为很容易。在说话做事的时候,你当下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细微的行为,如果都能这样去抉择的话,就是在训练念、专注力、以及对于行为的控制力。


如果对行为言语都没有控制力的话,又怎么可能去控制、调伏心呢?所以《沙门果经》(《长部》2经)、《目犍连会计师经》(《中部》107经)中,佛陀所开示的修行次第始终如一——新学比丘要从戒律开始。为什么?因为要学着调伏行为,要学着调伏言语,通过观照和调伏来训练念。


比丘戒是非常复杂的,尤其是众学小戒:吃饭的时候不能东张西望、不能撒落饭粒等等。为什么要这么复杂?训练“念”,也就是专注力,持续不断的对于言行的观照力、把控能力。没有正念、正知的状态,其实就是一种愚痴的状态,对言行没有了知、没有把控的状态。“念”也是七觉支的第一个觉支——念觉支,是最重要的一环。


当你在调整言行的时候,你同时也是在训练七觉支的第二个和第三个觉支——择法觉支和精进觉支。在调整的过程中你会认识到,有一些行为和言语导致了自己贪、嗔、痴的增长,导致了他人贪、嗔、痴的增长。这会使你更愿意调伏它、调整它,培养那些会导致自己和他人贪、嗔、痴削减的行为和言语,以及内心的品质。其实只要稍加思索,就会发现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


———


所以,在佛陀教导他七岁的儿子罗睺罗的时候,佛陀一开始就说:一个沙门如果他还说虚妄语的话,他的沙门性就丢失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佛陀没有说比丘,佛陀说的是沙门,沙门是指出家人,不是特指佛教的出家人,还可以指外道的出家人。


为什么佛陀没有说比丘而是说沙门?因为不管是在佛教出家,还是在外道出家,在佛陀那个年代的印度,出家的目的都是为了解脱,为了削减苦、彻底地断除苦。即使是那些外道也都是为了这个目的出家的。所以佛陀说,如果一个沙门还说虚妄语的话,那他的沙门性就像碗里的水一样撒在地上。


一个人为什么会说虚妄语?为什么会撒谎?因为有一些不想让别人知道的事情,有一些问心有愧的事情不能让他人知道。或者说,有些事情,明明知道是不好的,会导致良心不安的,可依然要去做、要去说,但心里面还是知道这些事情不好,所以当别人问起来的时候就不想让别人知道,心中有愧。而心中的不安与羞愧,本身就是苦的一种体现,因为会让心躁动、无法安宁。


所以佛陀说持戒会让你心安,心安会导致心的圣喜,而心中的喜悦是禅定的近因。心越来越宁静,越来越清净,才会导向禅定。佛陀说:如果一个沙门还说虚妄语的话,他的沙门性就丢失了。意思是一个沙门的言行应该是问心无愧的,他愿意诚实地面对自己的内心,他的言行不会在心中留下不安和躁动。


所以,比丘日常要向他人忏悔,因为新学比丘的言行不可能那么圆满,总会有失念的时候,以致受到烦恼的驱使说出或者做出一些不好的话、不好的事,导致自己和他人的贪、嗔、痴的增长,所以要忏悔,然后做出改进,这样才能进步。


佛陀说完这些之后,才讲到前面说的:如实地观照自己的言行,去辨别它、抉择它。在辨别和抉择的过程中,念在增长,择法在增长,定也在增长,因为心越来越清净了。


要修增上律·阿毗毗奈耶


这就是律——Vinaya。佛陀说要修增上律和增上法。增上律巴利语叫Abivinaya,意思是你持的这些戒律,不能只是表面的形式,而是要持到心里,你要真的意识到这种言行的调伏是为了什么。不是说犯了戒,阴曹地府里就有个阎王在小本上给你记账,或是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就此潜伏起来,等待时机成熟就对你施加惩罚,而是做这个事会导致内心的不安。这种躁动不安就是苦、是恶业,所以要通过持戒让内心越来越安稳。


我在泰国拜见隆波甘哈的时候,隆波甘哈说:戒律可以有一千条、一万条,但是佛陀只制定了两百多条。我当时不太明白这话的意思。后来我明白了:他说的不是戒,而是律,就是佛陀所说的增上律——Abivinaya,阿毗毗奈耶。







6

法来对治·调伏身心


通过持守戒律来调伏言行的真正的目的是什么?现在很多人持戒就持了个形式,当他在搞那些外在的、形式化的持戒的时候,他的心不但没有越来越安定,反而搞得自己越来越紧张,心惊胆战的,生怕在不经意间触犯戒条,这种持戒方式就背离了持戒的真正意义所在。


还有一些人,他明明知道自己在犯戒,却从形式上打擦边球,自以为这样就没事了,实际上骗不了自己,他还是会心里有愧。


佛陀在讲到禅修次第的时候,前面的几个次第完全是跟律相关的。不同于现在的很多禅修导师一上来就教怎么打坐、经行,在原始经典中,佛陀很少讲到怎么打坐,完全没讲过怎么行禅,生活禅更是完全没有讲过。


为什么呢?因为法和律并不体现在怎么打坐、怎么走路上,而是体现在如何调伏身行、语行、心行。律所管的就是外部的身业、口业,也就是言行,身行仪、语行仪,也就是威仪;内部的身行、语行、心行,要用法来对治,来调整身心的状态


为什么我在引导禅修的过程中,特别强调放松呢?因为身行的造作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身体的紧张感。佛陀讲到观呼吸的十六个步骤中的身念处的四个步骤的时候,最后一个是平息身行。如果只是把身行理解为身体行为的话,坐着不动的时候,有什么身体行为好平息的?没有什么行为。“身行”在这个地方指的是身体的紧张感,要去调整让身体放松。


这里佛陀所说的“觉知全身而出息,觉知全身而入息”,这个“全身”就是指的整个身体,要全身心地去感受它,感受身体有什么紧张的地方,然后去调整。随着吸气、呼气,去除身体的紧张感,让它放松下来。当身体放松了以后,进一步地去观照内心的造作。


———


身行、语行和心行,语行体现在哪里?经典中对语行的解释就是寻和伺(《中部》44经)。经文中是怎么解读的呢?就是在说话之前,有一个想要说什么话的念头(寻),然后会去考量这个话能不能说(伺)。如果不管想到什么就脱口而出,那不是神经病吗?这两种心理运作机制就是寻和伺。


语行在修行中怎么体现?就是生起的种种念头、想法。当你意识到自己已经在打妄想的时候,要知道自己已经没有在观照身心了,打妄想的时候,是不可能同时观照身心的。这时候要知道,这些妄念是要被调整、去除的,因为这些妄想也让你苦,它是愚痴的体现。


妄念纷飞的状态叫做掉举,是属于愚痴的一种。你控制不了自己的心念,就落入到了像喝醉酒一样的状态,满脑子奇奇怪怪的想法。就像睡觉的时候,为什么会失眠?脑子想事情停不下来,才会失眠。白天的时候感觉不明显,睡觉的时候就感觉到这是苦了,对吗?想睡却睡不着,满脑子都是念头。


所以当你在修行的时候,要去调整语行,也就是妄念。当意识到自己在打妄想的时候,要重新建立起念,观照身体,放松身体。失念的时候,往往身体也随着紧张起来,要重新观察它,建立起念,调整它。修行就是一个持续不断地观察调整的过程。


心行是什么呢?心行就是除了身体和念头之外的心里的造作。比如情绪——生起了贪心、嗔心或者种种内心的不安、躁动,一样要观察它、调整它。在打坐观呼吸的时候,可以随着呼吸去调整,吸气建立起念,呼气建立起念。


佛陀在讲到观呼吸的时候,一开始就讲到:建立起当前的念,观照身心,随着吸气、呼气,不断地维持念。然后觉知全身而出息,觉知全身而入息,观照整个身体。平息身行而出息,平息身行而入息,吸气放松身体,呼气放松身体。然后更进一步地观察、调伏语行和心行,因为如果不观察、不调伏,它就开始躁动、造作。


———


躁动是一种苦。当你直观地体会它的时候,就会认识到这是一种苦。没有看到的时候,有时候还觉得挺快乐;有时候生起贪心了,觉得挺高兴的;有时候玩起贪心的游戏,觉得快乐和舒服——都因为你没有仔细地体会它。


就好像抽烟一样,很多人觉得抽烟很舒服,但是,如果在吸烟的时候把注意力放到吸烟所带来的身体感受上,仔细体会马上就会觉得不舒服。甚至有人用这种方法就可以戒烟。


心里的烦恼也是一样,当你没有正面面对它的时候,可能还觉得挺高兴,乐此不疲地与烦恼玩耍,但是当你直观地面对它的时候,就会发现这种躁动造作让你受苦。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也是一样:行禅的时候随着步伐,把呼吸换成左步和右步,迈左步观照全身,迈右步观照全身;左步平息身行,让身体放松,右步平息身行,让身体放松;左步观照心行,右步观照心行,左步平息心行,右步平息心行;令心圣喜,左步让你的心喜悦舒服,右步让你的心喜悦舒服。也可以培养慈心,通过慈心的增长让心越来越喜悦、越来越舒服。


———


佛陀在教导他的儿子罗睺罗观呼吸的时候,中间还穿插了很多的观想方法,比如地遍、水遍、火遍、风遍。佛陀说:就像大地一样,不管人们在上面吐痰、扔垃圾,大地都可以包容接受。


佛陀对罗睺罗说:调整你的心,让你的心像大地一样;或者让你的心像水一样包容;让你的心像风一样,不管有什么烦恼都可以吹掉;让你的心像火一样,烧掉这些烦恼。这才是佛陀所教导的地遍、水遍、风遍、火遍的真正的修法。


也可以直接作意让心止息,让心像虚空一样没有烦恼,让心越来越平静。或者运用四无量心的方法使心中充满着慈爱,充满着同情心、悲悯心,充满着喜悦、随喜的心,越来越平静,越来越平舍、平等,而不会因为好的或者不好的身心现象,生起贪心,生起嗔心,增长执着。









7

四圣谛


这些全都建立在对身心现象的观照和了知之上。你要看到内心生起的烦恼、生起的苦,然后去调伏、调整它们,按照四圣谛的标准来操作。


佛陀说:此是苦,汝应知——你要看到它。然后要看到苦的因:当念越来越强的时候,会发现烦恼不是一个整体,烦恼也是有层次的,这时可以去剖析烦恼。要注意这种剖析不是通过思维、思考去剖析,而是真正地观照到烦恼的运作,看到这里面也是有层次的。


什么层次呢?渴爱和执取。你要看到这些烦恼的生起,往往是因为对于某些事物的执着,对于外部事物的执着,迎合了内心躁动不安、想要抓取点什么的这种渴爱。这两个部分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就形成了内心的烦恼——贪、嗔等等。


———


当打坐坐到45分钟、50分钟的时候,内心开始躁动不安,心里会想,为什么还不到时间?是不是一个小时就可以起来了?有时候在禅堂里,可能会想后面还有人在看着,如果乱动的话可能会很丢脸。每当这么想的时候,内心就更进一步地生起了躁动,然后就陷入到这种游戏之中去了。


有时候一次能坐很长时间,两、三个小时,这时候你会想:我真是一个优秀的禅修者,可以坐这么长时间不动,其他人就不行。这个时候,心就陷入到了对自我身份的执取之中,这种执取迎合了心中的躁动,增长了内心的躁动,陷入到烦恼的游戏当中。这就是渴爱和执取的游戏,而这种游戏导致烦恼的增长,导致内心的轮回。


在临终的时候,这种内心的轮回就形成了下一世的投生,于是你就不断地轮回,不断地在玩这种游戏。你去想一想,是不是每分每秒都在玩这种游戏?只要没有用四圣谛的框架来看待自己的身心,去发现苦、面对烦恼、调整它,就永远在这种游戏中轮回。


你已经轮回了很久,如果还不调整,还没有看到苦,不用四圣谛来扭转它的话,就还会继续地轮回。


所以四圣谛才是正见:要看到苦的生起,要看到苦的因。什么导致苦的生起?有一些原因会导致苦的生起,对吧?如果去调整、去削减,那么,苦就会减少。要看到苦的因、苦集的因、苦灭的因,看到苦是怎么生起的,苦的根本原因是渴爱和执取,而你一刻不停地在玩这种游戏。


如果在修行中看到这点——当然你们可能现在还看不到——如果以后念力增长看到了这点,能看到内心在玩这种渴爱和执取的游戏的时候,当你直接地观照到这种渴爱、内心中根植的躁动,如果能拔除它的话,苦就被平息了,这时就证得了第三圣谛——苦灭圣谛。通过断除渴爱,来证得苦灭。


八正道


这个过程就是八正道,要有正见、有正思惟。正思惟是什么?去除贪、去除嗔、去除害——伤害别人、伤害自己的动机然后,再行正语、正业、正命,以这个标准调伏自己。


在这个过程中,有正念——也就是持续不断地去观照。观照什么?观照外部的身行仪、语行仪、意行仪,身业、语业、意业;观照内部的身行——身体的造作,语行——念头、妄念的造作,心行——烦恼的造作。


调整、去除——也就是正精进。正精进就是培养善法和去除烦恼的意愿和努力:心越来越倾向于去除苦、去除恶不善法、去除烦恼,倾向于提起正念,倾向于观照身心。这就是正精进的体现。



八正道前面的七支是最后一支——圣正定的资助。这体现在你的心越来越清净、越来越朝向解脱、越来越安稳。反过来,圣正定又会资助正见,随着心更加清净与安稳,你也越来越乐意去发现烦恼、去除烦恼,发现苦、去除苦。


这时,你就走在了与世间相反的道路上。你在调整心的方向,让心不断朝向解脱,朝向断除轮回的方向,直到究竟的解脱、究竟的苦灭。所有的烦恼彻底地被根除,你的轮回不再运转,这一生是你的最后一生了。你就彻底地止息了一切的苦,达到了佛陀与他的圣弟子们所证得的同等境界——涅槃,苦的究竟的止息。


所以佛陀说:四圣谛就像大象的足迹一样,统摄一切善法。大象的足迹可以包含一切动物的足迹,因为它特别大。四圣谛就像大象的足迹,可以统摄一切善法。所有佛陀的教导都可以归纳到四圣谛中,也全部都由四圣谛衍生而来。


如果你所学习的方法,不符合四圣谛、不符合佛陀教导的本怀——通过调整外部的言行(律),通过调整内部的言行(法),来去除苦、调伏苦、调伏烦恼——如果不符合这个要点的话,那就不是大师的教导,不是佛陀的教导,不符合法,不符合律。


阿毗达摩的真实含义


这才是佛陀所教导的Abivinaya(阿毗毗奈耶)——增上律,以及Abidhamma——增上法,音译叫阿毗达摩。这是佛陀在经中提到Abidhamma——阿毗达摩这个词的真正的意思,而不是后代人编写的那些复杂的哲学理论。


(全文完)🔚








若有受益,还请贤友

~护法三连~

分享、转发、在看

感恩贤友您护持正法

祝您离苦得乐 早日证果

Sādhu!x3🙏

                       



 — 法心尊者 • 答疑群 ——

长按下方二维码加管理员入群






—— 尊者禅修开示 ——

点击蓝色文字即可阅读对应开示文章




—— 尊者佛法开示 ——

点击蓝色文字即可阅读对应开示文章




—— 尊者讲座、译著、声明 ——

点击蓝色文字即可阅读对应文章





尊者介绍

————


法心尊者 Ashin.Dhammasāra

2014年 接触南传上座部佛教,并参加内观禅修营学习禅修方法。

2016年 放下工作全身心独自住山修行。

2017年 赴缅甸仰光雪乌敏禅修中心(Shwe Oo Min Dhamma Sukha Tawya),于德加尼亚西亚多(U Tejaniya Sayadaw)座下剃度出家。随后在因德嘉长老(U Inndaka Sayadaw)座下达上成为比库,并长住于恰密棉禅修中心(Chanmyay Myaing Meditation Centre)。

2018年 在因德嘉长老的指示下,给前来参学的中国禅修者进行佛法开示和禅修指导。

2020年 翻译了坦尼沙罗尊者(Ven. Thanissaro Bhikkhu)的著作《佛法溯源》。受北京四念处学习中心邀请,线上开示“唯一道——原始佛教的修行方法”系列课题研究讲座5讲。

法心尊者的研究方向:

原始佛教溯源,依据巴利圣典四部尼柯耶,通过对巴利原词词意的探究,在不借助任何后期注释的基础上,只运用佛陀原始的理论框架如四圣谛、八正道、三十七道品、十二因缘来禅修。依据佛教史、考古学、文献学、语言学,探索原始佛教的思想架构。

编辑:黄二龙

校对:秋杨 Upekkhā

音频:黄二龙

图片:胡安

终审:法心尊者 灵犀 Upekkhā






长按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如有疑问或其他联系事宜

请加微信号

sixiong20041123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遥望佛陀正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