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心尊者
“唯一道”第二讲
图片下方为录音文字版
容易误解的词
| “唯一道” 第二讲
(1) 阿罗汉
现在因为我们对印度教没有什么了解,接触的基本上都是佛教,所以对很多词会有一种误解,认为这些词很多都是佛教所特有的。甚至于,很多人认为“苦”这个概念也是佛陀所提出来的,实际上完全不是。这些都是那个年代的印度比较有共识的一些概念,包括“阿罗汉”。阿罗汉在那个年代定义非常简单,就是指苦的彻底灭尽。把苦彻底灭尽的这种人,他就有资格被称为阿罗汉,这种人就被叫做阿罗汉。在后期,“阿罗汉”这个词慢慢地就变成了佛教的一个专有名词,这也导致了很多的误会。
(2)涅槃与苦
我看有人问到一些词意的问题,像“正念”、“涅槃”。我会在明天专门解释“正念”这个词,因为它是属于八正道的一环,我想在明天专门讲解八正道,所以就先留一个悬念吧,明天再讲。关于“涅槃”的问题,有人说还是不理解什么是涅槃。实际上,你不理解什么是涅槃,那是因为你对“苦”这个概念没有正确的认识。
“苦”是一个非常广义的概念。我昨天也说了,佛陀是采用类比的方式来表达“苦”的意思的,他用这种方式是希望你能把他所说的“苦”跟你切身的体会联系起来。佛陀经常使用的一个比喻,就是火与火的熄灭。那个年代的沙门、婆罗门,他们是怎么看待世间的?他们认为世间就是不断地造作、躁动,众生永不停息地造作身语意,做出种种行为——也就是业。只有这样才能维持世间的运转,想停下来也不行。即使是晚上睡觉的时候,你的意识停止运作了,你的潜意识还在继续地运作。这个过程是永无休止的,你想停也是停不下来的,就像我昨天举的沸腾的水的例子。那个年代的印度人把这个世间的种种的现象看成是造作—苦的外部显现,这是有主观唯心主义的意味的。
———
佛法的“法”,巴利语dhamma,这个词意涵非常广泛。在拉丁字母版的国标巴利语中,当首字母小写的时候,这个词就泛指一切的现象、一切的事物,就是我们能体验到的一切的事物;在首字母大写的时候,它一般特指佛陀的教导。所以“法”这个词有两层意思。
佛法的修行是完全立足于主观体验的,因为所有人都只能通过感官来认识世界。好比说,你看到了一个绿色的杯子,你认为它是绿色的。但是在其他的动物眼里,这个杯子可能就是其他颜色,但你不能说你看到的颜色才是真实的,其他的动物看到的都是错的。甚至我们也不知道,同为人类,其他人看到的跟我看到的这个颜色,实际上呈现在我们眼睛里的样子是不是同一个颜色?很有可能不是。只不过因为我们从小到大都被告知这种颜色叫绿色,所以我们都把它称为绿色。实际上,我们并不知道其他人眼里的绿色跟我们眼里的绿色是不是一样的。
我们完全是通过感官来认知世界的,所有的感官现象与我们的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意根)相接触,之后我们才产生了对这个世界的认识。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佛陀把自我看成一个接收信息、处理信息、并且做出反应的处理中枢。在这个接收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中间涉及到的不同的环节,佛陀把它称为“五蕴”,也就是色、受、想、行、识。所以“五蕴”指的不是我们身心的五个部分。如果你认为它是身心的五个部分,你就是在以一种静态的方式看待身心五蕴,实际上它是动态的。
所谓的五蕴就是指我们是如何接收外部信息,然后对信息进行分类,评估,然后再做出反应。这个反应就是造作,也就是行,巴利语sankhāra。所以这个过程是无休止的,不是你的主观意识想要停止,就能停止得了的,而且这个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向外追寻的过程。
有一次佛陀在树下过夜,那天晚上天气很不好,狂风大作。第二天早晨有一个人看到了佛陀,就问佛陀:你昨天晚上休息得好吗?佛陀说:我休息得很好啊。那个人不敢相信,觉得昨天晚上气候这么不好,你怎么会觉得休息得好。于是佛陀就跟他说:我可以坐在这里七天七夜,体会解脱的快乐;我们的国王,他时刻可以享受五种感官快乐;那么你认为是我比较快乐,还是国王比较快乐?那个人想了一下,他说:还是佛陀比较快乐。为什么他这样说?因为佛陀的快乐完全不依靠任何的外部条件,他只要坐在这里就可以在自身中体会到解脱之乐。
但是我们不行,我们必须得不断地向外部追寻。如果追求的东西得不到,我们就会感到非常焦虑。每当我们想要获得什么东西或排斥什么不想要的东西的时候—这个就是贪心和嗔心—我们的内心就开始躁动不安,我们就开始被这种躁动不安的感觉所折磨。这种苦是时时刻刻都伴随着你的,不是说你想停就停得下来的。
所以那个年代的印度人,以这种方式来看待世界,他们认为世界总是在造作,总是在不断地增加新的东西,它是周而复始永无止境的。
所以只有当你理解了“苦”的概念,你才能理解“涅槃”的概念。佛陀在讲解“涅槃”的概念的时候,他说得非常简单。他说:涅槃是一切苦的止息。另外一些时候,他说:涅槃是贪嗔痴的止息。对于那个年代的修行人来说,他这个诠释就已经非常精准、明白了。但是我们理解不了,是因为对它的反面、对世间法、对于“苦”的概念,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3)苦灭
昨天我讲了这么多,实际上,想跟大家强调一点就是:佛陀的出家是完全立足于对于苦的认识,以及想要脱离苦的愿望之上的。他只是为了这个目标,才去出家修行的。那么当他觉悟了之后,他的教导也完全是立足于这一个目标:就是希望帮助他人从苦中解脱出来。
这个地方,也涉及到了四圣谛的第二圣谛和第三圣谛。第三圣谛叫做“苦灭圣谛”,也就是指苦的止息。在传统的上座部注释书中,对于四圣谛第三圣谛的诠释,认为“灭苦”是特指究竟的苦灭,或者说它是“涅槃”的同义词,也就是说当证得了道果、证得了究竟的解脱的时候,才算证得了苦灭。
这个问题在历史上是一个有过争议的问题,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说一切有部(简称为有部或一切有部,音译为萨婆多部,是部派佛教中的一部—-维基百科)和上座部之间的分歧。
说一切有部认为第三圣谛的苦灭,不仅仅是指苦的彻底的灭除,还指苦的相对的灭除。当你生起了贪心,然后你通过如理作意、通过一些方法、通过八正道,平息了贪心,或者平息了某一部分的烦恼、一部分的嗔心,平息了一部分的愚痴(愚痴就是不理智、失去理智的意思),那么,你当下就相对地从一部分的烦恼中解脱了出来。说一切有部认为灭苦是广义的,它不单单是指究竟的彻底的涅槃境界,而且也指相对的从一部分的微小的烦恼、心的小杂染中解脱出来,灭除了一小部分的苦。他们认为这个也是包含在第三圣谛苦灭圣谛里面的。
我个人在这个问题上面更倾向于说一切有部的说法。
并不是因为我在上座部出家,我就必须无条件地维护上座部的所有观点。修行是为了离苦,所以在我们面对这些不同的理论、不同思想体系的时候,我们不应该抱着一种宗派的成见去盲目地拥护或抵触,我们应该在修行中去体会,然后看这个理念、这种修行方法,对我们的修行有没有实际的作用。
当代的很多禅修方法,比如说泰国的一些禅师喜欢教禅修者念buddho —也就是佛陀的意思,还比如动中禅的手部动作、缅甸孙伦禅法的猛烈呼吸,很显然你在经里面是看不到这些禅修方法的。但是,如果只是因为某种禅修方法没有在经里面出现,你就盲目地去抵触它的话,那这也不是一个正确的学习态度。
我们学佛是为了去除自己的烦恼,为了离苦得乐,不要因为学习了佛法,反而增长了烦恼,执着越来越深了。有些人学佛之后还要为了维护自己的一些知见去跟别人去吵架,助长自己的嗔心,那样其实已经背离了学佛、禅修的根本目标。因为我们学习禅修,应该是让苦越来越少,让烦恼越来越少,不是让烦恼、嗔心、贪心越来越重,让执取越来越重的。
所以在关于第三圣谛苦灭圣谛的问题上,我个人认为这里的苦灭是广义的。国内的一些学佛的人,因为年龄大了,或者自身文化水平有限,他也不想去学习那么多教理,他们可能只是烧香拜佛,或者念念佛,但是因为他接受了一些观念,他会觉得说,我不要干坏事,我要积德行善。那么,我觉得对他来说,这也会对他有很大的好处,因为这也是一种持戒,而这种持戒也能使他的心灵状况有所改善,所以这也是一定程度上的离苦。
上座部有一种说法叫做“顿观四圣谛”,意思是只有在解脱的那个时刻你才完全地证得四圣谛,彻底地知见苦,断除了苦因,证得了苦灭,贯穿了整个八正道。而说一切有部认为四圣谛的修习,应该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也就是说,你应该持续不断地认知苦,断除苦的因,通过不断地断除苦的因、不断地削减烦恼,证得相对的、一小部分的苦的灭除,最终达到究竟的涅槃的境界——苦的彻底的灭尽。而这个修行的过程就是八正道。
我个人更倾向于说一切有部对四圣谛的认知方式。佛陀在第一次讲法——初转法轮——的时候,他给五比丘讲四圣谛,他讲完之后,憍陈如尊者当场就证得了初果,另外几位比丘也开始了精进地禅修。至少从经典里的记载来看,佛陀并没有给他们讲除四圣谛以外的其他内容了,所以他们就是用四圣谛来禅修。如果说四圣谛只有在证果的时候才能体会的话,那这个地方就会显得不太协调。
~未完待续~
🔚
唯一道|佛陀的灭苦之路
—— 法心尊者 • 答疑群 ——
入群后贤友将获得:
① 尊者定期群内直播开示讲座
② 尊者开示录音的群内首发
③ 法宝书籍免费结缘(仅需邮费)
④ 有机会向尊者提问(根据上期问题数量,不定期开放)
⑤ 答疑音频群内提前首发,可下载保存
⑥ 尊者见面会、禅修营等福利通告,群内首发,优先参与
⑦ 群内即将开展禅修打卡等活动,贤友可进群关注通知
长按下方二维码加管理员入群
——— 尊者禅修开示 ———
——— 尊者讲座、译著、声明 ———
尊者介绍
————
2014年 接触南传上座部佛教,并参加内观禅修营学习禅修方法。
2016年 放下工作全身心独自住山修行。
2017年 赴缅甸仰光雪乌敏禅修中心(Shwe Oo Min Dhamma Sukha Tawya),于德加尼亚西亚多(U Tejaniya Sayadaw)座下剃度出家。随后在因德嘉长老(U Inndaka Sayadaw)座下达上成为比库,并长住于恰密棉禅修中心(Chanmyay Myaing Meditation Centre)。
2018年 在因德嘉长老的指示下,给前来参学的中国禅修者进行佛法开示和禅修指导。
2020年 翻译了坦尼沙罗尊者(Ven. Thanissaro Bhikkhu)的著作《佛法溯源》。受北京四念处学习中心邀请,线上开示“唯一道——原始佛教的修行方法”系列课题研究讲座5讲。
研究方向:
原始佛教溯源,依据巴利圣典四部尼柯耶,通过对巴利原词词意的探究,在不盲目依赖任何后期注释的基础上,只运用佛陀原始的理论框架如四圣谛、八正道、三十七道品、十二因缘来禅修。依据佛教史、考古学、文献学、语言学,探索原始佛教的思想架构。
编辑:Jan
校对:灵犀
音频:来
图片:面包手
终审:法心尊者 寰 Jan
版权声明
1. 本公众号发布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 转载请联系管理员,严禁用于任何商业性用途
微信号:wuyueyuan555
长按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遥望佛陀正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