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与非法」讲座 • 第三讲:解脱之道 (下)

点击了解:遥望佛陀正当年 • 公益声明




法心尊者

2020年9月26日线下法谈讲座录音




法与非法 · 第三讲 
 解 脱 之 道(下)






 

 


目 录



  • 实际应用——正见为先导

  • 实际应用——循序渐进

  • 实际应用——万变不离其宗

  • 实际应用——打坐、行禅、日常生活 




实际应用——正见为先导


那么我们以什么样的观念来看待身心的运作呢?以四圣谛的观念。这就是八正道的第一个——正见,正见为先导。正见分两种:世间正见和出世间正见。世间正见就是业和轮回。这种观念会导致什么呢?如果你接受轮回、接受业这个观念,会导致你愿意更善巧地去行事,你不愿意做不好的事。出世间正见就是特指四圣谛。

但是这个正见不是指理论,不是学了一些理论你就有正见了, 而是要运用它,以这种观念来看待你身心的造作。如果了解十二因缘的话,这就是十二因缘的前两支——无明、行。

佛陀对于无明的定义就是不了知四圣谛。无明的字面意思就是“看不见”。所以无明这个中译还是比较准的。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玄奘法师的翻译,玄奘法师的翻译非常好。无明的字面意思是“看不见”,但佛陀对它的定义就是四圣谛,也就是你没有以四圣谛的模式来观照、看待事物。

看待什么事物呢?第二支“行”。看待“行”就是分三个—— 身行、语行、心行,没有以四圣谛的观念来看待你身心的身行、语行、心行的造作。这是缘起法的前两支——“无明”缘“行” 的意思。

无明缘行这个框架其实并不是佛陀的发明。在佛陀之前的吠陀经典里面就有这个说法,无明缘行、行缘识。但是佛陀给它赋予了新的含义,就是四圣谛。这也是佛教最独特的地方,四圣谛就是佛陀最核心的教导。

佛陀曾经举过很多例子来说明四圣谛的重要性。有一次他在树林里抓了一把树叶,问他身边的比丘们:“比丘们!是这森林里的树叶多,还是我手里的树叶多?”比丘们说:“当然是森林里的树叶多了,你手里就这么两片。”

佛陀说:“我所证知的法,就像森林里面的树叶一样多,但是你们所需要知道的,就是我手里的这几片这么多。”那是什么呢?就是四圣谛。佛陀的智慧是非常广大的,作为佛陀的弟子我们的目标要明确——为了离苦。要离苦的话,我们需要知道的最核心的东西是四圣谛,四圣谛就是佛法。

佛陀还做过另一个比喻,他说就像大象的足迹可以包含、囊括任何动物的脚印。为什么呢?因为它特别大。四圣谛可以包含一切佛法,就是因为它特别的大,所有的佛法都是由四圣谛衍生的,而四圣谛又囊括一切的佛法。

所以十二因缘的第一支无明,佛陀的诠释就是四圣谛,你有没有以四圣谛的模式看待身与心的造作、身心的状态。什么意思呢?就是你要去发现苦。

看待身心不是毫无评判地觉知。西方的正念心理学创始人也是学习南传佛教的,卡巴金、杰克 . 康菲尔德等,他们在泰国、缅甸学习后,回到西方创立了正念心理学、正念减压、正念心理治疗。他们强调要不加评判地去看待身心的现象。实际上这是跟佛陀的教导不太一致的。

当然它也有它的道理。比如禅修的初期,可能很多时候你想调整也调整不了,尤其是你观察到内心的一些烦恼,你拿它也没什么办法。这时如果执着地想要调整它——我为什么还断除不了它呢?很有可能会更进一步激发你的烦恼。你想要断除它,这可能是一种贪心;你不喜欢它,这是一种嗔心。所以在禅修的初期, 可能确实是只需要看着它、观察它,培养自己对它的敏感度,这就可以了。

但你的观察还是要有一个先入为主的观念,最核心的观念就是四圣谛。你要发现苦,去观照它的缘起。当然刚开始时你可能看不到,生起了贪心、生起了嗔心很长时间了才想起来观照。你没有看到它的起因,因为你的念不够,随着念越来越敏锐,你对于身心现象时刻保持关注的话,就可以看到缘起。缘起一定是要亲身去体会。你可以看到什么原因导致了内心生起了种种善巧的或不善巧的动机,或者生起了这些烦恼,又是因为什么原因导致这些烦恼灭去了。这就是十二因缘的后几支,这里就不过多的解释了,因为特别复杂。



实际应用——循序渐进


刚开始时你只需要尽量多地把注意力拉回来观察你的身心, 随着你的念进一步的发展,你就会观察到身心的运作是有因有缘的,任何贪心、嗔心,任何身体现象、语行(即念头的造作)、心里的现象,都不是孤立片面的,这三个部分是互相影响的。

有时候你的身体会影响到你的心,你的心又反过来影响身体。包括念头也是一样,有时候你想起让你不开心的事儿,心里就生起嗔心,这个嗔心又更进一步导致你造作了很多跟嗔心相关的愤怒的念头。

所以在修行稍微加深了一点后,你会看到身心的缘起,它的运作。当你对这个越来越熟悉的时候,就知道这个运作模式是不会随着你主观意志,想让它停它就停的,它不是那么容易停止的, 也不会随着你肉体的消亡就停止,因为它就是这么自然,时刻地这么运作。

这是你修行加深一点之后会看到的现象。当你看到这个现象的时候,才能更善巧地去行事,才能在烦恼生起的因上去规避它、去除它,或者因为你的念力特别强,在烦恼生起的当下,通过主动的作意直接地就去除了它。这个没有什么具体的技巧,就像放松你的身体一样,我不需要告诉你用什么技巧去放松,你只要在心里想我放松了它就放松了。

那为什么你心里的烦恼不能想去除就去除呢?因为你的修行不够,念力不行。随着你念力的加强,它也可以像放松你的肌肉一样,看到烦恼了之后,想着“我要去除它”,它就去除掉了。所以你去除不了心里的烦恼是因为念力不够。



 

实际应用——万变不离其宗


当然了,佛陀也有教导具体的方法去对治它,比如“无常” 和“无我”这个观念的运用。佛陀在教导四圣谛的时候是完全没提到“无常、无我”的,这跟后代佛教不太一样,后代佛教往往特别喜欢把“无常、无我”当成佛教的最高教义。它的确很重要, 但绝不是最高的教义。最高的教义是四圣谛,是关注苦的问题, 四圣谛没包含无常、无我。

——

那无常和无我在修行中怎么运用呢?比如你看到你的嗔心, 知道“嗔心的生起导致了苦”,这时候你就是在运用“无我”的观照, 因为你没把嗔心当成“我”的一部分,没有认同它,没有觉得是“我”生气了,“我”想要怎样或“我”想吃什么,当你这样认为的时候, 就是把贪心和嗔心当成了“自我”的一部分。

反过来,你不把它当成“自我”的一部分,你去看到它,知道是嗔心生起了、贪心生起了,这个贪心和嗔心是苦。你就是在培养这种对于“无我”的认知,它不是“我”、不是“我的”一部分。这个是“无我”或者叫“非我”在修行中的运用,这是一种技巧。

你不一定非要看到“无我”的这个特征,有时候可能只需要看到它苦的这一面,你就可以去除它,你就可以断除它,最根本的还是要看到它苦的这一面。

——

所以这是你在修行过程中要去直观地去体会的,要以四圣谛的观念去看待你身心的现象,这是最根本的。

那你立足于四圣谛的观念之后,再运用其它的视角来看待你的身心。

比如佛陀有教导“不净观”,或者应该叫“不净想”。有一个研究《阿含经》的老师,他谈到“白骨观”的问题,说“白骨观”算不算“观”?实际上这就是因为他研究的是汉语的文献, 他不知道“白骨观”在原始经典里严谨的翻译应该叫“白骨作意”, 它是一种“作意”,就是你主动地作意,但它一定要建立在四圣谛的基础之上。

这个怎么运用呢?比如有时候我们会对自己或他人的身体生起贪心,你首先要看到这一点。比如照镜子的时候,你对自己的身体生起贪心了,你要看到这个贪心而且知道这个贪心让自己受苦。但是你可能去除不掉,因为习气太强了,那怎么办呢?你可以更进一步地通过转换作意的方式来调整去除这个贪心。

比如你观照身体的白骨相,或者观照它的不净相,去想象你身体是透明的,里面有脑浆、有眼球、有血液、有肌肉……当你这样去作意的时候,从这个角度来关注你身体的时候,贪心可能就止息了。

这是佛陀教导的很多禅修方法的具体运用。我是想说:这些方法都要建立在你对于身心现象的关注之上才有意义,不然很有可能就会导致你修行走上岔路。

其实在佛陀时代就有这样的例子,有些比丘因为修习不净观自杀了,因为他对身体的厌恶导致他不想活了,自杀了。现在很多禅师教导不净观的时候,特别想要去激发你内心的这种恶心的感觉,想要让你觉得你的身体很恶心,这恰恰违背了佛陀禅修的初衷。

禅修的初衷是什么?应该是去除苦。

你对身体的恶心的感觉不也是一种嗔心吗?你不能用禅修来激发你内心的苦、去培养你内心的苦,否则禅修就本末倒置了。你可以利用一些别的作意的方式,比如像一些心灵鸡汤也是在告诉你可以换一个视角来看待问题,是可以的。但是你一定要以四圣谛这个核心,以它为根本来看待问题。这就是禅修的根本地方,你要关注你的身心。





实际应用——打坐、行禅、日常生活


佛陀在教导他的儿子罗睺罗的时候提到:在每一个身体行为之前,你要辨析:“我的行为是否导致自己的苦、是否会导致他人的苦?”这个“导致自己和他人的苦”既包含了你直接地去伤害别人、伤害自己,也包含了你去激发以及助长自己和他人的烦恼。因为烦恼就是苦,贪心和嗔心生起的当下你就受苦。同样的,如果通过你的行为导致他人的贪心和嗔心生起,一样会导致他人的苦。

那么打坐的时候怎么做呢?你要有一个提醒自己的工具—— 呼吸,随着你每次吸气和呼气,关注你的身体,关注哪里让你不舒服。吸气畅不畅通?呼气畅不畅通?身体有没有紧张感?去调整它,随着每一次吸气、呼气去调整。

——

然后更进一步地随着身体放松下来之后,你会看到内心的紧张感。也一样,能放松就让它放松下来,放松不下来怎么办呢?持续不断地看着它,因为这就是你要解决的问题,你不熟悉它, 不了解它,所以无始轮回中一直受它奴役。

那么现在你要去看到它,有意识地去观察它、解决它,解决不了就持续不断地观察它。随着念力的提升,你就可以观察到更细微的身心的现象。这就是修行根本的用功的地方。

但绝对不要认为只有打坐才是修行。你的修行必须要从早到晚持续下来才有可能有意义,为什么?修行是要转变你的行为模式,转变你内心运作的模式。你如果只是在打坐这一个小时去转变的话,那剩下的 23 个小时不还是在过往的习气中吗?更何况打坐这一个小时,可能还不是全神贯注的,可能有 40 分钟在打妄想,那修行怎么可能见到成效呢?

这也是为什么在原始经典中,佛陀很少提到打坐,非常少。佛陀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讲培养善法、去除不善法,调伏你的身心、关注你的身心、调整它。

当然打坐有它的重要性,它的重要性体现在哪呢?你不动, 因为坐着不动了你的心能沉下来,就可以更深入地去看到一些深层次的、你在生活中体会不到的一些烦恼造作。这是打坐的意义所在,它是很重要的,我们每天要尽量地花一定的时间打坐或者行禅。

行禅也是一样的。我们在行禅的时候、走路的时候,也要利用一个工具来提醒自己关注身心,什么工具呢?可以用呼吸,也可以用其它的。比如在家时刚开始可以慢慢地走,去训练自己, 每走一步停一下,去检查一下身体,检查一下内心。不知道怎么检查,就问自己:“我身体现在感觉怎么样?有没有哪里紧张?能不能放松一点?我的心情现在怎么样?”这样去问自己。问完之后再走下一步,然后再停一下,每走一步都关注一下,每走一步这样观照一下。

在日常的走路过程中你也可以这样训练。走得比较快时如果做不到每一步都关注,可以每走四、五步关注一下:一、二、三、四,想一下、关注一下,再走几步又想一下。

——

一定要训练自己持续不断去提起念。包括日常在家里时也一样,心是有记忆力的。

比如吃饭的时候,你坐在这,先不要动, 先想一下,关注一下身体,关注一下心,“我现在身心是个什么状态”,然后再去吃。一次、两次养成习惯,以后只要你坐在这儿, 刚准备拿起碗筷,你都没有主动,可能已经忘了,你的心自然就提起正念了,它已经形成习惯了。

要让正念成为心的固有习惯,因为只有当正念持续不断起来, 你才可以看到缘起,才可以看到你的身心是怎么交互运作的,才能更有效地去调整它、调伏它。

这就是禅修在日常生活中以及在打坐、行禅的时候的运用。绝对不要认为说只有在打坐、行禅的固定模式中才能修行,甚至一年就参加个 10 天禅修营就训练了 10 天,剩下的 355 天都在培养烦恼,这怎么可能有效呢?

所以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去训练,持续不断地,不管你在干什么,行住坐卧、穿衣、刷牙、洗脸、吃饭,都要去提醒自己, 关注自己的身心,把你的注意力拉回来:“我的身体现在是什么感觉?我心里现在在做什么?心情怎么样?有没有烦恼?有没有贪心、嗔心?”在做事的时候也要去检查:“我现在要说话了, 我说的话是不是因为贪心和嗔心导致的?我现在要做的这个事是因为贪心和嗔心导致的吗?”

要不断地这样去检查,这样去问自己,这才是禅修的真正意义所在。不是说只在打坐时往那一坐腿一盘,观想什么或者念什么,或者关注身体某个部位。那也会有用,但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我的公众号上有个一小时的坐禅引导,如果我这么说完了你还是有点找不着感觉的话,可以去听一下音频。音频刚好是一个小时,打坐一个小时的时候,可以跟着那个引导去体会。






(全文完)

🔚


《法与非法|什么不是佛法
 点击蓝色文字即可阅读往期连载文章
《法与非法》第一讲(上)
《法与非法》第一讲(下)

《法与非法业与轮回
《法与非法》第二讲(上)
《法与非法》第二讲 (下)

《法与非法|解脱之道
《法与非法》第三讲(上)





 — 法心尊者 • 答疑群 ——

入群后贤友将获得:


 尊者定期群内直播开示讲座

 尊者开示录音的群内首发

 法宝书籍免费结缘(仅需邮费)

 有机会向尊者提问(根据上期问题数量,不定期开放)

 答疑音频群内提前首发,可下载保存

 尊者见面会、禅修营等福利通告,群内首发,优先参与

 群内即将开展禅修打卡等活动,贤友可进群关注通知





长按下方二维码加管理员入群





—— 尊者讲经开示 ——
点击蓝色文字即可阅读往期开示文章




—— 尊者禅修开示 ——

点击蓝色文字即可阅读对应开示文章




—— 尊者讲座、译著、声明 ——

点击蓝色文字即可阅读对应文章





尊者介绍

————


法心尊者 Ashin.Dhammasāra

2014年 接触南传上座部佛教,并参加内观禅修营学习禅修方法。

2016年 放下工作全身心独自住山修行。

2017年 赴缅甸仰光雪乌敏禅修中心(Shwe Oo Min Dhamma Sukha Tawya),于德加尼亚西亚多(U Tejaniya Sayadaw)座下剃度出家。随后在因德嘉长老(U Inndaka Sayadaw)座下达上成为比库,并长住于恰密棉禅修中心(Chanmyay Myaing Meditation Centre)。

2018年 在因德嘉长老的指示下,给前来参学的中国禅修者进行佛法开示和禅修指导。

2020年 翻译了坦尼沙罗尊者(Ven. Thanissaro Bhikkhu)的著作《佛法溯源》。受北京四念处学习中心邀请,线上开示“唯一道——原始佛教的修行方法”系列课题研究讲座5讲。

研究方向:

原始佛教溯源,依据巴利圣典四部尼柯耶,通过对巴利原词词意的探究,在不盲目依赖任何后期注释的基础上,只运用佛陀原始的理论框架如四圣谛、八正道、三十七道品、十二因缘来禅修。依据佛教史、考古学、文献学、语言学,探索原始佛教的思想架构。

编辑:Tārakā

校对:张玲玲 东南风

音频:来 Ruann

图片:面包手

终审:法心尊者 寰 Jan





版权声明

1. 本公众号发布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 转载请联系管理员,严禁用于任何商业性用途

微信号:wuyueyuan555



长按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遥望佛陀正当年